穿燈腳

穿燈腳,俗稱穿燈花,已入選漳州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閩南流傳悠久,在漳浦分布很廣。據說"穿燈腳"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兵將從中原帶來漳州,並隨著移民帶到台灣。所以,這種古樸的民俗如今在海峽兩岸廣為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穿燈腳
  • 非遺級別:漳州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活躍地區:福建省漳浦縣一帶
閩南特色民俗,漳浦東坂穿燈腳,

閩南特色民俗

閩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燈節中還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即在元宵夜裡,村中新娶進門的新娘子和當年生男孩的小媳婦,必須穿紅著綠,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歲大的老婦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說吉利語,從大祖祠堂的燈棚下走過,一展風采。其所以這樣做,目的在於向祖宗也向鄉親介紹新媳婦。至於已生男孩的小媳婦也過燈腳,在於告慰祖宗。

漳浦東坂穿燈腳

穿燈腳,已入選漳州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閩南流傳悠久,在漳浦分布很廣。"穿燈腳"據說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兵將從中原帶來漳州,並隨著移民帶到台灣。所以,這種古樸的民俗如今在海峽兩岸廣為流傳。"穿燈腳" 俗稱"穿燈花",按照民俗,這一天,有資格穿燈的是新媳婦和她們的婆婆以及新出生的新丁。新媳婦頭插大紅花,悉心打扮,並身著紅圍裙;老婦人則頭插"石榴春"花,身著黑圍裙。閩南人稱“紅水(美)黑大扮(方)”,美且大方、端莊。最引人注目的是,參與穿燈腳的穿燈人前面須有一小童持一根帶葉片並梱上紅紙的甘蔗,這象徵著美好的日子似甘蔗,一節更比一節甜。"穿燈腳"開始之前,東坂人會在村裡的保生大帝廟前擺著一個大火堆,這時候,由村里健壯的少年肩扛的當地祭祀的保生大帝等神像跳過大火堆,俗稱“跳火堆”,有消災免禍、趨吉避凶之意。場面驚險的跳火堆之後,村民們把保生大帝等神像放置在"保生大帝"廟裡,待神像安置完畢,俗稱“尪上殿”,"穿燈腳"儀式方可開始。在婆婆或上年紀老婦人的陪同下,新丁則由長輩懷抱,參與穿燈腳的對象必須沿著保生大帝廟、東安戴氏家廟、東安戴氏儼偌堂等順序行走,沿途人山人海,前來觀看者絡繹不絕。穿燈腳過程中,新娘們從社廟、祠堂的右側邊門進入,經過"燈棚 ",以求子祈福,迎祥納吉。其間或口中念念有詞,小童手中舉甘蔗為吉祥之物,腳步有規有矩,衣著頭飾,沿著牆根繞到神明龕、擺著祖先牌位的"祖公龕"前,然後回身從"八角亭 "燈前走過,並領取燈花。燈棚高且燈火明亮,新娘在此時此地才真正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古時,擠在燈下的小男孩小青年會爭相哄叫,或拋上點燃的鞭炮,或高聲喊著“新娘新噹噹,褲底破一空(洞)”,直至新娘們來不及招呼婆婆,從左側的邊門逃出。
東坂村位於漳浦縣東北面沿海,三面環水一面依山,為漳浦戴姓聚居地,祖先於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因避倭寇之亂從漳浦的井尾半島(今漳浦縣整美村,古地名金浦金井)遷徒至此定居,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穿燈腳之前,東坂村都會請村裡的能工巧匠,在村里主要祠堂的屋廊兩側紮起“燈棚”,“燈棚”上扎有生動形象的彩扎和“燈翁”,並裝飾上“剪彩”而成的燈花,伴以彩燈,備以穿燈之用,甚是美麗壯觀。東坂人祖輩與海打交通,在茫茫大海中,喚起東坂人希望之光的常常是多見於沿海作為船標用的高塔,塔使東坂人想到家,想到團圓和所有的幸福,因而東坂人的燈棚和燈篙選擇塔的形式。
歡喜的場面,熱鬧的人潮,"穿燈腳"的活動把東坂村元宵節氣氛引向高潮。除穿燈腳、舉火把之外,東坂村還完整保留著如“保生大帝巡安”、“旋尪”、“釘符”、“石敢當文化”等傳統習俗,東坂人一代代延續著這古樸的民俗,傳遞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