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工業化

空間工業化(Space Industrialization)人類在空間進行大規模、多種類的工業生產和其他經濟、科研等活動。活動分為四類:採掘業為第一類(初級)活動,加工業為第二類活動,服務業(包括運輸、通信、金融等)為第三類活動,科研、體育、教育等為第四類活動。最初的太空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科學研究.屬於第四類活動。60年代開始,將空間技術用於氣象觀測、通信衛星等第三類活動,其經濟效益日益明顯。隨著空間開採、加工、建築等第一、二類活動的開展,空間將走向工業化。空間工業化在經濟上可以解決地球上的一些難題,如解決能源短缺、自然資源減少、環境惡化等,從而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美國預測,到2010年,空間工業將為美國提供380萬個新就業機會,3—12%的美國勞動力將在空間工業化創造的崗位上就業,產生400億美元的稅收。在政治、軍事方面,空間工業化將極大地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另外,它還能滿足人類日益提高的生活要求,如太空居住、太空旅行等。目前,除美、俄、歐、日等航天技術已開發國家積極開展太空工業化活動外,一些第j三世界國家,如中國、巴西、印度也在參與這項活動。到2l世紀空間工業化活動將更大規模開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