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杜·布哈里

穆罕默杜·布哈里

穆罕默杜·布哈里,又譯為穆罕馬杜·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1942年12月17日生於奈及利亞北區的卡齊納州穆斯林聚居的達烏拉鎮,富拉尼族人,信奉伊斯蘭教

1962年開始在奈及利亞陸軍服役,1975年7月參加推翻雅庫布·戈翁軍政權的軍事政變,成為軍政權的主要成員。

1983年12月31日發動軍事政變推翻第二共和國的沙加里民選文官政府,重新建立軍事獨裁統治,任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聯邦執行委員會主席、全國國務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1985年8月27日被另一起軍事政變推翻。1999年奈及利亞恢復民主憲政後重返政壇,參加了2003年、2007年和2011年三屆總統大選。

2015年4月1日,布哈里戰勝人民民主黨候選人、現任總統喬納森,當選新總統,時隔三十年再次登上國家權力頂峰。

2019年2月23日,布哈里總統成功連任。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早期經歷,參加政變,擊敗查德,出任元首,鐵腕治國,回天乏力,被捕下台,經營石油,競選失敗,贏得大選,宣誓就職,成功連任,面臨問題,民族宗教,經濟結構,安全問題,為政舉措,布哈里主義,

人物經歷

早期經歷

1956年—1962年在卡齊納州立中學讀書,1962年開始在奈及利亞陸軍服役,1963年—1964年在剛果(金)薩伊)參加維和行動,1964年回國後在奈及利亞卡杜納軍事學院學習,又在英國奧爾德肖特蒙斯軍官學校深造
穆罕默杜·布哈里少將穆罕默杜·布哈里少將
1967年奈及利亞內戰期間任營長,晉升少校。1970—1973年先後任第一和第三步兵師參謀長和野戰指揮官,並在印度威靈頓國防參謀學院進修。1974年任聯邦軍政府供應和運輸局代局長兼陸軍軍需主任。

參加政變

1975年7月參加推翻雅庫布·戈翁軍政權的軍事政變,1975年8月—1976年2月任奈及利亞東北部州軍事長官,1976年2月—3月任博爾諾州軍事長官。
穆罕默杜·布哈里將軍穆罕默杜·布哈里將軍
1976年2月13日發生了親戈翁軍人的未遂軍事政變,在政變中,國家元首默塔拉·穆罕默德將軍遇刺身亡,政變被忠於軍政府的部隊鎮壓後,奧巴桑喬繼任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
奧盧塞貢·奧巴桑喬上台以後,布哈里任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1976年3月—1978年6月兼任聯邦軍政府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部長,1978年6月,該部併入新成立的奈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布哈里任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1978年7月又回到軍隊任職,擔任陸軍司令部A兵團軍事秘書,晉升為準將,1979年6月赴美國軍事學院學習一年。
1979年10月1日,奧巴桑喬軍政府實現了“還政於民”,阿爾哈吉·謝胡·沙加里當選總統。
1980年6月,布哈里回到文官執政的奈及利亞,任陸軍第四步兵師師長,1982年任第三裝甲師師長,後兼任駐高原州首府喬斯駐軍司令。1983年3月晉升為少將

擊敗查德

20世紀80年代初,奈及利亞與查德發生邊境武裝衝突,當時查德軍隊武裝侵略奈及利亞,占領查德湖奈及利亞一側的19個島嶼。布哈裡帶領部隊對查德邊境進行封鎖,卓有成效。乍軍無法守島,被迫撤退,布哈里指揮尼軍窮追不捨,深入查德境內50公里方才收兵。

出任元首

1983年12月31日,以布哈里少將為首的軍人集團以反對貪污腐化、挽救國家經濟的崩潰和糾正社會風氣敗壞為號召,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阿爾哈吉·謝胡·沙加里總統的文官政府,組織了聯邦軍政府。政變當局宣布逮捕原總統沙加里、副總統參議長奎梅、眾議院議長以及一些政府部長,並命令參眾兩院議員、高級官員和州長在7天內向所在地的警察局報到。後又命令被禁止活動的民族黨、統一黨、人民黨、大奈及利亞人民黨、人民救國黨、前進黨和奈及利亞社會主義工農黨等政黨的全國和州級執委會的所有成員到所在地警察局報到。還命令駐外的外交官回國報到,因為這些外交官是按黨派大小比例分配的。
“救世主”“救世主”
1984年1月1日,布哈里任國家元首武裝部隊總司令,併兼任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和聯邦執行委員會主席(軍政府首腦)。
最高軍事委員會由16名成員組成(後增加至19人),主席是布里哈,委員有: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部參謀長通德·伊迪亞邦少將、國防部長多姆卡特·伊·巴利少將、陸軍參謀長易卜拉欣·巴班吉達少將、海軍參謀長奧古斯圖斯·艾科莫海軍準將、空軍參謀長易卜拉欣·阿爾法空軍少將聯邦首都區部長馬曼·基雅·瓦察少將、內政部長穆罕默德·馬戈羅少將、第二機械化步兵師師長薩尼·阿巴查少將、指揮和參謀學院院長保羅·奧穆準將、炮兵司令穆罕默德·加多·納斯科少將、伊·約翰納·庫熱準將、第三裝甲師師長薩利胡·易卜拉欣上校、西部海軍司令部司令埃比圖·烏基韋海軍準將、空軍後勤司令部司令勞倫斯·科伊尼揚空軍準將、警察總監埃蒂姆·伊尼揚、警察副總監哈吉·穆罕默德、聯邦軍政府秘書長姆·格·朗格、法務部長希克·奧福迪萊、總檢察長達烏拉·拉芬達迪。
在18名委員(部長)中,7人為軍人,11人為文職人員。文職委員中有不少是專家,如外交部長易卜拉欣·甘巴里博士原任奈及利亞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石油和能源部長索卡里·戴維-韋斯特原是伊巴丹大學病毒學教授,財政部長索萊耶博士原是工業社會學講師。軍方表示軍政府新的行政權力機構含有文官的性質,是一個務實的班子。
隨後在聯邦的每一個州成立一個由軍事長官主持的州執行委員會。
為了擴大聯邦權力機構的聯繫面,最高軍事委員會宣布成立全國國務委員會,布哈里兼任主席,其他成員包括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國防部長、陸海空三軍參謀長、警察總監、總檢察長、法務部長和全國19個州的軍事長官。
1984年1月3日,以布哈里為主席的聯邦最高軍事委員會正式宣誓就職,布哈里將軍上台後,當務之急是設法解決奈及利亞面臨的嚴重經濟困難,對外繼續把非洲作為外交政策的核心。

鐵腕治國

軍政府執政後,即推行“反貪污運動”、“反無紀律無秩序運動”,企圖建立廉潔政府。軍政府的鐵腕治理手段,一度使奈及利亞的社會風氣有所改善,經濟也獲得一定程度的復甦。
穆罕默杜·布哈里將軍穆罕默杜·布哈里將軍
布哈里軍政府與前兩次軍政府相比,有一個最為顯著的區別是,它排除了以往糾正整頓所採取的“溫和”措施,而是以鐵腕的手段處置奈及利亞面臨的危害問題。政變後,最高軍事委員會即勒令武裝部隊少將以上的軍官(包括少將)退役,還勒令各州的軍事長官和州長辭職,拘禁了政府的全體部長,還拘禁了各主要政黨的領導人。這一嚴厲的措施,掃除了前政權的各級領導班子以及操縱政界的實力人物,為新政權的建立創造了條件,但也冒有樹立眾多敵對者的危險。
在經濟方面,新的聯邦軍政府決定以鐵腕手段整頓混亂的經濟,它強調必須大幅削減政府的財政赤字,改善農業生產,明智地管理資源,努力振興民族經濟。新政權上台後,首先開始抑制物價,打擊商人囤積居奇和走私活動。在3個星期內,共查獲了10億美元以上的囤積貨物,主要是人民急需的大米大豆玉米植物油等食品。其中糧食一項就可供奈及利亞全國人口一年的消費。在短期內,大多數商品的價格下跌,抑制了通貨膨脹
全力整頓政權和社會的腐化是新軍政府的另一項重要的任務。政變後,最高軍事委員會即發出了反貪污、反無紀律的號召,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貪污運動,凍結了前當權者和政界人物的存款,沒收沙加里政府官員購買的私人噴氣式飛機,命令政府各部門、公司和企業清理賬目,追究前政權官員的貪污、企業偷漏稅和投機倒把行為。同時要求前政府官員交出護照,以防出逃。前財政部長維克托·馬西因貪污400多萬奈拉被特別法庭判處23年徒刑。
穆罕默杜·布哈里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總統
為了防止新政府各級官員出現貪污,為了建立廉潔政府的形象,最高軍事委員會頒布命令,要求最高軍事委員會成員、國務委員會成員和聯邦執行委員會各部門的官員必須在6個星期內提交自己財產的清單。政變後,軍政府拘禁了600多名高級官員及政界人物,他們因侵吞國庫數十億美元而受到審查。
布哈里軍政府為了實現政變時宣布關於整頓全國無紀律、無秩序的諾言,在1984年3月開展了“反對無紀律運動”。最高軍事委員會第二號人物、武裝部隊總參謀長伊迪亞邦在動員大會上指出,無紀律、不承擔義務和貪污腐化等嚴重弊病,已經深深浸入國家的肌體,並使國家經濟瀕於破產。他說。貪婪、破壞、武裝搶劫、流氓行為、自私行為和弄虛作假等社會中的各種醜惡現象,都“來自無紀律這個禍根”。他宣布軍政府“要下決心清除這一禍根”。運動開始後,最高軍事委員會即頒布打擊武裝搶劫和其他犯罪活動的第5號法令,出的軍警在全國逮捕不法分子和武裝搶劫嫌疑犯,設立特別軍事法庭,判處和槍決了一批罪大惡極的罪犯。
關於整頓無紀律問題,軍政府一面實施正面教育,另一面即加強紀律處分。聯邦軍政府和地方軍事長官經常對政府機構、公用事業單位、學校進行視察,一旦發現遲到早退、“磨洋工”的工作人員,則予以懲罰,從警告到開除公職。學校紀律混亂,則開出校長的職務。軍政府還推行“爭當好公民運動”,規定了15條標準,以正當手段謀生,按規定納稅,做人誠實公正,必須樂於助人,堅決維護法律和國家安全,保護公共財產。軍政府的反無紀律和無秩序的運動,使社會風氣出現了良好的變化,社會治安有了改善。

回天乏力

以穆罕默杜·布哈里將軍為首的軍政府上台執政後,面對千瘡百孔的爛攤子,雖然做了一番努力和振作,採取了財政緊縮巨觀調控措施,怎奈積重難返,經濟不但仍無起色,而且進一步惡化。據奈及利亞中央銀行的年度報告透露,截至1984年底,奈及利亞外債已達240多億美元,為非洲最大債務國內債也突破200億美元大關。年通貨膨脹率達40%,物價暴漲,大多數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失業人數已逾300萬,社會問題越來越尖銳,罷工、罷課以及教派、部族和地區衝突的騷亂不斷發生。軍政府的將校貪污腐化的醜聞不斷被揭露(事實上,布哈里-伊迪亞邦政權時期的腐敗現象較之前政權已降到最低點),以及嚴重的浪費所造成的巨大損失,引起廣大人民的不滿。布哈里將軍為首的聯邦軍政府在執政初期以鐵腕手段治理國家所取得的成就蕩然無存。
穆罕默杜·布哈里將軍穆罕默杜·布哈里將軍
隨著人民不滿情緒的增加,1985年5月1日,奈及利亞勞動人民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集會演變成了反對布哈里軍政府的示威。與會者公開呼喊反對最高軍事委員會和布哈里將軍的口號。軍政府對反對派持不同政見者採取了嚴厲鎮壓的手段。許多政界人士、大學生教師新聞工作者未經審問就被投入監獄。這使得布哈里軍政府成為眾矢之的

被捕下台

與此同時,布哈里軍政府內部因為意見分歧和爭權奪利導致矛盾激化。事實上,穆罕默杜·布哈里將軍並不是1983年12月31日軍事政變的策劃者,而是被幕後策劃和主導政變的陸軍參謀長巴班吉達將軍和最高司令部參謀長伊迪亞邦將軍推舉出任國家元首的。但布哈里擔任聯邦軍政府首腦後,在處理國內外大事時,特別是在經濟問題上態度強硬,經常與最高軍事委員會多數成員發生意見分歧和爭吵。隨著國民經濟形勢日趨惡化,人民民眾反對布哈里軍政府的情緒日益高漲,最高軍事委員會內部的矛盾也隨之迅速激化。
巴班吉達、奧巴桑喬、布哈里巴班吉達、奧巴桑喬、布哈里
布哈里自知實力不足,便萌生退意。1985年4月,他以健康狀況不佳為由,要求辭去國家元首職務,引發軍政府內部的巴班吉達和伊迪亞邦兩派展開爭奪領導權的鬥爭,後因考慮到矛盾如果進一步激化將會引起中下級軍官的不滿而爆發政變,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多數成員仍主張布哈里繼續留任。布哈里考慮到自己健康狀況不佳,而把一部分領導權移交給了擔負總理職權的最高司令部參謀長伊迪亞邦。1985年8月18日,伊迪亞邦赴麥加朝覲,這給了巴班吉達以可乘之機。
1985年8月27日,以巴班吉達將軍為首的一批將領發動不流血的軍事政變,推翻了穆罕默杜·布哈里少將為首的聯邦軍政府,布哈里被逮捕並被廢黜了國家元首職務,之後他一直被關押在貝寧城。1988年12月獲釋。

經營石油

1993年薩尼·阿巴查將軍政變上台後,穆罕默杜·布哈里任“石油信託基金”(PTF)主席。PTF是由阿巴查軍政府創建的一個機構,旨在通過一系列投資增加石油收益,提高石油產品價格,並在全國各地尋求發展項目。倫敦的《新非洲》月刊1998年的報告稱讚布哈里領導下的石油信託基金的“透明度”,稱這是一種罕見的“成功故事”。然而,同樣的報告還指出,批評者質疑PTF20%的收益被分配給了軍隊,批評者擔心對這些資金流向不會有問責

競選失敗

2003年4月,布哈里作為尼第二大黨、全奈及利亞人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參加奈及利亞總統大選,但是敗給了奧巴桑喬。經發現,在布哈里支持率較高的州存在實際投票人數大於註冊投票數的違規現象,用來縮小奧巴桑喬與布哈里的差距。儘管布哈里陣營一再申訴,尼憲法法院拒絕取消總統選舉結果。2005年7月1日,奈及利亞最高法院做出裁決,認定尼2003年舉行的總統選舉合法、公正。根據尼最高法院裁定,2003年大選程式完全符合尼相關的選舉法,大選結果合法、公正。裁定駁回了布哈里有關本次大選存在嚴重舞弊的抗訴。
布哈里和他的競選搭檔通德·巴卡雷牧師布哈里和他的競選搭檔通德·巴卡雷牧師
2007年4月,穆罕默杜·布哈里再次作為尼第二大黨、全奈及利亞人民黨提名的候選人參加總統大選。這次他面對的是老鄉奧馬魯·穆薩·亞拉杜瓦。4月23日根據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數字,亞拉杜瓦共贏得約2463萬張選票,另外兩名主要競爭者,現任副總統、行動大會黨候選人阿提庫·阿布巴卡爾獲得263萬張選票,全奈及利亞人民黨候選人穆罕默杜·布哈里獲得約660萬張選票。布哈里僅得到18%的選票,而亞拉杜瓦得票率達到70%。
阿提庫·阿布巴卡爾在首都阿布賈對媒體表示,他不承認此次選舉結果,穆罕默杜·布哈里也拒絕承認選舉結果,並反對亞拉杜瓦對布哈里所在的全奈及利亞人民黨發出的入閣邀請。
布哈里參加總統大選布哈里參加總統大選
2011年4月,布哈里再次參加總統選舉,挑戰古德勒克·喬納森等候選人。奈及利亞獨立選舉委員會在18日晚結束全部計票,宣布現任總統喬納森在16日總統選舉中首輪勝出,優勢明顯。全國計票結果顯示,現任總統喬納森獲得大約2250萬張選票,支持率為57%,第二熱門候選人穆罕默杜·布哈里獲得1220萬張選票,支持率31%。布哈里在本次總統選舉中,他是北方地區選民熱衷的總統候選人。布哈里所在選舉陣營18日向獨立選舉委員會正式遞交投訴書,指責喬納森支持者居多的南部地區存在選舉舞弊行為。北部地區出現騷亂,依照一家人權機構統計,至少500人在騷亂中死亡,不少在計票站工作的婦女遭襲擊。騷亂事件與媒體滾動播出的總統選舉結果不無關聯。

贏得大選

2013年2月6日,奈及利亞四個最主要的反對黨:全奈及利亞行動大會(ACN)、變革進步大會(CPC)、全奈及利亞人民黨(ANPP)和進步大會聯盟(APGA)實現合併以對抗執政黨奈及利亞人民民主黨,四黨合併後成立了全面進步大會黨(APC)。2013年8月以來,尼7名州長、22個參議員和57名眾議員先後宣布脫離執政的人民民主黨,成立新黨並與全面進步大會黨(APC)合併,執政15年的人民民主黨一黨獨大局面被打破,全面進步大會黨成為尼最具實力的反對黨。
2015年3月28日,奈及利亞迎來大選,民眾持身份證前往投票站排隊投票。此次選舉是1999年奈及利亞軍事獨裁統治結束以來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大選。
2015年4月1日,奈及利亞獨立國家選舉委員會主席阿塔希魯·吉加在首都阿布賈國家驗票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尼最大反對黨、全體進步大會黨總統候選人布哈里贏得尼2015年大選。
布哈里與喬納森角逐2015布哈里與喬納森角逐2015
吉加表示,布哈里獲得的選票超過全部選票半數以上,並在27個州獲得超過25%的選票,符合法律要求,贏得本次選舉。根據尼選舉法,當選總統需獲得全部選票半數以上,並在全國36個州及阿布賈聯邦首都區獲得2/3州至少25%的選票。
該委員會公布的大選統計結果顯示,執政的人民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喬納森共獲得約1285萬張選票,得票率為43.67%,全體進步大會黨總統候選人布哈里共獲得約1542萬張選票,得票率為52.41% 。本次大選註冊選民約6883萬人,其中5643萬人領取了選民卡。約3174萬選民參加了2015年3月28日至29日的選舉活動並通過認證。實際選票總數約2943萬張,其中包括有效票約2858萬張,無效票約84萬張。共有14個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參加了角逐。

宣誓就職

2015年5月29日,奈及利亞阿布賈,奈及利亞當選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在尼首都阿布賈宣誓就職。奈及利亞前軍政府首腦雅庫布·戈翁易卜拉欣·巴班吉達、阿卜杜薩拉米·阿布巴卡爾,前總統謝胡·沙加里和奧盧塞貢·奧巴桑喬以及前臨時政府首腦歐內斯特·肖內坎等歷屆政府首腦赫然在座,表明了奈及利亞歷屆政要對國家團結的一致追求。此外,南非總統祖馬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賴比瑞亞總統埃倫·詹森-瑟利夫塞內加爾總統麥基·薩勒象牙海岸總統阿拉薩納·瓦塔拉等10餘國國家元首和美國國務卿克里以及50餘國政府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布的就職典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使、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代表中國政府出席了就職典禮儀式。
布哈里在就職典禮上發表演講稱,新政府將不遺餘力的懲治腐敗,重點解決極端武裝組織“博科聖地”等恐怖主義組織,同時還將致力於改善電力能源緊缺,失業率居高不下和人權主義危機等一系列問題。布哈里總統表示感謝來自國際社會的美好祝願,並表示將和全體奈及利亞人一道推動國家不斷向前。
入主總統府的布哈里入主總統府的布哈里
在施政綱領方面,布哈里表示,他領導下的聯邦行政機關不會侵犯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的權力,但是立法機關必須高效行使立法權監督權,司法機關也必須首先淨化自身並高效地處理包括腐敗、嚴重經濟犯罪和權力濫用在內的各種案件,只有三大機關依照憲法辦事,政府才能更好地為國家服務。布哈里指出雖然憲法規定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分工不同,但聯邦政府不會對州和地方政府正在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自縛手腳,並許諾將在各級政府中打擊腐敗。

成功連任

2019年2月23日,現任總統布哈里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獲勝,成功連任。

面臨問題

民族宗教

奈及利亞國內矛盾根深蒂固。一方面,公民缺乏國家身份認同。尼是多民族多宗教國家,1960年獨立後,尼百姓的民族宗教認同就高於對國家的認同,共同身份的缺失加劇了民眾在民族、宗教和地區問題上的極端傾向,使得宗教部族領袖比中央政府更有權威。中央和地方關於不同宗教部族勢力輪流執政的潛規則,不僅沒有緩和國內矛盾,還加劇了分化對立,弱勢群體也被邊緣化。另一方面,南北方因為宗教衝突和利益分歧嚴重對立。基督徒與穆斯林分居南北,南北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北方窮困穆斯林地區面臨被邊緣化境地。政客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有意擴大利用民族宗教衝突,激化矛盾。

經濟結構

經濟結構性問題突出,面臨下行壓力。尼經濟成長依賴高油價刺激,油價下跌給經濟帶來巨大壓力。尼貨幣奈拉匯率自去年末以來下跌近18%,表明尼經濟頹勢初顯。尼被迫減少政府支出,使國內本就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面臨更大的資金缺口。初當政的反對派或會有執政經驗不足的問題,經濟的轉型升級是布哈里的競選口號,如何實現承諾是其重要課題。

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突出。一是在布哈里5月29日正式履職之前,威望銳減的喬納森政府控局能力進一步下降,4月中下旬舉行的尼地方長官選舉競爭更加激烈,發生暴力衝突的可能性更大;二是尼日河三角洲地區忠於喬納森,聲稱若布哈里勝選會暴力抗議,針對該地區前叛亂分子的大赦福利項目即將到期終止,更添安全隱憂;三是“博科聖地”雖在多國聯合打擊下喪地失勢,但仍在4月發動兩次襲擊,殺死40多人,證明其仍有相當活動能力,可能伺機再起。

為政舉措

布哈里當選後表示,APC有能力重振奈及利亞經濟、重塑國家形象,並藉此重構尼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及對自我的信心。布哈里承諾,如當選,將會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民眾最關注的安全、就業、健康、教育、善治等事務上,具體包括:一是提高政府信譽,將向公眾公布個人資產情況,並鼓勵政府官員採取同樣行動;二是加大懲治腐敗力度,通過加強信息披露等舉措提高執政透明度;三是加強審計,強化反腐及相關犯罪獨立調查委員會(ICPC)、經濟和金融犯罪委員會(EFCC)等的職能,推動實現獨立運作;四是推行“馬歇爾計畫”,改進軍隊及各類安保人員的裝備及待遇水平,增強處置叛亂、極端組織恐怖活動、綁架、部族衝突等安全問題的能力;五是創造平等就業環境,消除求職中的歧視現象,推動出台“平等就業機會法”和“殘疾人保障法”等;六是重新界定衛生部門職能,提高衛生系統效率,重點做好疾病預防工作;七是改革教育體系,加強與聯邦、州、地方政府及相關教育機構的合作,在資源分配上向教育傾斜,以理工學院、商業學院等代替技術學院,嘗試提高社區在學校管理中的參與度;八是優先發展農業,出台政策鼓勵和支持對農業領域的投資;九是提升供電水平,切實有效推行電力私有化,充分利用水能、風能、太陽能、煤炭等多種能源。
布哈里會晤美國國務卿克里布哈里會晤美國國務卿克里
2015年7月,總統穆罕默杜·布哈里和副總統耶米·奧辛巴喬將以身作則,把薪酬減半。奈及利亞總統的年收入通常為大約1410萬奈拉(約合7萬美元),副總統為大約1210萬奈拉(6萬美元)。布哈里這一減薪舉動可能讓其他政府官員和議會議員感到壓力,以效仿這一做法。

布哈里主義

“布哈里主義”是源於奈及利亞的政治術語,是1983年12月31日至1985年8月27日以穆罕默杜·布哈里為首的聯邦軍政府倡導的經濟學說和政治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與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有著類似的特徵。政府是一個右翼民族主義政府,推行民族主義計畫經濟和限制個人自由。它的特點是激進的但又以漸進式擺脫寄生階層和屈從精英的統治,建立一個以民族主義者和勞動階級處於支配地位的政治經濟學。“布哈里主義”代表了兩種鬥爭方向:外部全球資本主義及其寄生蟲和不愛國的國內代理人和代言人。
布哈里將軍布哈里將軍
布哈里還頒布法案,壓制新聞自由,允許在沒有正式指控的情況下拘留反對派長達三個月。同時也被禁止工人罷工停工,並設立了奈及利亞第一支秘密警察部隊—奈及利亞國家安全局。
關於布哈里經濟學,西方媒體認為:“布哈里企圖通過抑制進口來重新平衡公共財政結果導致許多人失業和企業倒閉”,這些損失伴隨著物價上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但持相反觀點的人認為這種話說法太過武斷。許多人都欽佩布哈里為人正直和反腐敗立場。他的政府在拒絕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和拒絕採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奈拉貶值的附加條件後,通過採用獨特的經濟政策並取得了進展從而使國家保持正常運轉。
“布哈里主義”表現出拒絕“華盛頓共識”的強硬態度,同時認為面對金融危機通過貨幣貶值來改善國際收支平衡,首先必須有一個條件,即每個國家的出口價格以本國貨幣計值。由於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布哈里主義認為,任何一個國家在對華盛頓共識的條件不存在不清楚的情況下,應有可以替代和更最佳化的方案來解決其經濟危機的問題。而不是依靠貶值使受到經濟危機破壞的奈及利亞經濟重新回歸正軌。布哈里主義採取了限制進口不必要的商品的政策,遏制偷盜石油並通過以物易物對銷貿易提高出口,查繳非法沙坑原油所需關鍵的機械設備,使它的原油輸出能夠高於其歐佩克配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