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國家植物園

秦嶺國家植物園

秦嶺國家植物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共建的國家級特大型綜合植物園。距十三朝古都西安70千米。

秦嶺國家植物園距市中心60千米, 總面積639平方千米。地理區位為東經108°13′—108°29′、北緯33°43′—34°04′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山地氣候。年平均降水800—900毫米,年平均溫度8℃—10℃。兼具物種保育、科學研究、公眾教育、生態旅遊四項功能。

秦嶺國家植物園落差2000多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植被分帶最清晰、最具自然風貌的植物園,也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植物園。

2018年10月11日,秦嶺國家植物園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秦嶺國家植物園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
  • 面積:639平方千米
  • 級別:國家級
  • 地理區域:秦嶺山系
  • 氣候帶:溫帶季風氣候
  • 管理單位:陝西省林業廳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歷史沿革,生物資源,景區場館,綜述,主要景區,專科專類園,科普場館,科普活動,科學研究,研究方向,研究重點,取得成果,研究進展,最新成果,價值意義,綜述,旅遊價值,科學價值,戰略價值,組織結構,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秦嶺國家植物園,位於秦嶺北麓的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分界線。北起省道S107環山旅遊專用公路,南至秦嶺梁,西起黑河,東至周至縣鄠邑區邊界,距十三朝古都西安70千米,介於東經108°13′—108°29′、北緯33°43′—34°04′之間,規劃總面積639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的植物園。

地形地貌

秦嶺,與北美落基山、中歐阿爾卑斯山並稱為世界三大著名的具有生物地理分界意義的山脈,是世界生物多樣性典型代表區域之一,更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秦嶺國家植物園是千里秦嶺資源最豐富的一段,海拔跨度480米至3000米,由北向南依次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五種地貌單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立體生態系統。園內共有13條河流。

氣候特徵

秦嶺國家植物園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800—900毫米,年平均溫度8—10℃。

歷史沿革

1998年6月,植物園開始籌建,在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長沈茂才研究員承擔的“秦巴山區優勢生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課題的基礎上,2000年06月,陝西省長辦公會議決定建設秦嶺植物園。
秦嶺野生植物園總投資達15.5億人民幣,分別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市人民政府按照1:1:1:0.5的比例籌措建設資金,重點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為秦嶺國家植物園建設奠定基礎。為了使資金儘快得到周轉,植物園項目籌備組還向亞洲銀行申請了3500萬美元貸款,向GEF申請1000萬美元贈款。最終,秦嶺國家植物園成為亞洲銀行在中國扶持的第一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獲得了4000萬美元貸款,並獲得500萬美元全球環境基金贈款。
秦嶺國家植物園
2001年02月,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設秦嶺植物園,規劃面積458平方千米,建設植物遷地保護區、動物遷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區以及農業觀光和生態度假區等四個區,是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和生態旅遊為一體的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園。
2001年11月,陝西省政府常務會議決定成立陝西省秦嶺植物園,同年12月,陝西省編委批覆成立陝西省秦嶺植物園,加掛陝西省秦嶺植物研究院牌子,為陝西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
2005年08月,秦嶺植物園劃入陝西省林業廳代管。
2006年10月10日,在北京召開了陝西省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市政府聯合共建第一次會議,將名稱正式確定為秦嶺國家植物園。
2007年05月30日,陝西省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市政府聯合在周至縣集賢鎮舉行秦嶺國家植物園奠基儀式,拉開了秦嶺國家植物園建設的大幕。
2012年,重點建設項目共10個,總投資13.5億。
2014年10月21日上午,秦嶺國家植物園與中國銀行陝西分行,在西安舉行全面業務合作協定簽字儀式。中國銀行十億授信秦嶺國家植物園配套設施建設及其相關產業發展。
截至2017年初,秦嶺國家植物園已完成投資約9億元,建成以“濕地奇草、花海異木、山居峽谷、小徑民宿”為主要內容的智慧植物園,完成了海棠園、竹亞科園、薔薇園等8個專科專類園和花園溝花卉引種區等18個項目。3000平方米標本館、6000平方米溫室館、1400平方米VR智慧型科普館、大門廣場等11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了十餘個民宿改造設計項目以及金牛坪、栗子坪、九斤坪、殿鎮新街4個風情小鎮的建設規劃。
2018年04月13日,陝西師範大學與秦嶺國家植物園、陝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等6家單位聯合共建的教學實踐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秦嶺國家植物園舉行。
2019月01月09日,秦嶺國家植物園園藝中心在園藝中心辦公樓舉行了揭牌儀式。
2019年03月09日,由秦嶺國家植物園主辦、多家單位協辦的秦嶺國家植物園暨第二屆秦嶺植樹季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近3000名遊客見證開幕儀式並參加活動。

生物資源

秦嶺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動物區系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分界線,也是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氣候的過渡區,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的代表地區之一。在植物區繫上,秦嶺是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和中國—喜馬拉雅森林植物亞區的交匯地區之一。區系成分豐富多彩,新老兼備,多種成分匯集,表現出明顯的交匯和過渡特徵。已探明的有3436種植物、722種動物、440種苔蘚和425種地衣。其中,蕨類植物30科、77屬、312種,分別占中國蕨類植物科、屬、種的57.7%、37.7%、11.5%;裸子植物9科、21屬、44種,分別占中國裸子植物科、屬、種的90%、61.8%,22.8%;被子植物149科、971屬、3409種,分別占中國被子植物科、屬、種的51.2%、33.0%,14.0%。其中,獨葉草太白紅杉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44種。
秦嶺國家植物園區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植物分帶清晰,低海拔為雜果林帶、闊葉林帶,海拔2000—2400米為針闊混交林帶,2400—2600米為紅樺林帶,2600—2800米為巴山冷杉林帶,2900米左右為太白紅杉林帶,2900米以上為草甸、灌叢林帶等,晰。為雜果林及次生灌叢、側柏林帶、銳齒櫟林帶、紅樺林帶、巴杉冷杉林帶、太白紅杉林帶、灌叢及草甸。
除了豐富的植物資源,秦嶺國家植物園境內還有40多種國家珍稀保護動物,如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等。

景區場館

綜述

秦嶺國家植物園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共建,規劃投資15.5億元人民幣,總規劃面積458平方千米,比澳大利亞境內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園還要大4倍,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植物園。按照規劃,秦嶺植物園將建設植物遷地保護區、動物遷地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區以及農業觀光和生態度假等4個區,其中植物遷地保護區規劃面積10平方千米,將廣泛收集溫帶區域和亞熱帶北緣的植物。
秦嶺國家植物園
動物遷地保護區以樓觀台現有的道觀、森林公園、動物搶救中心為規劃區域,規劃面積14平方千米,主要進行大熊貓繁育基地、朱䴉繁育基地、羚牛館、金絲猴館、鳥類天堂及其他動物場館的建設。
規劃面積400平方千米的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區,以保護現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棲息地和生存環境為目標,對受到破壞的淺山區進行植被恢復重建。農業觀光和生態度假區將在樓觀台沿山一線建設,規劃為自然農業區和道文化區,包括高爾夫球嘗大型兒童樂園、自然農業觀光區、生態度假區和道文化觀光區等。秦嶺國家植物園建成後,將成為展示綠色陝西、生態陝西的主題公園,成為繼兵馬俑之後的又一文化旅遊新品牌。

主要景區

A區
A區為植物遷地保護區。規劃面積10平方千米。本區以廣泛收集溫帶區域內和亞熱帶北緣的植物為目標,為進行植物的引種、馴化、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物種改良、物種培育及資源開發利用奠定物質基礎。本區主要建設裸子植物區、被子植物區、植物生態區、秦巴山區特色植物區、藥用植物區、國際博覽園等專科專類園區。
秦嶺國家植物園
B區
B區為動物遷地保護區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面積16平方千米,位於樓觀台一帶,有道教廟觀和森林公園及動物搶救中心。除保護道教歷史文化以外,重點進行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等珍稀瀕危動物的搶救、繁育,並進行物種回歸自然實驗。
C區
C區為生物就地保護區和植被恢復區。規劃面積575.31平方千米,本區以保護現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棲息地和生存環境為目標,進行科學觀測和監測,按照保護分區有針對性的開展研究保護,同時對受到破壞的淺山區進行植被恢復重建,使項目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科學效益、經濟效益協調發展,使生物多樣性得到切實保護。
D區
D區為複合生態功能區。規劃面積37.69平方千米。規劃為東西兩段。東段為赤峪河以東至周至與戶縣交界,主要規劃高爾夫球場、兒童大型樂園、田園風光及農家樂。西段為黑河以東至樓觀台動物遷地保護區,主要規劃為自然農業區和道文化區,供農業觀光和道文化觀光。本區完全實行市場化方式建設,功能以為秦嶺國家植物園綜合服務為目的。

專科專類園

桑園桑園
桑園
桑園占地面積2.6公頃,空間形態為中度密林,主要種植桑樹、無花果、拓樹、構樹、劈荔等,植物覆蓋率超過85%。
園區頗具農家氛圍,適合近景體驗,春末夏初遊覽,適合大眾人群農家採摘、攝影等活動。
蘭科園蘭科園
蘭科園
蘭科園占地面積1.1公頃,空間形態為林地草花,主要種植石斛屬、蘭草等,植物覆蓋率超過70%。
園區打造庭院式花園意境,野生自然林下野花,水平結構上背景喬木,草花搭配,以突出蘭花,以近景為主,適合全年游賞,可舉行適合大眾人群的科普、攝影寫生等活動。
岩生植物園岩生植物園
岩生植物園
岩生植物園占地面積1.2公頃,空間形態為灌木林地,主要種植枸杞、三七、杜仲輔以松柏等岩山種,植物覆蓋率超過80%。
岩生植物適合生長在岩石縫隙間、岩石上或岩石表面的薄層土壤上,抗旱性很強,需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園區開合有致,斑塊點睛。遠近結合以近景為主,適合春、夏季游賞,可舉行適合大眾人群的科普、攝影寫生等活動。
銀杏園銀杏園
銀杏園
銀杏園占地面積1.6公頃,空間形態為中度密度林,主要種植銀杏,植物覆蓋率超過90%。
銀杏樹是世界著名的古老的活化石植物,其葉形古雅,壽命綿長,矽化木則是真正的木化石,是長壽文化的代表,園區最佳觀賞期為秋季。
牡丹園牡丹園
牡丹園
牡丹園位於植物園植物遷地保護區東南方向,占地面積2.7公頃,空間形態為疏林花灌木,主要種植各式品種牡丹,收集種數量超過100種,植物覆蓋率60%以上,最佳觀賞期為春夏牡丹花季。
牡丹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中國牡丹的種植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1972年甘肅武威東漢壙墓中發現的醫簡中已有牡丹入藥的記載。
水生植物園水生植物園
水生植物園
水生植物園為濕地植物群落,占地面積4公頃,主要種植植物主品種有王蓮、荷花、睡蓮、鳶尾等,收集種數量超過200餘種,適合於近景觀賞,可舉行適合大眾人群的遊園、賞花等活動。

科普場館

科普場館主要建設裸子植物區、被子植物區、植物生態區、秦巴山區特色植物區、藥用植物區、國際博覽園等18個植物專科專類園。以廣泛收集溫帶區域內和亞熱帶北緣的植物為目標,為進行植物的引種、馴化、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物種改良、物種培育及資源開發利用奠定物質基礎。在建設中運用中國園林和西方園林造園設計手法,最終形成以植物為主體,以園林建築、小品為襯托,景觀豐富的植物科學觀賞園區。
溫室館
溫室館是秦嶺國家植物園新建世界最具特色的溫室之一,計畫收集珍奇植物5000種,面積1.4528萬平方米。溫室館劃分為休閒客廳植物園、熱帶雨林區、矮生植物區、水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園區。通過培育、展覽各類植物,建成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科技創新、物種保存、苗木繁育、引種栽培、參觀遊覽為一體的“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
熱帶雨林溫室館熱帶雨林溫室館
古生物館
創意獨特,理念科學,為世界級科普場館。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本項目集展覽、收藏、研究和教育於一體,通過模仿自然界各類古生物的形態、大小及生活環境,人工創造一個如身臨其境的生態空間;充分利用聲、光、電、氣等各種手段,創建一個仿真的室內生存景觀。

科普活動

活動目標:
秦嶺國家植物園包括植物保護在內的環境教育的目標是通過適當的教育、展示,讓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保護上來。加強認識“搶救植物就是搶救人類本身”,“保護植物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並通過資助、道義支持或直接參與等方式來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主要內容:
立足於植物園所收集、栽培的多樣化植物,向公眾宣傳以植物為主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其可持續利用的有關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實施方法:
根據接受教育的人群和他們的興趣採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尤其要根據園區的實際,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科普教育體現。
1、寓於對大自然的欣賞
2、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理
3、貼近人們的求知慾望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對秦嶺生物多樣性進行科學保護、科學研究、科學普及、生態旅遊;對秦嶺植物資源的引種馴化和保護、陝西及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植物資源的科學利用、植物品種培育等方面開展研究。在世界範圍內收集與秦嶺同緯度植物,為豐富中國植物種質資源庫和可持續開展科學研究利用奠定良好基礎。秦嶺國家植物園建設將突出五大特色:植物物種收集保護、物種改良及科學利用特色;山野園林景觀特色;生物保護示範特色;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現代科技文化展示特色。

研究重點

秦嶺國家植物園現階段的研究重點是生物多樣性調查統計及資料庫系統建設、植物引種及馴化、秦嶺地區特有植物研究及植物種質資源的利用開發研究。當前主要承擔的科研項目:
1、秦嶺山地植物多樣性研究;
2、秦嶺抗逆綠化最佳化樹種的篩選及研究;
3、野刺梨飲品系列研究;
4、《新編秦嶺植物志》的編寫;
5、秦嶺野生觀賞綠化植物引種及馴化;

取得成果

出版著作:
《秦嶺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和保護》由科學院出版社出版;
《秦嶺國家植物園科學考察報告》2008年6月由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代表論文:
沈茂才.搞好生物學研究所面臨的幾個問題.科研管理,1990,1:53-55
沈茂才.建設21世紀知識生態,促進人類持續繁榮.西北植物學報,1999,19(5):87-91
沈茂才.淺談秦嶺生態的保護與利用西部大開發2010,9:84-84
沈茂才,張躍進,陳彥生.秦嶺田峪河流域植被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1.21(3):532-537
沈茂才,張志英.秦嶺田峪河流域種子植物區系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1,21(5):973-989
沈茂才,張行勇.秦嶺植物多樣性的研究與保護科學新聞2007,2:20-21
沈茂才,吳振海,黎斌.秦嶺植物園野生常綠闊葉木本植物西北植物學報2002,22(4):982-984

研究進展

承擔中國科學院的課題有:秦嶺植物園木蘭科專類園建設、秦巴特色植物專類園建設、苗圃擴建、中國西北乾旱區豆科植物種質資源及其在陝西環境和經濟建設中的套用研究;
承擔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課題有:秦巴山區懸鉤子屬植物種質資源套用研究;
承擔亞洲開發銀行4000萬美元貸款和500萬美元GEF贈款項目:陝西秦嶺生態與生物資源保護項目。

最新成果

陝西省科學技術成果兩項:
1、果用與觀賞海棠種質資源收集與栽培技術研究/2014年
2、野刺梨精深加工和系列產品開發研究/2016年
獲獎成果:
果用與觀賞海棠種質資源收集與栽培技術研究項目榮獲陝西林業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5年
2014年以來共申報科研項目14個,2016年新增科研課題4個。

價值意義

綜述

建在秦嶺主體最具精華部分、總面積639平方千米、落差2000多米的秦嶺國家植物園,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植被分帶最清晰、最具自然風貌的植物園,也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植物園、陝西最具潛在價值的綠色品牌。
秦嶺國家植物園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場所,更重要的是有條件成為世界權威的暖溫帶植物基因庫,並極有可能成為啟動繼陝北能源化工、關中先進制造之後,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產生豐厚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的陝西第三大經濟板塊——秦嶺生態經濟板塊的“引爆點”。

旅遊價值

秦嶺國家植物園,有黑河一級支流田峪河及數條支流,秦嶺第二主峰首陽山,秦嶺大峽谷奇花異草將軍石,有第四紀冰川遺蹟石海,還有古棧道遺址……
秦嶺國家植物園生態環境保護優良。如紫斑牡丹、星葉草,在山上只要發現就成林成片。再如低海拔的雜果林帶、闊葉林帶,海拔2000—2400米的針闊混交林帶,2400—2600米的紅樺林帶,2600—2800米的巴山冷杉林帶,2900米左右的太白紅杉林帶,2900米以上的草甸、灌叢林帶等,植物分帶很清晰,這在全世界任何一個植物園都沒有。
秦嶺國家植物園,還是一個很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地方:相傳旺子溝是古人開礦的洞子,可以通到湖北;鐵爐岔是古時候鐵匠鋪打造兵器的地方;土嶺子是古戰場,傳說中薛剛反唐的發生地……
秦嶺國家植物園長線目標是建設秦嶺中央公園,規劃面積是現在植物園面積的1倍以上,從秦嶺北坡翻越到南坡,從黃河流域穿越到長江流域。可以自駕游,也可以徒步探險,讓現代人體驗‘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野趣。

科學價值

秦嶺國家植物園暖溫帶植物的基因庫,研究秦嶺的平台。
植物園占地10平方千米的植物遷地保護區有木蘭科豆科和秦巴園、芳香植物專類園等23個專科專類園。遷地保護區的目標是引進1萬種同緯度世界各地的暖溫帶植物物種,並進行物種改良和新物種的培育馴化,為科學研究和經濟發展作貢獻。秦嶺國家植物園可以成為研究秦嶺的平台和戰略制高點,帶動相關領域的進步。
“在秦嶺建設一個大型的植物園,作為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和保護的重要基地,是幾代生物學家的追求。”中國科學院李振聲院士說。
秦嶺國家植物園是亞行在中國扶持的第一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獲得了亞行4000萬美元貸款,並獲得500萬美元全球環境基金贈款。
項目實施前,亞行聘請多國專家組成考察組前來進行長時間嚴格的考察。考察結束後,美國專家瑞佛爾評價:“這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優秀項目,可以縮小中國環境保護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英國專家安德魯說:“秦嶺國家植物園對世界具有示範意義。”

戰略價值

以秦嶺國家植物園為核心區,以秦嶺北麓從東向西六大組團:藍田湯峪鎮、翠華山—南五台、野生動物園—灃峪—太平峪、朱雀國家森林公園—壕溝、秦嶺國家植物園—樓觀台—黑河、太白山—西湯峪—紅河谷為重點,打造若干4A、5A級風景名勝區,並向秦嶺縱深及南麓的佛坪金絲峽牛背梁、長青等自然保護區、綠色產業區和陝南名鎮擴展,打造陝西生態經濟板塊,使之成為繼陝北能源化工、關中先進制造之後陝西省又一經濟板塊。

組織結構

秦嶺國家植物園是由陝西省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西安市政府聯合共建主管,院黨委統籌實際工作。
張秦嶺園長
崔汛副園長
趙輝遠副園長

旅遊信息

公交
大雁塔北廣場東側乘坐環山旅遊1號線公車(秦嶺國家植物園站下車)
西安環山旅遊1號線為每天發車。發車時間為:大雁塔北廣場首班:07:00,末班:14:00;樓觀台首班:12:00,末班:17:00(冬季),末班:18:00(夏季)。每趟發車逢整點出發。起價2元,全程12元。全程大約運行兩個半小時。
自駕游
西安繞城高速——西漢高速(澇峪口收費站下)——環山旅遊路(S107省道)向西約18千米——秦嶺國家植物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