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社會科學院

福建社會科學院是福建省唯一綜合性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福建省曾於1960年7月成立中國科學院福建分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該學部於1962年撤消。1978年2月重建福建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82年4月改稱福建社會科學院至今。
福建社會科學院的主要任務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進行基礎理論研究、套用研究、對策研究和諮詢服務,注重從福建實際出發,為地方領導決策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服務。圍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總課題,進一步加強經濟、社會、精神文明、法學和有福建特色的台灣、華僑等問題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
的研究優勢,在某些學科和研究領域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我院除承擔一定數量的國家、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外,還根據實際需要和各所、室、中心的特點及其發展、確定院重點項目和所重點項目。同時積極承擔省委、省政府調研課題和有關部門提出和委託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福建社會科學院目前設有9個研究所2個直屬研究室:經濟研究所、亞太經濟研究所、華僑華人研究所、現代台灣研究所、文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哲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精神文明建設研究所、法學研究室、三角號碼辭書編輯室。
此外還設有10個研究中心: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福建台灣文化研究中心、決策科學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管理科學研究中心、公共關係研究中心、法律研究諮詢中心、福建中華茶文化研究中心和法國遠東學院福州中心。
福建社會科學院下設圖書、出版機構有:文獻信息中心、《福建論壇》雜誌社、《亞太經濟》編輯部,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物《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片》月刊、 《福建論壇.文史哲版》雙月刊、《亞太經濟》雙月刊、《現代台灣研究》季刊、另外還有內部發行的刊物《客家》、《華僑華人與僑務》、《信息窗》等內刊。
福建社會科學院設有省紀委派出機構--紀檢組和設有以下黨政部門和群團組織:辦公室、科研組織處、人事處、機關黨委、院工會、婦委會、團支部。福建社會科學院現有人員161人,其中科研和文獻信息、刊物編輯人員123人,副研究員以上各類高級專業人員48人,離退休的副研究員以上各類高級專業人員34人。國家級專家2人。省優秀專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人。
在科研條件和設備方面,已有辦公用房10187平方米,職工宿舍13836平方米。科研手段現代化逐步得到了加強,完成了圖書自動化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各所、室、處都配備了電腦,圖書館區域網路已初步完成,建有國內學術期刊、台港期刊閱覽室、經濟學閱覽室、光碟閱覽室等, 文獻信息中心館藏圖書總計近20萬冊,訂有國內報刊500多種,原版港台外文報刊118種。
截止2000年統計,該院已出版各類書籍218部(包括專著、論文集、譯著、工具書、普及讀物等),發表論文、研究報告等8030篇。共有289項科研成果獲得各級各類獎勵,其中118項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截止1999年底,我院研究人員出國(境)參加學術會議、進行學術訪問和合作研究共166人次,去過24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瑞士、比利時、前蘇聯、日本、韓國、伊朗、阿曼、埃及、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泰國、馬來西亞、 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汶萊、新加坡及香港、澳門、台灣);有30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601人次訪問我院(主要來自聯合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比利時、瑞士、瑞典、前蘇聯、波蘭、匈牙利、土耳其、伊朗、日本、韓國、阿曼、科威特、以色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塞內加爾以及香港、澳門、台灣)。
該院舉辦過多次國際、境外學術研討會,主要有:“鄭成功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全國第二次台灣香港文學學術討論會;“林則徐誕辰2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朱子學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討論會;“九十年代的台灣暨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海上絲綢之路與伊斯蘭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國與東南亞”學術討論會;“洋務運動”國際學術討論會;“台灣開發史”研討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