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回鶻可汗文

《祭回鶻可汗文》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祭回鶻可汗文
  • 作者:白居易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祭回鶻可汗文
維長慶元年歲次辛丑月日,皇帝遣使朝議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少府監御史大夫雲騎尉賜紫金魚袋裴通,致祭於故愛登羅汨沒密施毗伽保義可汗之靈。粵以英武之姿,雄奇之策,撫有九姓,制臨一方,氣吞諸戎,名播上國。況能向風納款,繼好息人,代為親鄰,歲入職貢。方賴威略,共清寰瀛,倚為長城,永固中夏,而天殲驕子,國喪名王,奪氣色於陰山,霣精光於昴宿。凶訃雲至,悲懷用深,故遣使臣,往將國命,展弔奠之禮,申哀榮之恩。猶有明靈,當鑒誠意。尚饗。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