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骨鑒·總論神骨

神骨鑒·總論神骨

《神骨鑒·總論神骨》是晚清中興之臣曾國藩著述的《冰鑒》中第一篇第一章內容。 主要闡述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主要集中在他的兩隻眼睛裡;一個人的骨骼豐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張面孔上。像工人、農民、商人、軍士等各類人員,既要看他們的內在精神狀態,又要考察他們的體勢情態。作為以文為主的讀書人,主要看他們的精神狀態和骨骼豐俊與否。精神和骨骼就像兩扇大門,命運就像深藏於內的各種寶藏物品,察看人們的精神和骨骼,就相當於去打開兩扇大門。門打開之後,自然可以發現裡面的寶藏物品,從而測知人的氣質了。兩扇大門——精神和骨骼,是觀人的第一要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神骨鑒·總論神骨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冰鑒〉
  • 文學體裁:論文
  • 作者:曾國藩
作品原文,作品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智慧典例,書本簡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
語②云:“脫谷為糠,其髓斯存。”③神之謂也④。“山騫不崩,唯石為鎮。”⑤骨之謂也。一身精神,具乎兩目⑥;一身骨相,具乎面部⑦。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⑧。開門見山,此為第一⑨。

作品譯文

俗話說:“去掉稻穀的外殼,就是沒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穀的精華——米,仍然存在著,不會因外殼磨損而丟失。”這個精華,用在人身上,就是一個人的內在精神狀態。
俗話又說:“山嶽表面的泥土雖然經常脫落流失,但它卻不會倒塌破碎,因為它的主體部分是硬如鋼鐵的岩石,不會被風吹雨打去。”這裡所說的“鎮石”,相當於一個人身上最堅硬的部分——骨骼。

作品注釋

①神骨:就是“神”和“骨”。這裡的神,不是人們常說的“精神”,而是一個人內在的精神狀態,是由人的意志、個性、學識、修養、氣質、體能、風度、神態和社會閱歷等構成的一種綜合體,往往通過一個人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行為動作,特別是被稱為“心靈的窗戶”的眼睛表現出來。“骨”,並非現代人體生理解剖學所說的骨骼系統,而主要是指人的頭部,憑眼看得見、用手摸得著的所謂“九骨”,即顴骨、驛馬骨、將軍骨、日角骨、月角骨、龍宮骨、伏犀骨、巨鰲骨和龍角骨。這裡要注意的是,曾國藩在《冰鑒》里所要討論的“九骨”與通常所謂的“九骨”不同,這裡的“九骨”是指天庭骨、枕骨、頂骨、佐串骨、太陽骨、眉骨、鼻骨、顴骨和項骨。《冰鑒》將“骨”與“神”並列,足見曾氏對“骨”的重視。
②語:這裡指的是諺語、成語或俗語。
③脫谷為糠,其髓(suǐ)斯存:脫,去掉,即碾去或舂掉。谷,指穀子、稻穀等。髓,本指骨髓,這裡取其喻義精華的意思,實指“米”。斯,助詞,無義。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把穀子或稻穀的外殼碾去,雖然產生了一些谷糠,然而谷的精華,也就是米,仍然存在,其本質並未改變,也不會丟失。
④神之謂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就是事物的精神。
⑤山騫(qiān)不崩,唯石為鎮:騫,損;虧。這裡指泥土的脫落流失。崩,崩裂;倒塌。《經·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鎮,支撐以保持穩定。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儘管高山上的泥土經常流失,卻不會倒塌,正是由於堅硬如鋼鐵的岩石在那裡支撐著,使它得以保持穩固。
⑥一身精神,具乎兩目:具,體現;流露;表露。乎,於;在。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都集中表現在兩隻眼睛上。眼睛有“心靈的窗戶”之稱。
⑦一身骨相,具乎面部:這兩句的意思是:一個人的骨骼豐俊與否,都集中呈現在面部。
⑧他家兼論形骸(hái),文人先觀神骨:他家,和“文人“相對。“文人”在這裡特指中國傳統社會裡具有文化知識素養的儒士。“他家”則是指像工人、農民、商人、軍士等各類人員。兼,同時。形骸,這裡指人的軀體及其形骸。
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開門見山,這裡曾國藩把“神”和“骨”喻作兩扇大門,把人的命運喻為門外顯而易見的大山,認為只要看了人的“神”和“骨”,就等於打開了人的命運之“門”,可以測知人的命運了。此為第一,“此”在這裡不是指本篇,而是指“神”和“骨”,“此為第一”意思就是說“神骨”是觀人的第一要訣。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骨骸形貌,猶如兩扇大門,而其命運則猶如大門外面的一座高山,只要打開精神和形骸之門,就能測知人的內心世界。

作品賞析

人逢喜事精神爽,但這裡所論的“神”,不會因人一時的喜怒哀樂而發生大的變化。貌有美醜,膚色有黑白,但這些都不會影響“神”的外觀,換句話說,“神”有一種穿透力,能透過人外貌的干擾而表現出來。比如人們常說“某某有藝術家的氣質”,這種氣質,不會因他的髮型、衣著等外貌的改變而完全消失。氣質,是“神”的構成之一。
“神”並不能脫離具體的物質而空空地存在,它肯定有所依附。這就是說“神”為“形”之表,“形”為“神”之依,“神”是蘊涵在“形”之中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礎,與“神”的外在表現緊密相關。如果“神”是光,“形”就是太陽和月亮,日月之光放射出來普照萬物,但光又是深藏在日月之中的東西,它放射出來就是光。這就說明:“神”藏於“形”之中,放射出來能為人所見,如光一樣;“形”是“神”的藏身之處,但又與“神”有著千絲萬縷、分割不開的物弦關係,“神”必須通過“形”來表現。這種複雜的關係,說明日常觀人時,既要由“神”觀“形”,又要由“形”觀“神”,二者相反相成、相輔相依,不能完全割離開來、單獨地看。
《冰鑒》中所言的“骨”,並不是現代人體解剖學意義上的骨骼,而是專指與“神”相配,能夠傳“神”的那些頭面上數量不多的幾塊骨。“骨”與“神”的關係也可以從“形”與“神”的關係上來理解,但“骨”與“神”之間,帶有讓人難以捉摸、難以領會的神秘色彩,一般讀者往往難於把握,只有在實踐中自己去多加體會。
為了比較形象地說明“神”和“骨”,曾國藩用了兩個比喻,以便讀者能充分地理解兩者的奧妙。
稻穀的精華是米,米蘊藏在殼內,碾殼成糠,皮去掉了,精華猶在,也才有用。米未隨糠去,因而“神”也不會因“形”(相貌等)有什麼消失。“神”與“形”,猶如“米”與“糠”。所以說“脫谷為糠,其髓斯存”。
“骨”外面有皮有肉,如高山之上有土有沙。骨骼是人體框架的根本支柱。骨之與人體,猶山石之與泥土。泥土脫落流失,但山石巋然屹立,仍足以見其雄壯;人體相貌即使有什麼損傷缺陷,但骨之豐俊神韻不會改變,仍足以判斷人的顯達。所以說“山騫不崩,唯石為鎮”。
人們常用“雙目炯炯有神”來描述一個人的精力旺盛、機敏幹練。從這兒就會發現“目”與“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按中醫理論,眼睛與肝和腎是相通相連的。一個人肝有病變,從眼睛就可以看到一些徵兆。如果一個人雙目有神、精光暴露,熠熠生輝,表明腎氣旺盛,身體狀況良好,是健康的標誌;反之,則表明精神狀態不佳,缺乏活力,難以集中精神工作。
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痛等各種感受欲望,都會從眼睛中流露出來。甚至人的智愚忠奸、賢不肖明濁,都能通過眼睛看出一點名堂來。因此,眼睛是觀察一個人各種品質的指路牌。
因為人的體能相貌,是由骨、肉內外聯結而成的,骨與骨的連絡,肉與肉的板結,骨與肉的內外包合,統一構成了人的外在形貌。由於骨起著框架和支撐作用,因而“骨”相的優劣,成為人的體貌美醜的首要因素。大腦是人的中樞神經,是人的指揮系統,頭部骨骼的優劣,又成為整體骨骼優劣的“首長”。傳統醫學認為,頭為群陽會集之府,五行正宗之鄉,頭骨為整體骨骼的代表,面骨又是頭骨的代表,因而面骨之優劣能鑒頭骨之優劣,進而可鑑全身骨骼之優劣。正是出於這個理論,《冰鑒》有云:“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觀人的“神”、“骨”,猶如門外的大山,門既打開,山勢自然可見。山勢既幽深,必有來龍去脈;既雄偉,必有深根厚基。自此喻人之命運,其優劣高下,不言自明。

智慧典例

曾國藩評鑑江忠源
江忠源,字常孺,號岷樵,湖南新寧人。他本是讀書人,後成為湘軍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將。1848年,江忠源開始辦團練,比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還早三年,而曾國藩也是1853年才開始辦團練的。江忠源辦團練,是為鎮壓新寧縣的青蓮教起義。青蓮教首領雷再浩率眾起事,江忠源率鄉里團練,一役即將雷再浩剿滅。由此江忠源授七品知縣,往浙江任職。
江忠源本在湖南偏僻山中讀書,因參加科舉考試到了北京,以同鄉晚輩的身份去拜見曾國藩。見面後,兩人談得很投機,曾國藩也賞識江忠源的才華。江忠源告辭時,曾國藩目不轉睛地看著他離去,直到他走出門外。
曾國藩對左右人說:“這個人將來會立名天下,可惜會悲壯盡節而死。”
太平軍在廣西起義後,1852年,江忠源帶兵進駐廣西,奔赴廣西副都統烏蘭泰帳下,準備狙擊節節勝利的太平軍。曾國藩知道後,從北京給江忠源寫信,堅決反對他投筆從戎,認為他投筆從戎“則非所宜”。他還動員朋友勸阻江忠源,認為“團練防守”即為文人本分,他率兵去廣西,就是“大節已虧”。曾國藩為什麼要堅決反對江忠源投筆從戎,旁人以為是他“愛人以德”,不願文員奪武,但是否與他認為江忠源“會悲壯盡節而死”有關呢?可惜曾國藩未在書信、日記中提及此事。
江忠源與太平軍的第一次作戰就大獲成功。他率軍在廣西蓑衣渡設伏,重創太平軍,太平軍早期領袖南王馮雲山即犧牲於此役。江忠源因此以善帶兵而名聞朝廷。隨即,江忠源乘勝追擊,連戰連捷,聲名顯赫,終由七品知縣迅速升遷至安徽巡撫。
1854年,太平天國勇將、翼王石達開率兵迎戰曾國藩湘軍。江忠源防守廬州,被太平軍圍困,城破,江忠源苦戰力竭後,溺水而死。
曾國藩是根據什麼來判斷江忠源會“立名天下,當悲壯盡節而死”,現在已無從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注視良久,肯定與察神有關,“文人先觀神骨”意義非常。
任何一位領導人,在考察人物方面都有其獨特的稟賦。不如此,不足以成就大事。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領導人必須會鑑別人才,然後才能組建強有力的核心首腦集團,帶領社團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縱觀古今人物,身為團體領導人,唯有曾國藩留下了一套鑑別人才的非常系統的學問——《冰鑒》。唐代的袁天罡,宋代的陳摶,都是鑑別人物的高手,但他們都不是世俗中人,偏僧偏道,游于山水之間,過著神仙般的生活。而曾國藩秉承“兼善天下”的思想,卻從未打算要歸隱山林。他祖父也是鼓勵他要竭盡血誠效忠朝廷的。
曾國藩這套鑑別人才的學問,影響不小,與民間流傳的相學也區別甚大。相學是靜態考察,易流於機械主義,而且宣揚命運天授思想,看不到個人努力的作用,還從面相中定人一生富貴。人的富貴榮華,受家庭、歷史條件、個人奮鬥等多種因素影響,僅憑相貌來定,少掉了許多依據,也違反了科學規律。曾國藩鑑別人才,一個核心思想是從他的相貌、言語、行動特徵來考察其思維和做事的方法,從而判斷他才能的大小,以此確定他適合擔任什麼工作,結果如何等。

書本簡介

冰鑒》一書是曾國藩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傳世奇書,它是曾國藩體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訣。因其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鑑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編者力圖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新穎的版式、精美的圖片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全方位立體地解讀曾國藩識人、用人的神秘之學,為讀者打造一條走近曾國藩的彩色畫廊,感受他獨到的識人、用人策略。

作者簡介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