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國家根本任務。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後,黨和國家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確保小康社會建成。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 集中:力量
  • 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 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建設階段,計畫經濟時期,市場經濟時期,歷史背景,本質內涵,根本目標,形成過程,重要特徵,重大意義,

建設階段

東方紅衛星發射場地下監控室東方紅衛星發射場地下監控室
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可分為兩個階段,計畫經濟時期和市場經濟時期。

計畫經濟時期

最具代表性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年)中的表述: 根據中國共產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全國人民在新時期的總任務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開展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
這一時期的現代化建設表現出強烈的追趕態勢,高度的計畫性,可控性。

市場經濟時期

現行憲法的表述為: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由於市場經濟價值觀的作用,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是被動的,無期限的。

歷史背景

現代化作為一股世界潮流,是中華民族確立的奮鬥目標,早在鴉片戰爭結束以後,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探索和尋求中華民族現代化的道路。在洋槍洋炮的震撼下,有識之士先後提出了“師夷長技,以治夷”和 " 學習西方,拯救中華 " 的口號。“戊戌變法”和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其實質都是尋找一條振興中華的道路,儘快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起就一直把探索民族的徹底解放和中華民族的現代化發展道路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共產黨人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逐個的落後狀態,儘快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必須首先組織人民變革舊的社會制度,推翻舊的國家政權,掃清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社會制度障礙,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然後在新制度的基礎上發展經濟,革新政治,繁榮文化,實現國家的現代化的正確選擇。從1921--1949年這28年裡,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浴血奮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摸索出一條使中華民族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進而使中國能儘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康莊大道大路。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建設中國工業化、現代化的歷史進程。1949年3月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同志提出 " 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中國穩步地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 " 的現代化任務。1964年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又進一步提出了分兩步走、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 " 的目標。尤其是自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成為我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宏偉目標。黨的十五大,確定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 21世紀的重要戰略部署。
中華民族由1840 年開始的現代化潮流,是伴隨著世界歷史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崛起而發展。從向西方學習,改革政治,發展實業教育,到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以至今天的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不同看法和主張,表現了不同時期的中國人對現代化的理解,也反映出中國人的現代化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這是一個從自覺,走向成熟的過程。
鄧小平南方談話中,他提出了全新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理論。鄧小平率先突破了把計畫經濟同市場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提出 " 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調節 " 、 " 計畫與市場都是經濟調節手段 " 等重要思想,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起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商品生產適應市場需求,並與國際市場接軌,提高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等思想。
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人,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有了新的貢獻。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 1 )強調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由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即主要由依靠增加投入,鋪新攤子,片面追求數量, " 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轉到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 。( 2 )轉變傳統的發展觀念,將經濟發展的模式轉變為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的模式。對此,江澤民同志在《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若干問題》的講話中提出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3 )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這是一種以 "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為目標的發展觀。 " 我國的經濟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經濟粗放增長後,存在嚴重的環境問題、生態問題,酸雨、噪音、垃圾、水危機、沙漠化、空氣污染、耕地減少、溫室效應等時時困擾著人民的生活,黨中央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的工作重點同樣也是造福萬代之舉。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 " 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 " ,可見,人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一個國家可以從國外引進作為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管理理論和文化理念、政治制度、經濟制度,但如果這個國家的人民的思想觀念還是傳統的,缺乏賦予先進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管理方法和科學技術以活力的心理基礎和文化素質。那這個國家的現代化結果只能是 " 東施效顰 " 。所以,必須提高中國人的精神素質,尤其在思想、意識、觀念上實現從 " 傳統 " 到 " 現代 " 的轉化。 "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 ,加強教育體制改革成為時代的呼喚;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堅持 " 兩手抓 " 、 " 兩手都要硬 " 的戰略方針,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鄧小平同志認為:在規劃整個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要把對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提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他明確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同時還指出民主建設要走法制化的途徑,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納入法制化的軌道,這是我們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認識上的飛躍。
綜上所述,中國的現代化是建立在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的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是不同於世界上其他類型的現代化,而是在中華民族特殊文化背景下的有中國特色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當前,在鄧小平理論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全面準確地理解現代化的涵義,才能保證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才能實現我黨確立的本世紀實現基本現代化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社會的目標。

本質內涵

十六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緊緊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願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為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明了方向。
本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其性質、面貌和發展水平的根本屬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就是要實現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富裕、國家的強盛。而這一切,最終要依靠發展才能變為現實。
從社會發展的矛盾運動規律看,生產力的發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一國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礎和前提。建設社會主義,首先要集中精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首先要集中精力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現代化。只有生產力充分發展了,才能發展好、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過去,對“姓資”、“姓社”等問題的爭論,曾干擾了人們抓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決心。但我們黨排除了各種錯誤思想的干擾,牢牢抓住了發展這個主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
中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十幾億人口,使社會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壓力越來越大;在深化改革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諸如突出的產業結構性矛盾,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以及不同群體之間收入差距的擴大等,都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些矛盾的解決、困難的克服,最終只能依靠發展。目前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21世紀的頭20年,只有抓住發展,才能將“總體上的小康”變為“全面的小康”,才能把“低水平”變為“較高水平”,“不全面”變為“比較全面”,“不平衡”變為“相對平衡”。
從當前的國際環境看,只有發展才能使中國自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看,我國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還很大,西方已開發國家經濟科技方面的優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只有發展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現,西方敵對勢力遏制、“西化”、“分化”的圖謀才不會得逞;只有抓住機遇、充分發展,才能成功地化解風險,趨利避害。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發展有了新的內涵。這種發展包括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種發展注意控制人口增長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和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注意合理開發資源、節約資源、培育和保護資源,保護和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和諧統一;這種發展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之間的高度統一,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先進制度的統一。堅持這樣的發展,才是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才能順利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根本目標

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不斷認識的結果。這一目標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突出的創新性和內涵的豐富性等特徵。它對我國現階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形成過程

現代化目標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設定得科學合理與否,事關現代化建設的成敗。我們知道: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現代化的目標也是不斷發展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現代化建設目標具有不同的歷史界定,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時代的不同,其提法和表述也不盡相同。因此,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經過長期探索,根據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和時代發展要求,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認識和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問題上曾認為:中國先實現工業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因此,1945年4月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就提出了中國工業化的思想:“為著打敗日本侵略者和建設新中國,必須發展工業。”“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富強。”在1949年3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進一步明確指出:“革命勝利以後,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此可見,在這個歷史時期毛澤東把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確定在實現國家的工業化。直到1954年,根據毛澤東的要求,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宣布了“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明確提出:“我國的經濟原來是很落後的,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可能擺脫落後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可以說,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目標的第一次表述,自此以後“四化”一直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然而這裡提出的“四個現代化”只是個雛形。直到1964年12月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正式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提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至此,“四個現代化”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由上我們可以得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確立了“四個現代化”目標,它注重的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完成指導思想撥亂反正的同時將“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發展成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並且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進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富強、民主、文明”這三大目標拓展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指出要“圍繞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進一步明確什麼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怎樣建設這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在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強調建設政治文明。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從而形成了“三個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更趨成熟和完善。
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現階段社會發展的新特點,提出了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思路,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又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統一起來。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明確指出:“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至此,“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最終形成。
總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經歷了一個複雜的演變過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最終形成,體現了我們黨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對中國現代化目標的認識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務實,越來越理性。

重要特徵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表述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目標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有了新認識,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徵。

(一)鮮明的時代性
在當今時代,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著新的國際環境和時代要求。2005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指出:“要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時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世界生產力顯著提高,全球經濟保持總體增長,各類全球性和區域性合作生機勃勃,國際關係民主化不斷推進。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進步。”面對這樣的一個國際形勢,中國共產黨立足於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站在時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已開發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它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二)突出的創新性
胡錦濤曾經強調:“不善於繼承,沒有創新的基礎;不善於創新,缺乏繼承的活力。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往往是最好的繼承。”黨的十三大正式確立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把“富強、民主、文明”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現在,我們黨又明確提出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論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正式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可以說“社會和諧”這一目標是在以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基礎上提出的,既體現了繼承性又體現了創新性。“和諧”兩個字的添加表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注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協調,更加注重質與量、過程與結果、客觀規律和價值理念的統一。而不同於以往的片面強調經濟快速發展,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而生產技術水平並沒有提高,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也沒有改進。以“和諧”為重要目標之一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走的是堅持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有機統一的道路,是不斷體現和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民族復興之路,這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走過的現代化發展道路截然不同。
(三)內涵的豐富性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內涵更加豐富。它除了注重廣大人民民眾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還特別注重人們的社會生活。“富強”指的是經濟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爭取在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所以我們現階段仍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保證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進一步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善於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使全國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斷前進。“民主”指的是政治現代化,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保證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建立人民當家作主、富有效率、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文明”指的是文化的現代化,也就是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和諧文化,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民眾文化需求,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借鑑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倡導和諧理念,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和諧”指的是社會的現代化,“社會和諧”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目標,要求我們必須提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深刻變化的新情況,深入研究社會管理規律,更新社會管理理念,推進社會建設和管理的改革創新,儘快形成適應我國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民眾願望的、更加有效的社會管理體制。

重大意義

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這一目標的確立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確立完善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有利於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明方向

從毛澤東的“工業化”思想、“四個現代化”目標的提出,側重於物質文明建設,到鄧小平的“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建立,側重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從江澤民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到胡錦濤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最終形成,既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艱辛探索的歷程,也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有了深一步的認識。“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內在統一關係,有利於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繼續向前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明方向。

(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建立。展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美好前景,有利於凝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力量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是惠及十幾億人民的目標。這一目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的根本宗旨,極具凝聚力和號召力,這一目標的實現,我們的祖國必將繁榮富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由此可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可以把億萬民眾緊密聯繫起來,萬眾一心,奮發圖強,共同創造我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建立,有利於充分調動廣大人民民眾的積極性。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動力
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而制定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指明了明確的、具體的前進方向。它不僅有利於激發廣大人民民眾建設現代化的空前積極性,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動力,而且也有利於鼓舞他們的鬥志,從而為把中國建設成為“經濟富強、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