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能力建設(社區能力建設:從理論概念走向行動實踐)

社區能力建設

社區能力建設:從理論概念走向行動實踐一般指本詞條

《社區能力建設》是2011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瑞凱 。

基本介紹

  • 書名:社區能力建設
  • 作者:張瑞凱 編
  • ISBN:9787564040901
  • 頁數:197
  • 定價:45.00元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文摘,

編輯推薦

由張瑞凱主編的《社區能力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視野下的社區能力建設;社區能力建設路徑的本土化視角;社區能力建設主體研究;社區服務、社區照顧本土化實踐研究等。本論文集不但能夠為政府和社會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區自我發展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據及相關政策建議,也有助於社區管理人員、社區一線工作者和社區研究人員提升社區建設水平,還可供各院校社會工作、社會學、社區管理等專業師生閱讀與參考。

內容簡介

《社區能力建設:從理論概念走向行動實踐》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視野下的社區能力建設;社區能力建設路徑的本土化視角;社區能力建設主體研究;社區服務、社區照顧本土化實踐研究等。

圖書目錄

國際視野下的杜區能力建設
從傳統教育的補充到促進社區發展:已開發國家社區教育研究及啟示
英美社區服務的發展模式及對我國的啟示
社區能力建設路徑的本土化視角
社區多元化與社區整合問題:後單位制階段的社區建設——兼以個社區網的實踐為例
從資源供給到社會動員——農村社區能力建設的路向思考
農村社區建設的規劃問題
社區能力建設主體研究
社區參與過程中的主體培育
老年人參與農村社區建設的途徑及保障機制研究
我國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研究的理論綜述
社會工作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創新探討
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制度性困境——以雲南省杜工人才隊伍建設為例
社區服務、社區照顧本土化實踐研究
城市老年社區照顧的可行性論證及多元定位分析
農村社區養老服務的類型劃分與供給機制研究
城市社區弱勢群體福利服務的社會支持研究——基於社會資本理論的分析
社區文化、社區心理研究
傳承與發展——南鑼鼓巷社區建設中的文化實踐
社區幹部的社會支持網路與精神健康狀況——以某市為案例
社區老人再婚困難的心理成因及其建議
社區建設環境研究
社會工作職業化的政府激勵及其運作機制——基於上海市的調查
中國社會工作的(理論)知識建構
探索社會工作的知識觀:以小雨的異常行為為例
城市流動人口的發展困境及其反思——以某城中村流動婦女及其子女的生活處境為例
網路社區參與下的非直接物質性社會衝突個案解析——基於汶川地震減災中的“萬科捐款門事件”
後記

作者簡介

張瑞凱,男,漢族,1945年7月出生,江蘇揚州人。1968年10月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本科畢業。1982年8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4年12月~2006年7月任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院長。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通航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水利學會IAHR會員,江蘇省註冊諮詢專家。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交通系統優秀科技工作者。

文摘

隨著老年人生活水平及平均壽命的提高,慢性病帶病期延長,使得需要照顧的老年人增多。我國目前95%以上的老年人照顧是在家庭內完成的,而調查發現現階段我國城市老年人與子女之間的代際關係,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的代際關係已經發生了變遷,獨立的居住條件以及子女的多元角色使得空巢老人增多,老人與子女的關係疏遠化。這使得處在失能狀態而需要照顧的老年人在心理、生活上都經受著考驗。城市居住環境的改善、人們觀念的變遷使得空巢老人增多,很多老年人與子女居住距離較遠,老人與子代交流減少,與隔代的孫輩交流更少,使得親子關係逐漸呈現疏遠化的趨勢,對老年人照顧產生了極大衝擊,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更偏向於同輩交流,而且更依賴於社區的幫助。筆者調查顯示,家庭內非正式照顧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子女輪流照顧,子女白天與老人在一起,幫助老人做飯、洗衣等,晚上回自己的家。屬於這種情況的老年人一般有配偶或能夠勉強在室內移動。這種照顧方式的優點是子女可以滿足多元角色的感情需要,也可以有一些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但夜間老人的照顧則只能由高齡的配偶協助完成,或自行完成;另一種是老人隨子女中的某一個一起生活,即和提供照顧的子女居住在一起。這種照顧方式,優點是有人日夜與老人在一起居住,老人可以在心理上滿足感情交流的需要,而且子女可以隨時滿足老人的各種照顧需求,但對於失能比較嚴重的老人,高密度的照顧無疑會使子女耗費身心,而帶來精神壓力。失能在高齡老年人中發生率較高,而進入高齡老年人的父母,其子女大都也進入老年期或接近老年,並且都有自己的家庭,身體狀況和代際角色要求使得與老人的交往頻率下降,有些子女幾周才回家看望一次老人。在城市,老年人與子女關係疏遠化已成為不可迴避的事實,而社區照顧中的專業服務理念、社區文化的形塑、非正式照顧的關愛等,恰恰可以彌補這種關係的缺失。社區中的志願者可以為老人提供關愛和人性化的照顧,社區的居家服務,如送餐或做飯、洗衣、洗澡、理髮、做清潔衛生、購物、陪同等,可以緩解家庭照顧壓力,社區完善的娛樂、保健服務,可以起到為老年人排遣寂寞的功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