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折刀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厘米,寬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別現象。刀身與刀柄連線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型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amp;#93;下、右邑、?amp;#93;八、?amp;#93;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占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將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爭,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幣減重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磬折刀
  • 又名:方折刀
  • :12-18克
  • :約12.4-13.3厘米
  • :1.5-1.7厘米
  • 源於:燕國
歷史資料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amp;#93;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記乾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燕地使用“刀幣”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只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幣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磬折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