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大圳

石門大圳

石門大圳,為台灣重要水利工程之一,1956年7月開工,1964年6月完工,灌溉區域涵蓋桃園縣龍潭鄉、平鎮市、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和在1928年(昭和3年,台灣日據時期)就完成的桃園大圳相比,位於附近的石門大圳動工相對較晚,但在桃園大圳完工後,在日人八田與一的“昭和水利計畫”,已規畫了石門附近的水利建設,但礙於經濟和技術無法實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門大圳
  • 開工時間:1956年7月
  • 完工時間:1964年6月
  • 所在地區:台灣
簡介,主要設施,

簡介

在《淡水廳志》中提到,石門大圳的最早發想者為淡水同知曹謹,他曾倡議發開大嵙崁後山的湳子莊,引入灌溉中壢一帶,但因原住民出沒和漳粵間的紛爭,未能如願。

主要設施

除1960年代完工的石門大圳和水庫工程外,整個水利系統也將過去的古圳道併入,包括1741年(乾隆6年)由薛啟隆和邱、黃、廖三姓合建的“合大興圳”。總灌溉區有17區,16條支線。
石門水庫,水源來自於大漢溪中游。集水面積:763.4平方公里,總蓄水量:30912萬立方米,滿水位面積:800公頃,位於桃園縣大溪鎮、龍潭鄉、復興鄉,與新竹縣關西鎮之間。
櫻花隧道
2002年完成的石門大圳櫻花隧道,位於龍潭鄉龍泉會館後方。石門大圳的水從山頭穿過而出,匯入在過水橋下方龍潭鄉著名的打鐵坑溪。
取水口
進水口設在石門水庫上游左岸,其取水口的中心線標高,配合石門水庫呆水位在195米而定為193.55米,系鋼筋混凝土結構,設有阻水閘門,下接2.5米的進水壓力隧道長204.6米,在壓力隧道之下設有混凝土地下閘門室,內設高壓運用與防護閘門二組,節制流量,水流經閘門注入消力池消能後,進入石門乾渠第1號隧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