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社區(浙江省杭州市石橋社區)

石橋社區(浙江省杭州市石橋社區)

石橋社區位於杭州市城區東北端,昔半山南麓之延,舊有寺、庵數其中與半山、黃鶴、皋亭諸山之叢林,同為東南佛國一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橋社區
  • 地理位置:杭州市城區東北端
  • 面積:1.8平方千米
  • 人口:19000人
簡介,基本概況,地圖信息,

簡介

今轄區縱橫二路(104、320),宣杭鐵路貫穿其中,上塘河在此折北迤東,背壤北景園,位置險殊、交通發達,自古乃杭州東北水陸咽喉,又以橫跨域內桃花漾上,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5)的古通濟橋而名於杭城,因橋基為半山山腳岩脈,直接以石砌築,故俗稱石橋。然以石橋為地名由來已久,今石橋街道、石橋社區乃至前石橋鎮皆以此為名,現與轄區另一橋歡喜永寧橋同屬市級文保單位。 社區現總面積1.8平方千米,綠地面積7.3萬平方米,域澤三河二湖一漾(康家河、石橋河、細港、南大湖、北大湖、桃花漾)。轄區人口19000人,其中常住人口641戶共2700人,流動人口16300人,轄十二個居民小區,九個樓道單元,行政隸屬石橋街道。
2005年6月30日,石橋社區完成翻牌儀式,撤除原石橋村建立經濟和行政兩個單位即石橋社區和石橋經濟合作社,並依法選舉產生經合社黨總支和社區黨總支。依法完成資產評估工作,海選產生股東代表,依法召開股東代表大會,依法選舉產生董事會和監理會。
社區成立後依照法定程式,在上級政府的現場監督下,通過選舉依次產生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議事委員會,成立社區籌建小組並成立下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計畫生育、公共衛生、反邪教、普法教育、創建安全社區、安全生產、禁毒、拆違、流動人口管理等領導小組和委員會,以此正常開展社區各項工作和日常事務。
回顧二00二年初,社區(村)隨著150餘戶農戶的居住房開始大規模拆舊建新,在原石橋村村委的組織領導下掀起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大規模農居點改造工作。截止二00 五年六月撤村建居前,共拆舊建新619戶,遺留22戶未建,基本完成第三次農居改造。(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已有過二次農居改造)
在第三次改造工作初期,面對新形勢與舊村改造的繁冗工作面前,為適應當前新時代物質文明的需求,改造工作由細入微,系統全面地對各農居點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不僅從小區的巨觀布局還是居民庭院的細景都詳規細審,做到大勢方整,小境錯落,求得自然與人為的和諧互補。在建設中,為達到新型住宅小區的建設要求,社區還投入3000餘萬元資金,對所有的道路橋樑、景觀夜明、綠化河流、文化體育、環境衛生、交通安全、解決“兩難”、安全防護等公共基礎設施進行了精心設計和改造建設。
對農嫁居及離婚人員也都作了安排,採取集體出資建造多層公寓,個人優惠購買,以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今年為配合“石石立交橋”的動工,受其影響而需動遷的轄區31戶居民拆遷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包括評估、補償、拆除、申建工作己完成,新居放樣工作也已於日上基本完成。
現在的石橋社區已基本完成生態文明建設,主要表現為:
1、社區現綠化總面積為73000平方米,資金投入500餘萬元,人均綠地面積已達27.03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9.3%,己搞好河道兩側、道路兩側、居民住宅之間、居民庭院綠化,並配備綠化養護隊,如今社區己呈現出一派花紅草綠、天藍水碧的和諧景象。
2、衛生廁所改造率達100%,資金投入20萬元,整個轄區現己無露天糞坑和簡易柵廁,社區建造公廁13隻,並100%普及衛生戶廁。
3、工業企業污水污氣達標排放,全面推行清潔化生產。全社區的衛生保潔和垃圾清運都已託管石橋環衛所進行操作,截污管網設施完善,生產、生活廢水全部納入市政污水、雨水管道。
4、清潔能源利用普及率100%,居民普遍使用煤氣、太陽能等。
5、投入50萬資金對轄區的河道進行了疏通和河岸加固,還在主要河道上全部砌以防古石欄進行裝飾性防護。
05年上半年,在全市無證治理工作統一部署下,社區通過一段時間的無證治理,社區清理無照營業行動取得了初步成效,從集中整治初石橋社區的無照經營戶300餘家減少為現在的80餘家,辦證率基本己達到80%。對一些涉及衛生許可證的食品經營戶辦證問題,社區也與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協調,在不違背有關規定的情況下,儘量放低門檻予以順利辦證。
這些年來石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與社區(村)領導的科學決策和積極引導下,經過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居住環境不斷美化,居民生活不斷提高,經濟飛馳發展,共有控股、參股企業9家,引進企業近50餘家,到2004年10月止,集體淨資產為3.6億元,企業工業銷售產值3.89億元,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實現利稅1500萬元,經濟總收入2200萬元,社區每戶平均年收入己達5萬元人民幣。社區還多次被評為重點骨幹單位、文明單位、先進單位,2004年還被評為“浙江省千村百治示範村”、“杭州市創衛最佳單位”等。2005年社區正在為創建“四星級社區”的內容積積展開各項工作,並朝著成為一個設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新型現代化社區而努力前進!

基本概況

石橋社區位於杭州市城區東北端,昔半山南麓之延,舊有寺、庵數其中與半山、黃鶴、皋亭諸山之叢林,同為東南佛國一隅。今轄區縱橫二路(104、320),宣杭鐵路貫穿其中,上塘河在此折北迤東,背壤北景園,位置險殊、交通發達,自古乃杭州東北水陸咽喉,又以橫跨域內桃花漾上,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5)的古通濟橋而名於杭城,因橋基為半山山腳岩脈,直接以石砌築,故俗稱石橋。然以石橋為地名由來已久,今石橋街道、石橋社區乃至前石橋鎮皆以此為名,現與轄區另一橋歡喜永寧橋同屬市級文保單位。
社區現總面積1.8平方千米,綠地面積7.3萬平方米,域澤三河二湖一漾(康家河、石橋河、細港、南大湖、北大湖、桃花漾)。轄區人口22000人,其中常住人口719戶共2838人,流動人口1萬9千餘人,轄十二個居民小區,九個樓道單元,行政隸屬石橋街道。
2005年6月30日,石橋社區完成翻牌儀式,撤除原石橋村建立經濟和行政兩個單位即石橋社區和石橋經濟合作社,並依法選舉產生經合社黨總支和社區黨總支。依法完成資產評估工作,海選產生股東代表,依法召開股東代表大會,依法選舉產生董事會和監理會。
社區成立後依照法定程式,在上級政府的現場監督下,通過選舉依次產生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議事委員會,成立社區籌建小組並成立下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計畫生育、公共衛生、反邪教、普法教育、創建安全社區、安全生產、禁毒、拆違、流動人口管理等領導小組和委員會,以此正常開展社區各項工作和日常事務。
回顧二00二年初,社區(村)隨著150餘戶農戶的居住房開始大規模拆舊建新,在原石橋村村委的組織領導下掀起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大規模農居點改造工作。
在第三次改造工作初期,面對新形勢與舊村改造的繁冗工作面前,為適應當前新時代物質文明的需求,改造工作由細入微,系統全面地對各農居點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不僅從小區的巨觀布局還是居民庭院的細景都詳規細審,做到大勢方整,小境錯落,求得自然與人為的和諧互補。在建設中,為達到新型住宅小區的建設要求,社區還投入3000餘萬元資金,對所有的道路橋樑、景觀夜明、綠化河流、文化體育、環境衛生、交通安全、解決“兩難”、安全防護等公共基礎設施進行了精心設計和改造建設。
對農嫁居及離婚人員也都作了安排,採取集體出資建造多層公寓,個人優惠購買,以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
現在的石橋社區已基本完成生態文明建設,主要表現為:
1、社區現綠化總面積為73000平方米,資金投入500餘萬元,人均綠地面積已達27.03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9.3%,己搞好河道兩側、道路兩側、居民住宅之間、居民庭院綠化,並配備綠化養護隊,如今社區己呈現出一派花紅草綠、天藍水碧的和諧景象。
2、衛生廁所改造率達100%,資金投入20萬元,整個轄區現己無露天糞坑和簡易柵廁,社區建造公廁13隻,並100%普及衛生戶廁。
3、工業企業污水污氣達標排放,全面推行清潔化生產。全社區的衛生保潔和垃圾清運都已託管石橋環衛所進行操作,截污管網設施完善,生產、生活廢水全部納入市政污水、雨水管道。
4、清潔能源利用普及率100%,居民普遍使用煤氣、太陽能等。
5、投入50萬資金對轄區的河道進行了疏通和河岸加固,還在主要河道上全部砌以防古石欄進行裝飾性防護。
這些年來石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與社區領導的科學決策和積極引導下,經過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居住環境不斷美化,居民生活不斷提高,多次被評為重點骨幹單位、文明單位、先進單位。

地圖信息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石祥路86-2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