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郭沫若的作品)

石榴(郭沫若的作品)

《石榴》是1942年郭沫若所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選自郭沫若文藝散文集《丁東草》。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託情懷,通過對石榴的具體生動的描繪,歌頌真善美,讚揚了不怕威壓、奮發向上的品格精神,也含蓄地抒發了作者執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地追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榴
  • 作者:郭沫若
  • 文學體裁:散文
  • 創作年代:1942年
  • 作品出處:《丁冬草》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五月過了,太陽增強了它的威力,樹木都把各自的傘伸張了起來,不想再爭妍鬥豔的時候,有少數的樹木卻在這時開起了花來。石榴樹便是這少數樹木中的最可愛的一種。
石榴有梅樹的枝幹,有楊柳的葉片,奇崛而不枯瘠1,清新而不柔媚,這風度實兼備了梅柳之長,而捨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愛的是它的花,那對於炎陽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紅色的花。單瓣的已夠陸離,雙瓣的更為華貴,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臟嗎?
單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經就是一種奇蹟了。你看,它逐漸翻紅,逐漸從頂端整裂為四瓣,任你用怎樣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樣的勻稱,可是誰用紅瑪瑙琢成了那樣多的花瓶兒,而且還精巧地插上了花?
單瓣的花雖沒有雙瓣的豪華,但它卻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藝,紅瑪瑙的花瓶兒由希臘式的安普剌變為中國式的金罍2,殷、周時代古味盎然的一種青銅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種銹彩,它都是具備著的。
你以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嗎?它會笑你呢。秋天來了,它對於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3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皓齒,那樣透明光嫩的皓齒,你在別的地方還看見過嗎?
我本來就喜歡夏天。夏天是整個宇宙向上的一個階段,在這時使人的身心解脫盡重重的束縛。因而我更喜歡這夏天的心臟。
有朋友從昆明回來,說昆明石榴特別大,子粒特別豐腴4,有酸甜兩種,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潛溢了。

詞語注釋

1、枯瘠 :這裡形容植株乾枯、瘦弱。
2、金罍(léi):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豐腴:豐滿。

創作背景

1942年時,正是抗日戰爭極端困難的關頭:國民黨反動派妥協投降,鎮壓抗日救國運動,親日頑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從的反動論調,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變節投敵,苟且偷生;而共產黨則高舉抗日救亡大旗,堅持抗戰,力挽狂瀾。在此背景下,郭沫若寫了這篇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託情懷。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全文九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點明石榴的可愛。“五月過了,太陽增加了它的威力”,燦爛而又熱烈的夏天真正地來到了。對於很多人來說,夏季的炎熱都是一種相當難熬的苦楚,而對樹木,“它的威力”也很可怕,所以在這樣的時候,很多“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不想再爭妍鬥豔”,在“炎陽的直射”下甘拜下風了。由“最可愛”領起。因為石榴的花不但形態美,而且還具有敢於同驕陽抗爭、毫不示弱的精神美。在各種花面對赤日炎炎的淫威“不想再爭妍鬥豔”之時,石榴花卻以它的形態色澤美和精神美獨領風騷成為夏天的中心。
第二部分(第2至6段):具體描寫石榴的特徵。寫了枝條、嫩葉和石榴花,第二到五自然段重點寫出了花。分別寫了花的色:“火紅”;花的多:“越開越密”、“越開越盛”;花的形:“小喇叭”。寫出了石榴的活潑、美麗,第六自然段它的果實——石榴。主要寫了它的兩個方面:寫石榴的成熟過程及它的外形。
第三部分(第7至9段):抒發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實際上,在這篇文章里,石榴不僅有著夏天的品格,她的花朵,還是夏天的心臟。在自然與科學的意義上,充塞宇宙、無窮無際的夏天的熱力雖然來自於太陽,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學審美的意義上,這樣的熱力卻是來自於“石榴”,來自於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紅的、燃燒的石榴的花朵,在給夏天輸送著源源不斷的熱力,她是夏天的心臟,也是夏天的靈魂、夏天的生命之源。她的美麗,她的燦爛,她的燃燒,她的生命的熱力,不僅是對夏天的裝點和呼應,更是對夏天的“授予”。
藝術構思
《石榴》構思的焦點和意象的核心,就在於新穎獨異,既表現榴花形象特質,又富有感情色彩的比喻‘夏天的心臟’”,作品之中形象並不高大的石榴,特別是其小小的榴火———這“夏天的心臟”,與闊大無垠而又有著無窮威力的夏天構成了很大的空間與力量上的張力,而正是在這種巨大的張力之下,榴火的形象熠熠生輝、生機盎然。
作家對石榴形象的刻畫頗見匠心。仿佛一則影視小品,作品從開始就為讀者不斷呈現著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影視畫面。先是一幅中遠景的畫面:炎熱的夏季,萬木叢中開花的石榴。第二段,是一幅近景:集中展示了石榴的形象,她的枝幹、她的葉片。第三至第六段,特寫:以動態畫面的方式展示榴花的形成、特徵,及其在秋天結成果實。第八段,畫面拉回,重新展現中遠景的夏季圖景。
語言藝術
作為一篇文學作品,《石榴》對石榴形象的刻畫還顯示出作者相當高超的語言藝術。作家對石榴的觀察有著足夠的細緻、準確與真切,除了一些辭彙的精確運用之外,諸如“比喻”和“擬人”這樣的修辭技巧,還在作品中有相當頻繁而又極為成功的使用。比如,將榴花比喻為“花瓶”、“希臘式的安普剌”和“中國式的金罍”,直至將其比喻為“夏天的心臟”;比如,又對榴花進行擬人化的修辭,將其由榴花演變為果實比擬變戲法,而且還會對其戲法“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從而“露出一口的皓齒”。這些修辭,不僅使作品對於石榴的刻畫更加逼真,更加形象,而且還使作品更加生動,更加充滿了機趣,從而也更加有益於展現石榴的生命活力。

名家點評

河南省詩歌協會副會長李傳申:讀完散文《石榴》,恨不得馬上鑽入石榴林,把那火紅的榴花作為青春的象徵。或者在重陽節採摘一顆,剝出那晶瑩豐腴的顆粒,美美地品嘗它酸的或甜的美汁。因為作者把它寫得那樣的美,那樣的可愛。為什麼不到五百字的散文,就把石榴描繪得那樣富有神韻?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作者愛得深切,然後把這種愛凝結成生動的形象,精妙地比喻出來。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何言宏:在郭沫若全部的散文作品中,《石榴》也許並不是最好的篇章,如果從思想內涵的深刻性方面提出要求,它很顯然地略嫌單薄了一些,但是,它的感情的坦率與熱烈及其色彩的明亮,足以使其具有了相當獨特的價值。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觀娥鄉沙灣鎮,漢族,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造社,著有詩集《女神》、《長春集》、《星空》等,歷史劇劇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膽》、《南冠草》,回憶錄《洪波曲》,評論集《雄雞集》,專著《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奴隸制時代》、《郭沫若文集》等,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科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革命家、社會活動家,蜚聲海內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
石榴(郭沫若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