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法

石大法

1946年12月生於江西萬安縣,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曾任井岡山市文聯主席。現為中國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畫院特聘畫師、江西省政協書畫社畫師、吉安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擅長中國山水畫、花鳥畫,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大型專業性展覽並多次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大法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萬安
  • 出生日期:1946年 
  • 職業:畫師
  • 畢業院校廣州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1997年《悠悠紅軍路》江西省展一等獎
  • 代表作品:《硃砂沖》,《山谷雲起》,《山路魂》
藝術成就,藝術年表,藝術評價,作品賞析,

藝術成就

為中央軍委大樓、江西省委省政府會議廳、北京京西賓館、江西賓館等單位創作多幅大型山水畫。作品被文化部、毛主席紀念堂、江蘇美術館等國內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畫院及國內外人士收藏。個人藝術成就被《人民日報》、《文化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國畫藝術》、《中國畫家》等多種報刊、雜誌報導,並在中央電視台《收藏天下》欄目、《影響力人物》,《對話品牌》欄目、江西電視台、吉安電視台專題介紹。出版有《當代畫家—石大法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江西當代美術家精品集》(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當代中國傑出山水畫家-石大法專集》(中國文藝出版社出版)。

藝術年表

1978年國畫作品《林澗》江西省青年美展優秀獎星火雜誌封面發表。
1984年參加省美協組織的創作學習班,創作作品《山岡山水電站》全國職工書畫攝影展覽,獲江西省三等獎。
1992年《山路》入選全國首第二屆山水畫邀請展:《井岡深處》入選《江西省40年美術作品集》。6月在紹興,蘇州與同行舉辦美術攝影交流展。
1993年《清涼世界》全國第二屆山水畫邀請展;同年七月在井岡山市舉辦首次個人畫展;《靜谷》等五幅作品參加文化部送出國展覽並收藏;《井岡山高》在南京獲全國國畫大展一等獎。
1994年《井岡深處》中國美術館當代中國畫名家展入編《當代中國名家書畫寶鑑》;《硃砂沖》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1996年《山呼雲應》參加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並出畫集。
1997年《悠悠紅軍路》江西省展一等獎;並出版《當代國畫家石大法畫集》專集。
1998年《井岡春》文化部當代扇面大展;《山高水長》毛主席紀念堂收藏;《淨土》當代中國墨粹大展;《沃土》中國美協主辦《中亨杯全國書畫大展》併入選精品集大畫冊;1995年《山月》中央電視台書畫院收藏;14幅作品參加由江西吉安市委宣傳部文聯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井崗情藝術展》;作品《巍巍井岡山》由中國美協舉辦的首屆全國金彩獎展覽(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山呼雲應》江西省展二等獎,入編江西五十年美術作品集;同年5月參加中國文聯書畫家採風團赴江蘇南通採風。
2000年《井岡深處秋熟時》入選全國第四屆山水畫邀請展,同年獲中國畫200家榮譽稱號。7月參加中國文聯主辦太行山寫生團赴林州採風寫生。
2001年《勝地豐碑》入選全國建黨80周年“偉大豐碑”書畫藝術展(北京國家博物館、中國文聯、全國人大辦公廳主辦)。作品《群山出浴》入選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中心舉辦的全國書畫家採風成果展;作品《山水情》入選中國文聯辦公廳主辦,慶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入編《中華民族書畫家大典》。
2002年《山路魂》入選中國美協紀念“講話”60周年展獲全國優秀獎,並獲江西省展一等獎。
2003年作品《山谷雲起》入選第二屆全國畫院雙年展(廣州展出);《山谷雲起》參加《百年開端——全國書畫作品聯展》,作品獲優秀獎並獲百佳書畫家稱號(山中國文聯全國畫院聯誼會主辦)。
2004年《山谷雲起》獲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紀念鄧小平誕生100周年全國美展銅獎。作品《井岡山》參加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國際書畫大賽展獲銅獎。
2005年《井岡深處》等五幅山水畫11月參加中國畫研究院提名展。
2006年《紅軍故鄉》參加中國書畫報社組織的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全國邀請展。作品《遵義新貌》參加由中宣部藝術司組織紀念長征70周年全國著名畫家提名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出大型畫冊。10月應東莞有關單位邀請在東莞美術館舉辦石大法個展;作品《行洲雨後》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國畫藝術委員會舉辦的全國書畫名家提名展。
2007年應省政府組織,為中央軍委大樓創作巨幅山水《井岡山道路通天下》由中央軍委辦公廳收藏;創作作品《蒼山如鐵》山水畫,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畫展。作品《幽泉圖》參加華東六省一市中國畫邀請展。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作品集。
2008年5月在廣州嶺南美術館舉辦“同行”畫展;8月1日由深圳報業集團主辦的在深圳美術館展出的建軍100周年聯展。
2009年參加省文化廳省畫院組織創作60聯42米長“西江攬月圖”巨幅瓷板畫。
2010年5月參加省政府前湖賓館創作巨幅井岡山山水畫;7月作品《春山新雨》入編《中華翰墨丹青》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精品集。
2011年9月作品《井岡山高》參加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全國書畫大展,併入選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光明的中國”作品集大畫冊;9月山水畫作品《高路入雲》參加廣東省《百年辛亥》名家提名展。山水畫《井岡山硃砂沖》,《山谷輝煌》等七幅作品入選《百年辛亥名家大典》大型藝術紀念畫冊,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9月參加由文化部,文化報社組織的西藏自治區文化藝術研究院成立暨西藏歷史文化題材作品展及採風活動;11月西藏寫生山水畫《天上人間聖土》,《聖山祥雲》,《五彩聖土》等五幅作品參加北京世紀壇舉辦的西藏歷史文化題材作品大型展覽。
2012年2月在南昌滕王閣畫院舉辦石大法扇面及山水畫展;3月赴日本參加由全國書畫聯誼會組織“中國書畫世紀行——走進日本交流展活動”,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事官參觀了展覽並祝賀講話,國畫《山谷紅韻》贈送給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收藏;5月12幅扇面作品在南昌美術館“江西畫壇實力派12家”畫展展出。
2013年2月《山谷松竹翠》參加井岡情吉安百名畫家作品展;12月作品《井岡紅韻》參加西安市,延安市主辦的紀念毛澤東誕生120周年作品邀請展。
2014年6月參加省文聯主辦大型瓷板畫“錦繡中華”創作;10月出訪歐洲四國,瑞士,希臘,西班牙,法國採風。
2015年9月參加珠海市古元美術館舉辦九人中國畫作品展;11月參加重慶全國知名畫派邀請展;11月參加文化部組織赴南美洲厄瓜多文化藝術代表團藝術交流採風;12月在南昌舉辦“山之情”石大法山水畫匯報展。
2016年4月參加北京李可染畫院“懷古抱今”名家作品聯展。5月28日參加由收藏快報,國家畫院國展中心展出“筆墨雄渾寫大山——石大法山水畫展”。
2017年5月參加江西畫院赴新疆採風;4月,參加江西省文聯組織的創作長卷《錦繡贛鄱》;8月(22一25),在廣西南寧參加南昌,濟南,南寧三市書畫藝術交流,並採風寫生。
2018年3月元霄參加延安市文聯與陝西黃土畫派主辦的全國名家邀請展並採風寫生。3月(20一22)參加江西畫院井岡山創作寫生基地掛牌並採風寫生。參加遂川縣洪州書畫院組辦巜大美遂川》採風寫生。6月赴北歐挪威瑞典等四國採風寫生。7月27日五天參加省美術院組織的信丰采風寫生。8月參加江西十大名家在個山園畫瓷畫藝術並舉辦展覽。9月(15一19)北京通州參加中國畫名家邀請展。10月下旬與廣州畫家赴革命老區井岡山,永新採風寫生。11月隨江西工筆畫學會部分名家赴四川省詩書畫院交流並在劍閣,廊中寫生採風。
2019年10月5日,由中央電視台《發現之旅》影響力人物欄目播放《石大法寫生與創新”專題節目。10月26日由井岡山市委市政府,江西美術家協會等單位主辦,在北京上方美術舘展出“井岡情懷石大法山水畫展”。

藝術評價

文/葉青
石大法先生對於自然山水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愛。三十年的井岡山生活更使他與大山結下不解之緣。數十年間,他朝夕與大山為伴,大山的巍峨雄奇,給了他無限的藝術靈感;大山的峰巒泉石,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而當他專業從事繪畫創作之後,井岡山水遂成為他筆下最具魅力的藝術主題。
位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以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崇高地位,成為革命傳奇與紅色文化的符號象徵。而每一位走近這座大山的人,也為其磅礴的山巒氣勢和雄奇險峻的自然景觀而震撼。為了畫好井岡山,石大法幾乎踏遍了這座大山的峰巒溝壑,可謂是奇峰搜盡;他以濃重墨彩遍寫井岡諸峰,充分表現了井岡山的蒼勁、雄渾之美。更為重要的是,井岡山給了他深刻的審美啟迪與陶冶,其藝術風格正與井岡山的雄渾之美相得益彰,因此,在數十年的藝術實踐中,井岡山成為石大法走向全國畫壇的標誌性題材。
石大法善於表現自然山水的雄渾樸厚之美。無論是井岡山水主題作品,還是其他山水題材創作,大都意象磅礴,構圖飽滿,沉鬱蒼勁。他的筆下既有對井岡山全景的巨觀再現,也有對飛瀑流雲、山居林道、翠柏蒼松乃至四季不同景致的局部描繪。每一幅作品都表達了畫家從不同角度對井岡山的理解,融入了畫家對山川景物的獨特認知與感悟。同時,這種蒼茫樸厚之氣已化作石大法內在藝術氣質的一部分,充溢於其山水創作之中,成為他山水畫創作風格的底色,也成為其山水畫最鮮明的藝術特徵。
南朝著名畫論家謝赫論畫首重氣韻,五代荊浩《筆法記》更將“氣”“韻”視為山水畫的首要追求。山水氣韻並非可以憑空獲得,必須在師法造化的過程中,充分把握自然山水的內在性靈。因此唐志契在《繪事微言》中提出“凡畫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石大法獨特的生活閱歷和美學積澱,使他在師法造化、寫生山水的過程中,能與大山心意相通,得井岡山水性靈,進而把握並表現出井岡山水真氣。當石大法將其所感悟的山水精神外化於筆墨時,遂形成了渾樸、蒼鬱、厚重的筆墨風格。
古人畫山水特重用墨,因為筆墨與氣韻的把握與傳達密切相關。元代黃公望《寫山水訣》云:“作畫用墨最難”。石大法深入到中國山水畫的傳統之中用心鑽研,學習繼承。他十分推崇范寬、石濤、黃賓虹、傅抱石等山水大家,潛心於從前人山水創作的經驗之中汲取養分,以濃厚筆墨寫真厚重山體,逐漸形成自家風格。
積墨作畫易傳山水渾厚蒼茫之氣,畫面耐看但難以掌握,是水墨山水畫的一道難關。石大法對積墨之法有著深入的鑽研,近年來更是頗有心得。他曾經說:“我的山水畫大多以墨色為主,為達到山體厚重,有時積墨5、6層,甚至7、8層。”現代畫家潘天壽曾說:“積墨須在雜亂中求清楚,清楚中求雜亂。”石大法深得此中三昧,他說:“我每積一層墨,心中會更清晰明確,層次也越發分明。”因此,他的筆墨朴茂、凝鍊,蒼潤兼濟、疏密得當;而這種筆墨追求,正與其對於山水的風格表達相適應。
石大法先生在山水畫創作中始終堅守著自己的藝術追求。他潛心於對山水畫傳統的繼承,但不刻意仿古;他也曾廣泛吸收中西藝術技法,但並不汲汲於所謂“創新”。他努力在自然造化中陶冶性靈,用潛心淬鍊的筆墨表達自己對大山大水的感悟和理解,形成了強烈的畫面視覺效果,展現出雄奇博大的山水之美。
(作者系江西省文聯主席)

作品賞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