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埡鄉

石埡鄉

石埡鄉位於四川省平昌縣東南大門,與達縣北山接壤,總面積4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39米,最低海拔296米,地勢北高南低,屬典型的旱山鄉鎮。石埡氣候宜人,風光迤邐,年平均氣溫在18-25度之間,域內有山林,盆地,小壩子,小平原以及低矮丘陵。石埡從改革開放以來,森林覆蓋率逐年攀升,目前已達域內總面積的63.56%,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特別是後河溝,龍鳳山,罐子山,八面山,苟家岩,三十二梁,板橋河等森林已經練成一片,林內動物種類眾多,初步估計達數十種,常見的有野兔,野雞,野山羊,黃鼠狼,豪豬(當地稱為刺豬),狐狸,松鼠,老鷹,野鴨,鴛鴦,獼猴,特別是板橋河獼猴數量已達上百隻,適合開發鄉村旅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埡鄉
  • 別名:長壽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平昌
  • 電話區號:0827
  • 郵政區碼:636400
  • 面積:44.5平方公里
  • 人口:14814人
  • 方言:平昌話
  • 著名景點:三十二梁
  • 火車站:平昌火車站
  • 車牌代碼:川Y
概述,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發展,鄰水縣,

概述

石埡鄉位於四川省平昌縣東南大門,石埡鄉東與達州市北山鄉、梓桐鄉接壤,西與本縣板廟鄉毗鄰,南望青鳳鄉,北連鹿鳴鎮。境內多為崇山峻岭,山勢陡峭,梁昂溝壑,道路崎嶇。最高海拔“龍鳳山”達939米,最低海拔296米,地勢北高南低,屬典型的旱山鄉鎮。全鄉幅員面積44.5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耕地面積12000餘畝,總人口14184人。
石埡鄉地圖

歷史沿革

石埡於民國初年建場,原名龜板埡,是辛亥革命烈士孫洪震的家鄉,1933年紅軍在此建立鄉蘇維埃政權,1948年設立石埡人民公社,1950年建石埡鄉。
1953年4月24日。縣政府決定御臨鄉分劃為石埡鄉、草堰鄉白池鄉3個鄉。1953年4月24日,石埡鄉人民政府成立.隸屬第五區(麼灘區)公所管轄。1955年3月,石埡鄉人民政府劃歸第六區(九龍區)公所管轄。1956年1月,石埡鄉併入麼灘鄉,石埡鄉人民政府撤銷。

行政區劃

全鄉轄11個行政村,3300戶,1.4萬餘人,距縣城30公里,全鄉共有耕地面積12000畝,共有水庫8座,山平塘112口。有鄉初級中學1所,國小13所,在校學生2500餘人,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站12個,鄉道路兩條,居於平昌、達縣的中點,村村基本通公路。

經濟發展

農業上主要種植水稻、油菜、玉米,有水稻制種場500餘畝,建設有新農村示範點1個;主要養殖生豬、肉牛和小家禽,建有專業化,現代化養雞場1個,100餘頭規模化,專業化養豬場1個,肉牛繁殖、養殖基地一個,建有預製場3個,頁岩磚場1個、釀酒、修理、糧油加工等近20個。
石埡鄉景色石埡鄉景色
全鄉在第二、第三產業上勞務輸出5000餘人,實現年度勞務收入150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近4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00元,屬國家扶貧重點鄉。

鄰水縣

石埡鄉,是四川省鄰水縣下轄的一個鄉級行政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