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出自《孟子》的《萬章章句下》。孟子的本意是論述閱讀文學作品時對作者本人思想、經歷等的把握問題。孟子這段話對後世真正發生影響的,正是“知人論世”的主張。它與“以意逆志”一樣,成為傳統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知人論世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孟子》
  • 文學體裁:語錄體散文
  • 作者:孟子及其學生
成語,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讀解賞析,出處簡介,作者簡介,

成語

詞目】:知人論世
拼音】:zhī rén lùn shì
解釋】:原指了解一個人並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現也指鑑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
知人:1.謂能鑑察人的品行﹑才能。 2.謂懂人事。 3.謂懂得人事變化之
論世:1.《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後以"論世"指研究 時世。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指鑑別人物的好壞。

作品原文

《孟子·萬章下》:“孟子謂萬章曰:‘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①論古之人。頌②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作品注釋

①尚:同“上”。
②頌:同“誦”。

作品譯文

孟子對萬章說:“一個鄉的優秀人物就和一個鄉的優秀人物交朋友,一個國家的優秀人物就和一個國家的優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優秀人物就和天下的優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認為和天下的優秀人物交朋友還不夠,便又上溯古代的優秀人物。吟詠他們的詩,讀他們的書,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人,可以嗎?所以要研究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這就是上溯歷史與古人交朋友。”

讀解賞析

孟子的本意是論述交朋友的範圍問題。鄉里人和鄉里人交朋友,國中人和國中人交朋友,更廣泛的範圍,則和天下的人交朋友,也就是朋友遍天下了吧。如果朋友遍天下還嫌不足,那就有上溯歷史,與古人交朋友了。當然,也只有神交而已。這種神交,就是誦他們的詩,讀他們的書。而為了要正確理解他們的詩和他們的書,就應當要了解寫詩著書的人,要了解寫詩著書的人,又離不開研究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這就是所謂“知人論世”的問題了。
實際上,孟子這段話對後世真正發生影響的,正是“知人論世”的主張。它與“以意逆志”一樣,成為傳統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事實上,直到今天,無論現代主義以來的新興文學批評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遠,多新奇,但在我們的中國小課堂上,大學講台上,以及占主導地位的文學批評實踐中,依然在主要使用著的,還是“知人論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所謂“時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紹”、“中心思想”、“主題”等等,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概念,無一不是“知人論世”或“以意逆志”的產物。由此足以見出孟子對於中國文學批評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之一,正是由本章的文字所發生的。

出處簡介

“知人論世”出自《孟子》的《萬章章句下》。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