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落子舞

睢寧落子舞

睢寧落子舞是江蘇蘇北地區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流傳於徐州東部,尤以睢寧縣最為盛行。據《明史》和《睢寧縣誌》記載:落子舞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由威武將軍、抗倭名將湯克寬因榮升廣東總兵,為感謝皇恩,在下邳老家門前隆重舉行十日大慶,從眾多民間藝人中,發現一種“湯家落子”演藝超群,隨之收留幾位藝人並幫助搭班組社,定居下邳半戈山下。從此,“湯家落子”便在下邳州紮下了根。後經世代有序傳承,又由“下邳落子”形成了今日“睢寧落子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睢寧落子舞
  • 分類:民間舞蹈
  • 地區:江蘇
基本信息,舞蹈概述,分類,傳統落子舞,歷史溯源,舞蹈發展,舞蹈特色,“童子軍”,且舞且武“落子舞”,支教牽線 少兒唱戲,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睢寧落子舞
所屬地區: 江蘇 ·徐州·睢寧縣
遺產編號:Ⅲ-1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江蘇省睢寧縣
遺產級別: 省

舞蹈概述

分類

落子舞分文落子和武落子。歌的成分比舞蹈成分重一些,舞的動作幅度小,且表演文雅、細膩。活躍的稱為文落子(也叫小架落子),以古邳鎮半山村藝人盧修田為代表。舞蹈的成分重一些,且動作幅度大,表演熱烈、奔放、粗獷的稱為武落子(也叫大架落子),以睢城鎮五里堂的藝人劉資俠為代表。

傳統落子舞

傳統落子舞,是由一英俊少年手持花傘領舞,兩名白衣少男打蓮湘和舞動霸王鞭;兩名紅衣少女打竹板和耍紅撒巾;五名少男少女分別以跑跳步、搓跳步、花梆步等不斷變化隊形,舞動有序,高潮迭起。充滿著濃厚的青春活力與陽剛之氣,又表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歷史溯源

相傳明朝嘉靖年間,湯慶任中江防總兵,為感皇恩,大慶十日,搭台唱戲,睢人表演的落子舞深受歡迎,湯慶便賜給演出者產業,從此落子舞這種民間舞蹈表演形式便在睢寧廣為流行。古書中這樣記載,《落子舞》又稱《蓮花落》。清人李聲震《百戲竹枝詞》一書說“徐沛伎婦以竹鞭綴金錢,擊之節歌”,其詩曰:“窄褲青衫稱細腰,蔚藍手帕髻雲飄,霸王鞭舞金錢落,惱亂徐州疊斷橋。”
但是睢寧落子舞的歷史,絕不僅僅是有文字可尋的幾百年,它可能是幾千年,也許更久遠。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可以相信:你所看到的每一個落子舞動作,和你所聽到的每一段落子舞小調,很可能在久遠以前似曾相識,似曾相聞。
所以睢寧人更加相信民間傳說中的“落子”,因為它也叫“樂子”,蘊涵著大家快樂的意味。落子是一種走唱式的曲藝藝術,在田邊地頭,純樸的睢寧農民用他們的熱情和智慧,用他們的心血和汗水,用他們的情愛和真誠,日積月累而共同編織了這種代代傳承的藝術。它一直遠離世俗的浸染,遠離煙塵遮掩下的繁華,在一片片淡淡的飄忽不定的雲遮霧繞中,像童話般遙遠而神奇。男演員手持霸王鞭,女演員右手持竹板,左手持摺子,打著節奏,邊走邊唱,或邊舞邊唱,成為這種藝術的特點。

舞蹈發展

春秋更迭,滄桑變遷。落子舞形式上已經有了一些變化,但是傳統的舞蹈步伐依然沒變,舞者舞姿優美而粗獷,既有輕盈的韻致,又具古樸的風姿。手持花傘領舞的演員歡快自如的虎跳、小翻,讓人眼花繚亂。其他演員在跑跳步、花梆步、搓跳步中不斷變換隊形,寒鴨鳧水、白鶴亮翅、烏龍絞柱、鳳凰奪窩等舞蹈動作融入其中,流動著美麗與明澈。
落子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讓人尤為感到奇特的還有它用來伴奏的樂器,大鑼、二鑼、大鈸、小鈸、堂鼓等打擊樂器和嗩吶、笙、笛子,伴隨著演員手中的竹板、蓮湘隨著動作的律動拍打而發出的聲音,混合成一種非常質樸、和諧、歡快的樂曲。
雖然聽到的落子舞音樂在現代藝術的衡量下,仍然顯現出濃厚的鄉土氣息,但是對於睢寧人來說,落子舞音樂還是那么與眾不同。在睢寧,人們還是喜歡伴隨著古老的落子音樂,跳動起自己充滿活力的身軀,因為無論是音樂還是舞蹈都是從他們心裡流出來的最生動、最純粹的表達。
落子帶給睢寧人的不僅僅是娛樂,更是像血脈一樣能夠代代相傳的生命力的延續。建國後《落子舞》經過專業、業餘歌舞藝術工作者多次挖掘整理,發展編排,使這株來自民間的古老的藝術奇葩從田頭場邊步入了輝煌的藝術殿堂,既有了“下里巴人”的純樸,又有了“陽春白雪”的高雅。
1957年,睢寧落子舞參加北京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觀後給予高度讚揚並與演員合影留念。1974年睢寧中學張江寧等人排演了9人落子舞,並在江蘇省演出中獲優秀獎。之後,在徐淮八縣巡迴演出。經兩次加工,編入《全國民間舞蹈集成》。1987年,由徐州市歌舞團和睢寧縣文化館聯合改編、排演了3人落子舞,在省會演獲二等獎。2001年,由文化館仝平等人編排的高作鎮文化站9人落子舞,參加江蘇省第三屆少兒藝術節獲銅獎。

舞蹈特色

20世紀70年代初,落子舞出現了舞蹈動作的幅度大小,速度快慢和剛柔程度的差別,漸漸形成兩派:一派為“武落子”(也稱大架落子),把武術和舞蹈結合起來,動作幅度大,粗獷有力,表現得氣氛熱烈,豪邁奔放;一派為“文落子”(也稱小架落子),主要以輕柔快捷的舞蹈,伴有不同的唱詞唱腔,表現得文雅細膩,活潑清脆。

“童子軍”

一場名為“愛與希望”的慈善晚會在南京奧體中心舉行,上萬名觀眾目睹了這樣一幕:安利公司全球董事長溫安洛將一張50萬元的支票,捐贈給江蘇團省委,他們身後,7名睢寧少年翩翩起舞。
這50萬元是團省委“蘇北計畫”支教志願者的幫扶資金,鼓勵志願者在支教地各級中國小開展公益項目。在睢寧縣梁集鎮劉圩國小支教的3名志願者,申報當地民間舞蹈“落子舞”的保護項目,獲得團省委批准,成為“蘇北計畫”專項資金第一個援助項目。
當晚睢寧劉圩國小7名學生表演的,就是難得一見的睢寧“落子舞”。

且舞且武“落子舞”

劉圩國小校長吳超華從小喜歡“落子舞”,他介紹說,“落子舞”是一種和武術相結合的民間舞蹈,裡面有很多武術成分,唱曲和動作都有豐富的套路。“學生們只練習不到兩個月,還遠遠不能展示‘落子舞’的全貌和神韻。”
記者隨後採訪了睢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主任顧清。據介紹,睢寧“落子舞”又名“蓮花落”,是睢寧農民在田間地頭日積月累的產物。因為舞蹈表達了人們的歡快心情,所以又稱“樂子”。清人李聲震《百戲竹枝詞》一書記載:“徐沛伎婦以竹鞭綴金錢,擊之節歌。”並有“霸王鞭舞金錢落”等歌詞。
幾百年來,“落子舞”在睢寧一代一代傳承。1957年,睢寧“落子舞”進京參加全國民間舞蹈會演,獲得二等獎並轟動京城。
2006年,睢寧“落子舞”成為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但除了個別專業文藝團體,睢寧“落子舞”仍少有人習練。顧清表示,劉圩國小成立舞蹈隊,向小學生傳授“落子舞”,是睢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舉措。

支教牽線 少兒唱戲

劉圩國小成立“落子舞”舞蹈隊,頗有幾分戲劇性。
江蘇團省委實施志願者“蘇北計畫”,支教志願者超過400名,分布到蘇北41個縣的各級中國小支教。志願者們還同時肩負著尋找公益援助項目、召集當地中小學生廣泛參與的任務。
3名女大學畢業生帶著行李住進劉圩國小,開始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一天早晨,她們見校長吳超華在練習“落子舞”,聽吳校長說起這項民間舞蹈歷史由來,感慨舞者漸少,快要失傳了。3名志願者眼前一亮,上網仔細查閱睢寧“落子舞”的資料,並很快上報援助項目申請報告。團省委批覆同意實施,傳承睢寧“落子舞”成為“蘇北計畫”專項資金第一個援助項目。劉圩國小在高年級選拔18名學生,聘請專業教師傳授“落子舞”。一個多月後,學生們已經跳得有模有樣。上月27日,舞蹈隊前往南京作匯報演出,獲得團省委和安利公司的一致肯定。5萬元扶助資金隨後到位,由支教志願者負責監管。
標準的舞蹈教室就要有了,睢寧縣“落子舞”傳習所的牌子就要掛起來了,睢寧“落子舞”這朵曾經盛開在蘇北民間的奇葩,又一次迎來發展的春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