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猴

眼鏡猴

眼鏡猴(學名:Philippine tarsier),又稱跗猴,屬靈長目簡鼻亞目跗猴型下目眼鏡猴科,包括眼鏡猴、西部眼鏡猴和菲律賓眼鏡猴3種。其是一種珍貴的小型類,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種。

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眼睛——在小小的臉龐上,長著兩隻圓溜溜的大眼睛,眼珠的直徑可以超過1厘米。眼鏡猴是熱帶和亞熱帶茂密森林中的樹棲動物,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叢中,原始森林中也有分布。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菲律賓等地,屬於瀕危動物。眼鏡猴出現於距今6000萬年以前,一直延續到現代。這是一支高度特化的靈長目動物,體長只有9~12厘米,體重為150克左右。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瀕臨滅絕,親緣關係,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眼鏡猴是一種高度特化的靈長類動物,體形很小,身體只有9~16厘米大,身長85~160毫米,尾長130~270毫米,體重80~165克,是體形極小的一種靈長動物。背毛質地柔軟,為帶有銀色光澤的灰毛,腹毛淺灰色。頭圓,吻及頸鍍,耳殼薄而無毛,眼睛非常大,直徑達16毫米。前肢短、後肢長,趾尖有圓形吸盤,可以在許多光滑的物體表面停留。頭大而圓,眼睛特大,臉盤向前,眶間隔薄。眼適於夜視,視網膜沒有視錐。頸短,這是許多跳躍類群的特徵。

生活習性

眼鏡猴喜歡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叢中,原始林中也有分布。白天睡覺,夜間活動,能在樹枝間跳動,距離可達幾米,但它們卻從不下到地面上活動。其聽覺敏銳,頸部幾乎可旋轉360°。主要捕食昆蟲,也吃小型蜥蜴。捕捉食物時,行動極為迅速。

生長繁殖

雌獸長有2~3對乳頭,懷孕期為180天左右,每胎產1仔,1年1胎。幼仔出生後只有6厘米長,身上被有絨毛,眼睛已經睜開,一出世便能抓住母親或緊抱樹枝。

分布範圍

眼鏡猴產於蘇門答臘、婆羅洲、西里伯斯和菲律賓,現分布於蘇門答臘南部和菲律賓薩馬島萊特島迪納加特島錫亞高島薄荷島棉蘭老島等島嶼。數量稀少,是瀕危物種。全世界共有4種,除侏儒眼鏡猴外,還有一種也分布於蘇拉威西島上,叫做蘇島眼鏡猴;另一種叫菲律賓眼鏡猴,分布於菲律賓棉蘭老島、薩馬島和萊特島等地;還有一種叫巽他眼鏡猴(也叫馬來眼鏡猴、邦加眼鏡猴),分布於大巽他群島以及新加坡邦加島等地。

瀕臨滅絕

1921年,當最後一隻侏儒眼鏡猴被製成標本收藏在博物館,人們就再也沒有看到過這種動物。因此,科學家認為侏儒眼鏡猴可能已經滅絕了。
眼鏡猴(圖1)眼鏡猴(圖1)
2008年,這種像老鼠一樣大小的靈長類動物被科學家意外地發現,原來它們一直隱藏在印度尼西亞茂密山林中。美國研究人員隨同一支印尼當地的科研小組前往該處海拔2100多米的山頂上探察,終於發現了4隻侏儒眼鏡猴,並且成功捕獲了2隻雄性和1隻雌性個體。

親緣關係

有人認為眼鏡猴與原猴類存在許多差別,應屬於猿猴類。也有人認為第三紀原猴與眼鏡猴有共同的直接祖先,或者應把眼鏡猴視為從原猴類向猿類進化的過渡類型。也有人認為它們是高度特化的種類。據血清分析,眼鏡猴和猴類的關係比與原猴類的關係更近,耳朵結構也與猿很相似。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