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舊址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舊址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舊址,位於天津市紅橋區西沽小辛莊街19號,1914年建造。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遺存的歷史建築包括內河局紅橋客運站、辦公樓、航運局工人俱樂部及醫務室小樓,他們記錄了天津近代航運業的開拓,也見證了天津河運碼頭文化的發展。

2013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舊址
  • 地理位置:天津市紅橋區西沽小辛莊街19號
  • 保護級別: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 建造時間:1914年
歷史沿革,歷史意義,

歷史沿革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正式成立於1914年9月16日,是由直隸省行政公署和北洋政府海軍部,大沽造船所各出官銀5萬兩合資創辦的。地址在紅橋區小辛莊大街東段南側子牙河畔北岸,南鄰子牙河,北靠小辛莊大街,東接老紅橋,西連天津市第一造紙廠。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舊址
舊址圖片
辛亥革命後,直隸省的一些愛國人士強烈要求打破外輪勢力壟斷海運、侵入河北內河的局面,大聲疾呼“今日宜急保內河航路權”,提倡由“各省分辦內河輪局”,“與外人爭衡”的情況下,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便應運而生(1972年改名為“河北省航運管理局”)。
1928年,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改名為“天津特別市政府內河航運局”;
1930年改稱為“河北省內河航運局”;
1949年華北內河航運管理局由德州遷往天津;
1960年更名為“河北省交通廳航運管理局”;
1964年河北省與天津市航運機構合併;
1972年河北省交通廳航運管理局改名為“河北省航運管理局”。

歷史意義

天津具有發展內河航運的優越地理條件,以天津為中心,往南有南運河,往北有北運河,西去有西河,即子牙河與大清河,東去有東河,即薊運河等。這些河流遍布河北大部分地區,從四面八方匯流於天津。因此,天津自古以來就是漕運和商船雲集的重要碼頭,天津開埠及近代工業的發展,對河北地區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推動了河北地區內河民船運輸業的振興與發展。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舊址
舊址圖片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作為近代政府自辦的河運機構,是天津近代航運業的開拓者,也是天津河運碼頭文化的歷史見證者,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