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肛門壓力測定

直腸肛門壓力測定也稱肛管直腸測壓,是將壓力測定儀器置入直腸,令肛門收縮與放鬆,檢查內外括約肌、盆底、直腸功能與協調情況,量化和評估直腸肛門自製和排便功能的一種方法,對直腸肛門的生理功能是否存在異常作出評估,有助於分辨出口型便秘的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腸肛門壓力測定
  • 臨床意義:評估肛門內括約肌和自製維持功能
檢查前準備,操作方法,臨床意義,參考值,檢測結果分析及判定,

檢查前準備

1.術前3天禁服影響腸動力的藥物,無需控制飲食和禁食,無需準備腸道,嚴重便秘者檢查前2小時行清潔灌腸。
2.檢查前1~2小時囑受試者自行排便,以免直腸留存糞便而影響檢查。不要進行直腸指診、灌腸、肛門鏡檢查,以免干擾括約肌功能及直腸黏膜而影響檢查結果。檢查患者可備衛生紙,方便檢查後使用。

操作方法

測壓系統包括測壓導管、灌注系統、壓力感測器和直腸擴張球囊及計算機處理系統,測壓導管有小氣囊導管、水灌注測壓導管固態側壓導管。高解析度肛門直腸測壓系統尚可提供了三維壓力動力學圖像。
測定內容包括肛門括約肌靜息壓、最大自主收縮壓、力排(應變壓)、咳嗽試驗、直腸肛門抑制反射、直腸感覺閾值、球囊逼出試驗和三維容積向量。直腸肛門生理功能有兩個,一是維持自製即節制排便,二是排便反射即直腸擴張刺激直腸壁內特異性受體,引起便意及無意識的反射活動。
1.肛管靜息壓、收縮壓及肛管高壓區長度測定
患者取左側臥位,右髖關節曲屈,將帶氣囊的測壓導管用石蠟油潤滑後,輕輕分開臀縫,將導管緩慢插入肛管,使肛管測壓孔進入達6cm。用儀器定速緩慢拉出測定。
2.直腸肛管抑制反射(RAIR)
向連線氣囊的導管快速注入空氣約50~60ml,出現短暫的壓力升高后,肛管壓力明顯下降,呈陡峭狀,然後緩慢回升至原水平。出現上述變化即稱為直腸肛管抑制反射存在。
3.直腸感覺容量、最大容量及順應性測定
向氣囊內緩慢注入生理鹽水,患者出現直腸內有異樣感覺時,注入的液體量即為直腸感覺容量,同時記錄下此時直腸內壓。繼續向氣囊內緩慢注入液體,當患者出現便意急迫,不能耐受時,注入的液體量即為直腸最大容量,同樣記錄下此時的直腸內壓。

臨床意義

1.評估肛門內括約肌和自製維持功能。
2.評估肛門外括約肌及盆底肌群。
3.了解直腸括約肌協調性、順應性及肌力。
4.明確腹壓增加時外括約肌反射性收縮功能。
5.評估排便神經反射完整性。
6.評估直腸壁對擴張敏感性。
7.評估直腸排出功能及盆底肌群功能。
8.檢測肛門括約肌壓力有無壓力缺損及不對稱三維立體構象。

參考值

肛管靜息壓50~70mmHg
肛管收縮壓100~180mmHg
直腸肛管抑制反射存在
直腸順應性2~6ml H2O/cm
直腸感覺容量10~30ml
直腸最大容量100~300ml
肛管高壓區長度2.0~3.0cm(女性),2.5~3.5cm(男性)。

檢測結果分析及判定

1.肛門失禁患者肛管靜息壓及收縮壓顯著下降,肛管高壓區長度變短或消失。
2.直腸肛管周圍有刺激性病變,如肛裂、括約肌間膿腫等,可引起肛管靜息壓升高。
3.先天性巨結腸前些天患者直腸肛管抑制反射消失,直腸脫垂者該反射可缺乏或遲鈍。
4.巨直腸患者直腸感覺容量、最大容量及順應性顯著增加。
5.直腸炎症性疾病、放療後的組織纖維化均可引起直腸順應性下降。
6.肛管直腸測壓還可以對術前病情及手術前、後肛管直腸括約肌功能評價提供客觀指標。
(1)如肛裂患者術前行肛管測壓檢查,對靜息壓明顯升高者行內括約肌切斷術,可取得較好療效,否則效果不佳;
(2)對肛門失禁行括約肌修補或成形術患者,於手術前、後作肛管測壓檢查,可觀察術後肛管壓力回升及高壓區恢復情況,為臨床上療效判斷提供客觀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