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高

盧高

盧高(1625年-1666年)湖北省陽新縣人。1651年中舉人,翌年中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1654年選館,實授秘書院檢討。1656年,實授浙江清軍驛傳鹽法道,署理按察司事、杭嚴兵備道事。雖身兼四職,辦事仍遊刃有餘。1657年,誥授中憲大夫

著有《泊舟草詩集》、《翠環堂詩文集》、《說郛》等。

基本介紹

  • 本名:盧高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時期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陽新縣興國鎮銀山村
  • 出生時間:1625年
  • 去世時間:1667年
  • 主要作品:《泊舟草詩集》《翠環堂詩文集》《說郛》等
  • 職業:清代官員,誥授中憲大夫
生平簡介,人物故事,怒斥富家子弟,"一字千金"傳天下,辭官歸隱故里建山莊,傳說村莊,銀山的由來,歷經350年風雨的山莊,

生平簡介

盧高,漢族,湖北陽新興國鎮銀山村人,少年時就學識見著,文采飛揚,選入州學。郡進士閱其文,譽為“瀛州仙才”,1651年中舉人,翌年中進士,後被朝廷欽點翰林院庶吉士
1654年選館,實授秘書院檢討。
1656年,實授浙江清軍驛傳鹽法道,署理按察司事、杭嚴兵備道事。雖身兼四職,辦事仍遊刃有餘。
1657年,誥授中憲大夫。主鹽政時,易鹽引,除鄂人食鹽之苦。後因指控苛政當道者,遂被降職。
1658年,盧棄官歸里,隱居銀山玉臼山莊。盧樂善好施,用余俸置各莊義田,以濟貧不能讀、長不能娶、笄不能嫁、老無所養、歿不所葬者。
著有《泊舟草詩集》、《翠環堂詩文集》、《說郛》等。
1667年卒於家。

人物故事

怒斥富家子弟

據該村村民介紹,盧高出身窮苦人家,卻酷愛讀書。相傳,盧高在興國州城讀書期間,只能用木炭磨粉當墨寫字,有一天,一位富家子弟用的金墨不見了,硬說是盧高偷了,性格剛烈的盧高豈能承認,並大聲怒斥那富家子弟欺負人。為了洗清自己,他們相約來到城隍廟一齊跪下問菩薩,那富家子弟說,如果是勝筊(用來占卜吉凶的器具),就是盧偷的。誰知,那富家子弟暗地裡使了一個心眼,並做了手腳,把茭往地上一擲,果然是勝筊,於是,就喊盧高是“賤崽”。
盧高十分氣怒,對著城隍廟說:“城隍菩薩黑又黑,賴我盧高偷金墨,若是後來得了志,把你趕出我興國。”後來,盧高更加發奮讀書,以此鞭策自己。後來盧高果然做了官,真的把城隍廟給拆了。

"一字千金"傳天下

村民還講,盧高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後,又被授秘書院檢討,駐九江,主鹽政。有一次,他的叔父專程去九江看望他,在江邊遊玩時,發現海關上掛了一個“關”字,長江上下的鹽船都停泊在九江港,叔父回到盧高的住處,見有不少的商人送來了許多財寶和珍貴的禮品,如金銀、皮袍、人參等,要求開關放行,叔父自做主張,將禮品全部收下了。
當夜,盧高回到家中,叔父一見盧高就說:“你真是一字值千金啊!一下子收了這么多財禮”。盧高被叔父的行為早已氣得不如如何是好,當即就責備叔父:“你這不是替我受賄嗎?”次日,盧高命令開關,海關人員將“關”字換成了“開”字,船隊排隊準備過關。盧高便將其叔父所收的財禮全部擺了出來,讓商人認領後才放行。後來,人們見盧高真正是廉潔辦事,他的“一字千金”的故事也就在當地傳開了。

辭官歸隱故里建山莊

由於盧高看不慣官場的黑暗和腐敗,常常指控貪污者,便與一些貪官發生矛盾,漸漸對官場失去了信心。33歲那年,正是自己年輕有為的時候,盧高作出出人意料的決定,他棄官歸了故里。回到家鄉的盧高,在銀山下的玉臼山麓開始修建山莊,山莊建成後,便邀約天下的文人來山莊與自己一起吟詩作賦,過著與世無爭的世外桃園生活。村民講,歸到故里的盧高,樂善好施,將自己節約的官祿置田產,然後再分給自己的宗族,所收的租金也用來敬奉老無所養、歿無所葬的人,村民對其恩德代代不忘。

傳說村莊

銀山的由來

距陽新縣城北約5公里有一個銀山村,相傳,在宋代以前,這裡就冶煉銀、鐵,興辦銀礦,故稱“銀山”。至今,該村還留有古銀礦采冶遺址,並有“江南第一爐”之說。北宋時期,蘇東坡被貶黃州後,沿長江東流至興國州,後經富河逆水而上,行至銀山時,被銀山遮天蔽日的參天古樹、溪泉、石林、溶洞和綿延的山脈所吸引,於是在峭壁上留下了“鐵壁”二字,再進入江西。

歷經350年風雨的山莊

公元1652年,銀山村出了一位清代進士,名叫盧高。盧高文采飛揚,樂善好施,後被朝廷欽點翰林院庶吉士。盧高看不慣官場黑暗後,棄官歸里,隱居家鄉,在家鄉玉臼山麓築起“玉臼山莊”,當了一名“莊主”。從此他廣交文朋詩友,吟詩作賦,“玉臼山莊”也就成了文人匯集的地方。該山莊歷經350多年的風雨,依舊保存完好。
記者走進了這座神秘的山莊。玉臼山莊依山而建,一進三重,從門牌樓到後廳層次分明,青磚黑瓦,尤其是山莊內石墩上的雕刻,體現出清初時期的精巧工藝。在後廳的神位上敬奉的卻是一位讀書人的塑像,村民講,這位讀書人就是當年建造玉臼山莊的莊主盧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