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廉若公園

盧廉若公園(古稱娛園;又稱盧家花園)位於澳門半島的中部,東望洋山的北麓,羅利老馬路與荷蘭園馬路的交界處,總面積1.78公頃。是澳門的頗具蘇州獅子林風格的園林,花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名園。園內景色如詩如畫,儼然一幽雅、秀麗、恬靜的江南風光,頗具蘇州獅子林的格局,給人一種“小中見大”的感覺,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廉若公園
  • 別名:盧九花園
  • 簡稱:盧園
  • 葡文::Jardim Lou Lim Iok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澳門
  • 建議遊玩:建議1-3小時                
實用信息,門票信息,開放時間,最佳季節,建議遊玩,交通信息,歷史發展,旅遊特色,園內介紹,盧廉若,

實用信息

門票信息

免費

開放時間

06:00-21:00

最佳季節

四季皆可

建議遊玩

1-3小時

交通信息

公共汽車:2、5、9、9A、12、16、22、25、28C

歷史發展

園址原為龍田村的農田菜地,1870年(清同治九年)被富商盧華紹(盧九)購入作私人花園,並由其長子盧廉若聘請香山人劉吉六設計,按蘇州名園風格構築園林,原名“娛園”,始建於1904年,1925年正式建成。1912年5月,孫中山應園主邀請下榻於園中的春草堂接見澳門中葡知名人士和革命
人士。
盧廉若公園
1970年代初期,盧華紹和盧廉若先後去世導致家道衰落,1973盧家花園由澳葡政府購入。經修葺後於1974年9月28日對大眾開放,成為“盧廉若公園”。
盧廉若公園始於築於 一九零四年,歷廿年才於一九二五年陸續建成。 其規模之大為澳門私家花園之最。 一九七三年由澳府收購後重建為公園,於一九七四年九月正式啟用。 現面積雖已 不及原娛園的四分之一,但仍以具蘇州園林及南方園林融匯一體的特色而遠近馳 名。 一九一二年五月下旬,孫中山訪澳三天,舊地重遊,應邀下榻盧園的春草堂, 並在盧園會晤澳督主教等中外人士。

旅遊特色

春草堂雖是典型的中國建築,但房屋的外牆卻採用了葡萄牙人喜用的米黃色,並配以白色線條,12根廊柱也採取哥德式建築形式,柱頂上修飾的是白色歐式花紋,而瀕臨水塘的平台上坐椅式欄柵則是中國人喜歡用的鮮艷的大紅色,使人體會到這座中國建築物上反映出來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跡。
盧廉若公園
盧廉若公園的景色在澳門眾多公園中一枝獨秀,1992年被評為澳門新八景之一。

園內介紹

盧廉若公園位於澳門半島的中部,東望洋山的北麓,羅利老馬路與荷蘭園馬路的交界處,總面積1.78公頃。園內景色如詩如畫,儼然一幽雅、秀麗、恬靜的江南風光,頗具蘇州獅子林的格局,給人一種“小中見大”的感覺,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公園。
盧園原是澳門富商盧廉若的私人花園,原名“娛園”,始建於1904年,1925年正式建成。1973年由澳門政府收購後重建為公園,1974年9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命名為“盧廉若公園”。
從正門進入公園,是一座書有“屏山鏡樓”四個大字的古色古香的圓形拱門,兩旁是長滿鮮花和翠竹的林蔭小道,參天的榕樹、成片的竹林、盛開的鮮花掩映著樓台亭閣、曲徑迴廊、池塘橋榭、流水飛瀑、假山怪石。園內景點分布得當,景色錯落有致。假山堆成的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崢嶸百態,涓涓流水從假山頂部跌落,形成五疊瀑布,水流又注入假山腳下的小池塘,一位用巨石壘成的古代美女玉立池中,池邊垂柳依依,池內水明如鏡,白蓮搖曳,成群的非洲鯽魚游來游去,圓圓的荷葉和橫跨其上呈弧狀彎曲的九曲橋相映成趣。
全園以“春草堂”水榭廳為建築主體,通過堂前水面周圍的石徑將各景點連成一體。

盧廉若

盧廉若(1878年—1927年),祖籍新會,是澳門著名的慈善家和教育家,也是澳門博彩娛樂業的巨擘、澳門第一代賭王盧華紹(盧九)的長子。“盧家花園”就是由盧廉若聘請香山(今中山市)名畫家劉吉六設計督造的。
當年,盧氏父子在澳門公益事業上可謂不遺餘力,對近代的革命事業也作出過不少貢獻。盧九與孫中山先生元配夫人盧慕貞是同族,他在任澳門鏡湖醫院董事期間,與當時在澳門行醫的孫中山先生有過一段交往,後來接受了孫中山先生的共和思想,一直大力資助孫先生的革命事業,其住宅“娛園”更是孫中山先生在澳門進行早期革命活動的主要地點。
盧廉若公園
1912年5月,辭去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後的孫中山先生首度榮歸故里,偕同女兒抵達澳門時,受到盧氏父子的熱情款待,並一直住在“娛園”里。孫中山還與澳門總督、主教等中葡百多位知名人士會見合影。而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珠海香洲一帶領導革命工作的葉劍英,也曾到過“盧園”,並得到過盧家的幫助。
盧廉若繼承了父親豪邁大度的性格,在公益慈善事業上更是青出於藍。他開辦孔教學校,自任校長並免費招收貧家子弟入學;他主持下的澳門鏡源醫院,長期為澳門的貧困華人贈醫施藥;他出任澳門商會主席,率領澳門商業界一同努力,使澳門經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達到全盛時期。所以,當他逝世後,全澳門下旗致哀。他的遺體運回廣州白雲山安葬時,澳門總督更是攜夫人步行送靈。
盧廉若逝世後,盧家事業逐漸衰落。“盧園”也漸漸荒蕪,產權數度易手。抗日戰爭時期,培正中學從廣州東山遷到澳門,租下整座“盧園”繼續辦學。上世紀60年代,澳門政府購入產權中花園部分,經過整理修葺後在1974年秋正式向遊人開放,為表彰盧廉若的慈善功績,把花園正式命名為“盧廉若花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