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冀野

盧冀野

盧冀野(1905年3月—1951年4月17日)原名盧正紳,後自己改名為盧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冀野
  • 別名:盧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南京城南望鶴崗
  • 出生日期:1905年3月
  • 逝世日期:1951年4月17日
  • 職業:作家、教師
  • 畢業院校:東南大學
  • 原名:盧正紳
人物經歷,人物作品,逝世信息,人物事跡,

人物經歷

1905年3月,出生於南京城南望鶴崗一書香世家,家學淵源,國學功底很好。中學就讀於南京高師附中。後以“特別生”的名義,破格錄取進東南大學文科,1927年3月正式畢業。在東南大學期間,盧冀野師從國學大師吳梅學曲,成為其最重要的學生之一。  盧佶是盧冀野先生之子,他告訴記者,父親一生的基本職業是教師。在進入東南大學之前後,因祖父去世,十幾口人的大家庭生活重擔壓在父親肩上,他就一直在南京許多中學教授國文,如兩江民立中學南京中學、鐘英中學。從東南大學畢業,即在金陵大學任教,不久升為教授。到去世前兩年,父親先後在河南大學成都大學、上海的光華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中央大學任教。

人物作品

盧冀野年輕時,就是國內著名的詞曲教授,才華橫溢,人稱“江南才子”。他在教學之餘勤奮寫作,留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及理論著作,大約有300萬字。且其創作的形式極為多樣,涉獵的範圍甚廣,如新詩集有:《春雨》《綠簾》,小說集有:《三弦》,舊體詩集有:《夢蝶庵絕句》《盧冀野詩選》等,詞集有:《中興鼓吹》等,散曲集有:《飲虹樂府九卷》;劇曲有《飲虹五種》、《楚鳳烈傳奇》等,還有大量譯作、曲學理論和文學論著。

逝世信息

1951年病逝葬於菊花台盧家墳地
盧佶先生回憶,抗戰期間,父親攜全家遠走重慶等地,抗戰勝利後,全家歷盡艱辛回到南京,父親繼續在中央大學任教。  1948年,國民政府軍節節敗退,首都南京朝不保夕,國民政府當局開始搶運部分學人前往台灣,盧冀野一介書生,一直認為國共之爭只是兄弟不和,與中日交戰性質截然不同,因此並不願離開大陸前往孤島。   由於南京隨時可能遭炮火攻擊,加上家庭負擔甚重,1948年底,盧冀野攜盧佶等遷居上海。  上海解放後,盧家又遷回南京,盧佶表示,父親因各種原因,未能繼續在南京大學任教,即使在此困難情況下,他仍然筆耕不輟,創作了太平天國女狀元的劇本《傅善祥》,還寫了小說《金龍殿》以及《齊雲樓》,在上海《大報》上連載。  1951年4月17日,盧冀野先生因病逝世於丁家橋鐵路醫學院,年僅46歲。在簡單的追悼儀式後,安葬於中華門外菊花台。  在盧冀野去世後,其生前好友翻譯家楊憲益、歷史學家翦伯贊等人都曾前往悼唁。上海《大報》上4月20日登了一則訊息;其時還有大旂先生的一篇“冀野之死”文章,對他去世前生病的情況,述之甚詳。還陸續刊有潘勤孟等先生的悼念文章及詩詞。
文革間墓園遭毀,如今僅留衣冠冢
有關父親的墓址變遷,盧佶同樣記得非常清楚,1951年父親安葬在中華門外菊花台附近的祖墳地時,與祖父祖母墓靠在一起(不遠處就是民國另一名人夏仁虎的家族墓),並立了墓碑,修整了墓園。令人遺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和南京大多數名人墓葬一樣,父親和祖父母的墓地同樣未能倖免,墓園被平毀,墓碑也不知去向。
1992年7月30日,母親以86歲高齡去世時,家族商議之後,決定將父親的少許遺物與母親的骨灰合葬於隱龍山公墓,也是對父親的一種紀念。

人物事跡

盧冀野與南京鄉邦文獻
盧冀野是南京人,十分重視整理鄉邦文獻。1946年,他被聘為南京市通志館館長,主持編輯出版《南京文獻》。  盧冀野還根據自己的親歷和考證撰寫了《冶城話舊》和《東山瑣綴》,為我們保留了眾多有關南京的地方風俗和風土人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