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參

盤龍參

盤龍參,中藥名。為蘭科植物綬草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Neottia sinensis Pers.]的根和全草。盤龍參分布幾遍全國。具有益氣養陰,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病後虛弱,陰虛內熱,咳嗽吐血,頭暈,腰痛酸軟,糖尿病,遺精,淋濁帶下,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燙火傷,瘡瘍癰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盤龍參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百合綱
  • :蘭目
  • :蘭科
  • :綬草屬
  • :綬草
  • 分布區域:分布幾遍全國
  • 採收時間:夏、秋採收
  • 毒性:無毒(《貴陽民間藥草》)
別名,貯藏,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鑑別,一、藥材性狀,二、飲片性狀,相關論述,

別名

鷊、虉、綬、一線香、豬遼參、龍抱柱、豬鞭草、豬潦子、龍纏柱、豬牙參、扭蘭、勝杖草、盤龍棍、過水龍、紅龍盤柱、小豬獠參、海珠草、蛇崽草、一枝槍、一葉一枝花、雙瑚草、、鐮刀草、大葉青、盤龍花、九龍蛇、笑天龍、馬牙七、盤龍箭、鯉魚草、反皮索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

入藥部位

根和全草。

性味

味甘、苦,性平。

歸經

歸肺、心經。

功效

益氣養陰,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病後虛弱,陰虛內熱,咳嗽吐血,頭暈,腰痛酸軟,糖尿病,遺精,淋濁帶下,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燙火傷,瘡瘍癰腫。

相關配伍

1、治病後體虛:盤龍參、當歸各9g,黃芪15g。水煎服。
2、治肺癆虛熱咳血:盤龍參15g,貝母9g。水煎服。(1-2方出自《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3、治神經衰弱:綬草12g,遠志9g,合歡15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4、治頭暈虛弱:龍抱柱研末3g。油湯吞服。(《貴州草藥》)
5、治腰痛,遺精,白帶:盤龍參、黑芝麻各30g,黑黃豆、補骨脂、山藥、覆盆子、金櫻子各15g。炒研為末,煉蜜為丸。早晚每次9g,開水吞服。(《湖北中草藥志》)
6、治氣虛帶下:盤龍參30g,黑魚1尾。燉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7、治咽喉腫痛:(1)綬草根9g。水煎,加冰片0.6g,徐徐含咽。(《江西草藥》)(2)盤龍參15g,百兩金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8、治小兒夏季熱:盤龍參6g,鴨拓草15g。水煎服。(《香港中草藥》)
9、治糖尿病:鮮綬草根30-60g,銀杏15g,豬胰1條。水煎服。
10、治腎炎:鮮綬草30-60g,無根藤、星宿菜、絲瓜根各30g。水煎服。(9-10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11、治毒蛇咬傷、癰腫、指疔:鮮盤龍參、一支箭適量。搗敷患處。(《四川中藥志》1982年)
12、治帶狀皰疹:綬草根適量。曬乾研末,麻油調搽。(《江西草藥》)
13、治燙火傷:盤龍箭30g,蚯蚓5條,白糖少量。共搗爛外敷,每日換藥1次。(《陝西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全草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有虛熱淤滯者忌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秋採收,鮮用或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悶潤,切中段。乾燥,篩去灰屑。

形態特徵

陸生植物,高15-50cm。莖直立,基部簇生數條粗厚、肉質的根,近基部生2-4枚葉。葉條狀倒披針形或條形,長10-20cm,寬4-10mm。花序頂生,長10-20cm,具多數密生的小花,似穗狀;花白色或淡紅色,螺旋狀排列;花苞片卵形,長漸尖;中萼片條形,先端鈍,長約5mm,寬約1.3mm,側萼片等長,較狹;花瓣和中萼片等長但較薄,先端極鈍,唇瓣近長圓形,長4-5mm,寬約2.5mm,先端極鈍,伸展,基部至中部邊緣全緣,中部以上呈強烈的皺波狀齧齒,在中部以上的表面具皺波狀長硬毛,基部稍凹陷,呈淺囊狀,囊內具2枚突起。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3500m的山坡林下、灌叢下、草地、路邊或溝邊草叢中。分布幾遍全國。

鑑別

一、藥材性狀

本品莖圓柱形,具縱條紋,基部簇生數條小紡綞形塊根,具縱皺紋,表面灰白色。葉條形,數枚基生,展平後呈條狀披針形。有的可見穗狀花序,呈螺旋狀扭轉。氣微,味淡微甘。

二、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的段,根、莖、葉、花混合。根不規則,白色,肉質。莖圓柱形,具縱皺紋。基生葉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15cm,寬0.3-1cm,先端鈍尖,全緣,基部微抱莖;莖生葉苞片狀,先端長尖。可見穗狀花序呈螺旋狀扭轉,花小,淡紅色。氣微,味淡、微甘。

相關論述

1、《天寶本草》:“添精壯陽。治頭暈、腰痛酸軟。”
2、《分類草藥性》:“治蛇傷,腳氣。”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平。”
4、《滇南本草》:“滋陰補虛。治腰脊痛,遺精,諸虛百損。”
處,防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