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大鮑

盤大鮑

盤大鮑,軟體動物門,鮑屬動物。貝殼大型,堅厚,短而寬,呈耳狀。螺層3層,縫合線淺,殼頂常被磨損。殼面粗糙,殼內面有珍珠光澤。我國山東以北沿海出產,朝鮮、日本等地亦有分布。生活在低潮區至數十米水深的岩石質海底,多以褐藻、紅藻為食。本種足部肌肉極肥美,是著名的食用種類。貝殼(石決明)可供藥用或作鑲嵌螺鈿的原料,是有養殖價值的重要經濟貝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盤大鮑
  • 拉丁學名:Haliotis gigantea discusReeve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腹足綱( Gastropoda)
  • 亞綱:前鰓亞綱(Prosobranchia)
  • :原始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
  • :鮑科(Haliotidae)
  • :鮑屬(Haliotis)
  • 分布區域:遼寧海洋島、旅大,山東長山八島、青島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態及習性,經濟價值,養殖與管理,養殖技術,飼養管理,

形態特徵

貝殼大,橢圓形,較堅厚,殼寬約為長度的2/3,殼高約為殼長的1/4。螺層3層,縫合線淺。殼頂純,微突出於貝殼表面,但低於貝殼的最高部分。由第二螺層的中部開始至體螺層的邊緣有一排突起和小孔,這些突起極高,末端4-5個開口,呈管狀,殼面被這排突起和小孔分為左、右兩部分,右部寬大,成一斜面,表面粗糙,生有很多不規則的隆起,左部狹長,殼面較平滑,其斜面與右側者略呈垂直,緊靠突起的外側有一條與突起列平行的凹溝,殼面為深綠褐色,生長紋顯明,無大的褶。
盤大鮑
貝殼內面銀白色,有綠、紫、珍珠等彩色光澤。殼口卵圓形,與體螺層大小相等,外唇較薄,邊緣呈刃狀,內唇較厚,向殼口內面延伸,形成一個上端稍寬,基部較狹的遮緣。

地理分布

盤大鮑分布很廣,我國山東以北沿海都有出產,尤以黃海、渤海的產量最為豐富,如遼寧海洋島、旅大,山東長山八島、青島。朝鮮、日本等地亦有分布。

生態及習性

一般生活在潮下帶十至數十米的海水中,以足部吸著於潮流通暢,海藻繁茂的岩石上,主要以褐藻和紅藻為食。對有孔蟲,多毛類,橈足類,其他腹足類也能吞食,7、8月性成熟,產卵排精適溫約為20-25℃,排精、排卵均從貝殼邊緣的最後一個開孔噴出。精子在海水中與卵子相遇而受精,幼蟲發育很快,約十數小時形成擔輪幼蟲,6-10天即形成匍匐的幼體。

經濟價值

這種鮑魚是國產鮑魚中個體最大者,肌肉肥美,為海產中的上品,鮮食或加工製成鮑魚乾,但產量不夠多,是淺海養殖的良好對象。此外,盤大鮑也是一種動物性中藥材,其貝殼入藥,名為石決明;其肉入藥,名為鰒魚。石決明含有精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20多種胺基酸,能平肝潛陽、清熱明目。鰒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並能從中分離出具有較強抗癌作用的鮑靈素。目前,在我國沿海一些地方已經開展了盤大鮑的人工育苗和養殖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盤大鮑

養殖與管理

養殖技術

1. 養殖場的建造 養殖場所在海區,應有自然鮑魚分布,海藻繁生、餌料豐富、水流通暢、高鹽度、岩礁底質、冬天無冰封、敵害生物少、無污染水注入,水深在落潮後仍保持在8~9m以上。
2.餌料準備 在采苗前40~50天,將底棲硅藻(主要有舟形藻、菱形藻等)接種到采苗板上,進行底棲餌料生物的培養,以供鮑幼體培育期間餌料的需要。成鮑餌料主要為褐藻類,其次為綠藻類和紅藻類。當鮮海藻供不應求時,還可使用冷凍或乾製品的海帶、裙帶菜補充,也可利用人工配合餌料。

飼養管理

苗種培育
①親鮑選育 選擇的親鮑應在8~9cm以上,體質健壯。雌雄比例為2∶1。然後進行親鮑促熟培育(即從采苗前3個月開始,每立方米水體的放養量應不超過2.5kg,每籠10個,吊養於池中,投餌量每天按體重的30%投喂,以褐藻最好,晝夜連續充氣,24小時流水飼養,每日水的交換量為培育水體的4~5倍。從3月初開始,每天水溫遞增2℃,水溫升至20℃恆溫培養)。
②採集精、卵 當有效積溫達1200℃、親鮑的生殖腺為3度時,在20~22℃水溫並有紫外線誘導的條件下,親鮑一般在午夜0時左右可產卵排精。夜間將生殖腺豐滿、膨起面積大的親鮑,足部朝上,上敷清潔潮濕的紗布,陰乾1小時左右,然後將雌、雄分開,每個采卵缸中放一個親鮑,注入用紫外線照射過的海水,保持安靜,1小時後便可產卵。少數不產卵的個體,在更換新的紫外線照射的海水後即可大量產卵、排精。雄鮑誘導開始的時間可比雌鮑晚0.5~1小時。
③受精與孵化 在水溫20℃,邊產卵邊加精液,完成受精後,加上新鮮海水,靜置20~30分鐘,當受精卵已下沉到底部時,將上面的水去掉,重新加水,如此反覆洗卵5~10次,然後在恆定水溫中(20℃)使其孵化。孵化期間不投餌,每日換水2~3次,換水量3/4,換水方法同洗卵。孵化13小時可達到擔輪幼蟲,3~4天達到面盤幼蟲。最後進行選育。選育時利用虹吸現象把上浮的幼蟲移到另一水槽中培育。
④采苗 在水溫20℃時,受精後65小時幼蟲即可進入匍匐期,在此之前投放采苗板,一般1平方米水面投放采苗板22平方米(采苗板面積以雙面計算)。采苗板的作用除附著鮑幼蟲外,還提供餌料。
⑤幼體培育 采苗3天后,幼蟲可全部附著,此時可用虹吸法換水。第5天后可採用流水培育,每天流水量為培育水體的3倍以上。水溫應保持在18~25℃,鹽度保持在27以上,采苗後半月,適當補充營養鹽,使餌料能連續生長、繁殖。
⑥稚鮑的培育 當稚鮑生長到3~5mm時,即可將其從采苗板上剝離下來,放入網箱進行流水飼育。剝離時將采苗板浸入2%的酒精溶液1~2分鐘,待稚鮑舉動不安時,振動或用塑膠海綿輕輕擦動即可脫落。鮑長在7mm以內,可投餵人工配製的餌粉末;大於7mm後可投餵人工配製的顆粒餌料。

成鮑養殖
①自然放養 人工培育的幼鮑,待長到1.5cm以上即可在選擇好的海區進行自然放養。
②海底養殖 將鮑苗放入金屬籠、竹籠或竹管內。投放量以使鮑有一定的活動餘地為度,同時投入鮑重10%~30%的餌料,然後封閉好,置於海底固定。並在養鮑的容器上系一繩,拴在海面的竹筏上,便於操作管理。
③開放式養殖 把人工培養的鮑苗放入養殖器內。養殖器可按鮑的生態習性自行設計,設計原理類似小型人工魚礁,有利於鮑的藏匿和加大棲息面積。為了防止敵害,養殖器需用抗腐蝕的金屬和尼龍網加以保護。開放式養殖一般不需要人工管理。
④筏式養殖 利用53×35×40cm聚乙烯網籠式硬質塑膠桶,吊掛在養殖筏上。養成期間,每7天左右投餌1次,清除糞便、殘餌,洗刷污泥,疏通水流,定期更換外網。
⑤池養 利用灣或岩礁地帶的淺海岸建池,養殖池中必需設有給、排水系統,以便進行海水更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