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光橋

盤光橋俗稱“烏嶼橋”,在泉州東門外烏嶼鄉,位於洛陽橋下游,烏嶼島北與陸地之間。建於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盤光橋
  • 俗稱:烏嶼橋
  • 建於:南宋寶佑年間
  • 位於泉州東門外烏嶼鄉
地理位置,歷史由來,現狀,

地理位置

盤光橋俗稱“烏嶼橋”,在泉州東門外烏嶼鄉,位於洛陽橋下游,烏嶼島北與陸地之間。

歷史由來

明代末期,泉州東門外的城東鄉,有一個在朝為官的人,鄉親都叫他“老爹公”,有一次皇上問他:聽說你們泉州府還有一座比蔡端明所建的萬安橋還大的海橋,叫什麼橋名?
我鄉那位“老爹公”回話說:“叫‘盤光橋’”,皇上有問:“有什麼根據?” 老爹公又回話說:“我們泉州府有句‘七十三、八十四’的諺語,就是說萬安橋有七十三坎長,盤光橋有八十四坎長,這就是根據。不過盤光橋多年失修,已開始坍塌了。”
皇上聽後說:“如此文物,不能讓他毀在我朝。”便傳旨泉州知府,撥款重修盤光橋。據傳,此就是盤光橋的第一次重修。
在洛陽江上,有一座萬安橋(俗稱洛陽橋),是北宋仁宗朝後期,由時任泉州知府的蔡襄主持修建的。萬安橋建成後,蔡襄親自撰記書寫,刻石立碑。蔡襄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此《萬安橋記》的上下兩碑,記文絕、書法絕、鐫刻絕,世稱“三絕碑”。
萬安(洛陽)橋也因有此“三絕碑”而名揚古今。與其相鄰的江邊下游,有一座建於南宋理宗朝後期的烏嶼盤光橋,該橋與洛陽橋在海中相望,由於兩橋相近,規制相仿,又同建於宋代,故名其為“洛江雙虹”,是洛陽的八景之一。可惜知洛陽橋者多,知盤光橋者少。
盤光橋,俗稱烏嶼橋,是由僧道詢在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年)主持修建的。僧道詢是惠安縣洛陽白沙村人,當年是白沙寺的住持,在建設烏嶼盤光橋前,為了緩解後渚港碼頭當年的海上貿易裝卸貨的緊張狀態,他募捐並主持在潯尾美仙山的入海處,修造了一座“普濟橋渡”(即俗稱的“無尾橋”)渡頭。經27年後,由於泉州後渚港已成為當時東方的第一貿易大港,裝卸貨物的碼頭成了當時海上貿易的瓶頸,急需加以擴大。道詢便在南宋寶佑初,又計畫修造一座烏嶼跨海石橋,既解決烏嶼島、陸往來的困難,又使海外各地前來泉州通商的番船,多一處水深流緩的停泊碼頭。
據傳有一天晚上,僧道詢正在為設計中的烏嶼橋所存在的一個難題,想不出答案時,一陣疲勞襲來,在似睡非睡間,道詢見一位同道和尚來找他,說是當年參與修建洛陽橋的義波。義波對道詢說:“你幾年來建了不少橋,但欠缺能與洛陽橋比肩的石橋;今特來把我腹中尚未用完的建橋之心,盤光給你,助你在洛陽橋外的烏嶼,再建一座島陸相連的大橋,使洛陽江邊,好事成雙,也讓你在青史上留個好名聲。”,話剛說罷,就從胸中掏出一顆還在跳動的紅心,往道詢的胸里塞了進去,道詢猛然從夢中驚醒。思路忽然開朗,還真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經過六年多的努力,全橋一百六十坎,長四百多丈,寬一丈六尺的烏嶼跨海石橋,就這樣成功地建了起來。僧道詢因念及義波和尚入夢來把他的未用完的建橋之心“盤光”給自己,就叫此橋為“盤光橋”,並在橋頭(盤光橋石塔下海邊)的巨岩上,鑿刻“盤光橋”三大字(字徑有三尺多,深一寸許),字型古樸雄勁,沒有落款,不知何人所題;除此三字外,再沒有任何碑刻記載。(可惜連此三字,因巨岩被炸,今已不存)
盤光橋的長度,比洛陽橋還多出四百多尺,其寬度也多出一尺,因地理位置沒有洛陽橋的重要(洛陽橋是當時連線南北官道的橋樑,盤光橋起初雖兼作後渚港的備用碼頭,但進入明朝後,泉州的海上對外貿易就衰敗了,不再作碼頭用),其橋又因年久失修,暫次塌圯(在清乾隆間,雖再重修,但後來又坍塌了)。
僧道詢在世時,若不是曾建橋200多座(《福建通志》 《泉州府志》有記載),則將默默無聞,他因地位低下,不能如蔡襄名聲響亮,故盤光橋也沒有洛陽橋知名。蔡端明所造的洛陽橋,因其有 “三絕”碑記而名聞天下。但泉州民眾也以“七十三、八十四”等諺語來讚頌僧道詢所建造的“盤光橋”比“洛陽橋”更長,更壯大。此也應屬民間對僧道詢建盤光橋的不朽“口碑”。

現狀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南宋的烏嶼的“盤光橋”的遺址上,由烏嶼島上的金嶼和鳳嶼等人民,在原城東公社黨委書記朱贊成及海堤建設總指揮林敏捷等人的帶領下,以一年多的時間,用人工建成一座烏嶼海堤。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城東人民,創下了轟動當時泉州偉大的“萬畝海域圍墾”的業績,不讓僧道詢專美於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