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績

皇甫績(541年-592年),安定郡朝那縣人,隋朝大臣,北周大司空韋孝寬外孫。

祖父皇甫穆是西魏隴東太守,父親皇甫道是北周湖州刺史、雍州都督。皇甫績三歲時父母雙亡,由外祖父韋孝寬收養,韋孝寬對他既慈愛又嚴要求,每當皇甫績貪玩時,韋氏嚴厲批評。皇甫績嘆息說:“我無庭訓,養於外氏,不能克躬勵己,何以成業。”從此專心讀書學習,閱讀了大量的經史書籍,並以博學聞名天下。魯公宇文邕招為侍讀,建德元年(572),調為宮尹中士。周武帝時,衛刺王發動宮廷政變,皇甫績不顧個人安危,救護了太子,因此得到了周武帝的賞識和重用,升任小宮尹,侍奉太子。

周宣帝死後,外戚楊堅輔政,決斷朝廷事務,皇甫績等人是重要謀臣。開皇元年(581),隋朝建立,皇甫績相繼任豫州刺史、尚書,後又出任晉州刺史。臨行前,他極力建議出兵滅陳朝,完成統一天下大業。全國統一後,皇甫績出任蘇州刺史,當時,隋朝剛剛統一,南方社會秩序比較混亂,

開皇十年(590),南方士族高智慧在越州(今紹興)發動叛亂,蘇州人顧子元回響,圍攻蘇州城,皇甫績苦守80餘日,後來,楊素率大軍前往支援,擊敗了叛軍。此後,皇甫績歷任信州總管、掌十州軍事,52歲時去世,謚為安。

基本介紹

  • 本名:皇甫績
  • 所處時代:隋朝
  • 出生時間:541年
  • 去世時間:592年
  • 主要成就:隋朝開國元勛
  • 籍貫:安定郡朝那縣
  • 官職:信州總管
  • 封爵:義陽郡公
  • 諡號:安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支持楊堅,力主滅陳,平定叛亂,歷史評價,親屬成員,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皇甫績三歲就成了孤兒,為外祖父韋孝寬所養育。他曾與諸位表兄下棋,韋孝寬因他懶於學業,用嚴格的訓令來督促他。但可憐他年幼喪父,特別原諒他。皇甫績嘆氣說:“我沒有父母教訓,被外祖父撫育,如不克制自己,自我勉勵,怎能成人?”他十分感奮,讓別人打他三十棍子。孝寬聽說此事,對著他流淚。他於是專心致志,一心向學,於經書史書多有涉獵。
宇文邕還是魯公時,推薦他擔任侍讀。宇文泰曾避暑於雲陽宮,由太子宇文贇監國。衛刺王在首都作亂,城門已閉,百官都逃走一空,皇甫績聽到後奮勇赴難,遇宇文贇於玄武門(宇文贇當時在樓上避難),宇文贇特下樓拉著皇甫績的手,悲喜交集;叛亂平定後,宇文泰聽說了他的事情,並嘉獎了他,遷為小宮尹。
宣政初年,因皇甫績前後的功績,封其為義陽縣男,任御正下大夫。

支持楊堅

宇文贇登基為帝後,猜忌楊堅,楊堅幸得鄭譯相助,出任揚州總管。他們走了一些日子了,宇文贇病了,於是與御正下大夫劉昉商議,帶楊堅回京受託。繼而鄭譯宣詔:“文武百官都受隋公節度。”當時,御正中大夫顏之儀與宦官商議,引大將軍宇文仲輔政。
宇文仲已到宇文贇寶座跟前,鄭譯知道了,馬上率領開府楊惠
及劉昉、皇甫績、柳裘一起入宮。宇文仲與顏之儀見了鄭譯等人,很驚愕,猶豫一會,想出宮去,楊堅因便抓了他們。於是假傳聖旨,又以鄭譯為內史上大夫。次日,楊堅為丞相,授皇甫績上開府,轉內史中大夫,進封郡公,邑千戶。

力主滅陳

開皇元年((581年),楊堅篡周建隋,皇甫績出京任豫州刺史,不久任命他為都官尚書。幾年後,轉任晉州刺史。將去做官,跪拜楊堅說:“我實在平庸,又見識淺陋,對國家無益。因此常想冒著危難來報答國家的大恩。現在陳國還在,按我的揣度,有三個條件,可以滅他。”
楊堅問他緣故,皇甫績回答說:“大國吞併小國,這是一個理由;正義的國家討伐不正義的國家,這是第二個理由;接納叛臣蕭岩,對我們來說,就有了攻打它的理由,這是第三個理由。陛下若命勇武的將士(前往征討),我請求加入軍隊,出點頭髮絲那么大的小力。”楊堅嘉獎他的壯志,慰勞他,然後派遣他去。平定陳國後,任命他為蘇州刺史。

平定叛亂

開皇十年(590年),高智慧等人在江南造反,蘇州州民顧子元發兵回響,高智慧藉助他來攻打皇甫績。雙方相持了八十天。顧子元一向感激皇甫績的恩典,在冬至日,派人送上牛肉和酒。
皇甫績在給顧子元的信里說:“以前陳朝獨自抵抗我朝,江東百姓飽受困苦。好在上天輔助仁德之人,假借我朝之手,進行了一次輕微的討伐,陳國當時就土崩瓦解。金陵的百姓,死而復生;吳郡、會稽的臣民,白骨上又生出了肉。你們只應感恩戴德,歡歌慶祝,怎能夠自比那些對主人狂叫,並噬咬主人的瘋狗?你既然不是我的臣民,何必盡上酒之禮?我是大隋朝的將領,怎容與你外交?即便是遇到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慘況,也不應相往來,何況你有足夠的糧草兵馬,又有高城深溝,你只需坐著等待援兵,對付我就綽綽有餘了,何必勞你學著輕薄陳舊的風俗,說些虛偽的話,想阻攔我這個忠臣的心,白白地想迷惑我驍勇將士的大志?想用這些來見到你期待的目的(指望我們放了你),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好好地想想你的活路,並告知百姓,如能早日改變迷惑的心思,那你們在錯誤的道路上還不算走得太遠。”
顧子元得到書信,就在城下叩頭認罪。楊素的援兵也到了,合兵打敗了叛軍。朝廷授皇甫績為信州總管、十二州諸軍事。不久皇甫績因病請求退休,有詔調他回京,並給賜他御藥。宮中的使者去拜見慰問他,絡繹不絕,後面派的使者能望得見先前派出來的使者。在家中去世,時年五十二歲,諡號為“安”。

歷史評價

楊堅:“我抑屈之,全其命也。微劉昉、鄭譯及賁、柳裘、皇甫績等,則我不至此。然此等皆反覆子也。當周宣帝時,以無賴得幸,及帝大漸,顏之儀等請以宗王輔政,此輩行詐,顧命於我。我將為治,又欲亂之。故昉謀大逆於前,譯為巫蠱於後。如賁之徒,皆不滿志。任之則不遜,致之則怨,自難信也,非我棄之。眾人見此,或有竊議,謂我薄於功臣,斯不然矣。”
《隋書》:“高祖肇基王業,昉、譯實啟其謀,當軸執鈞,物無異論。不能忘身急病,以義斷恩,方乃慮難求全,偷安懷祿。暨夫帝遷明德,義非簡在,鹽梅之寄,自有攸歸。言追昔款,內懷觖望,恥居吳、耿之末,羞與絳、灌為伍。事君盡禮,既闕於宿心,不愛其親,遽彰於物議。其在周也,靡忠貞之節,其奉隋也,愧竭命之誠。非義掩其前功,畜怨興其後釁,而望不陷刑辟,保貴全生,難矣。柳裘、皇甫績、盧賁,因人成事,協規不二,大運光啟,莫參樞要。斯固在人慾其悅己,在我欲其罵人,理自然也。”

親屬成員

祖父:皇甫穆,西魏隴東太守
外祖父:韋孝寬
父:皇甫道周,北周湖州刺史,雍州都督
母:韋氏
子:皇甫亻思,隋朝尚書主爵郎

史書記載

《隋書·列傳第三》
《北史·列傳第六十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