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

皂角刺

皂角刺,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乾燥棘刺。分布於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消腫托毒,排膿,殺蟲之功效。常用於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皂角刺
  • 別稱:皂莢刺、皂刺、天丁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皂莢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採收
  • 用量:3~10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 貯藏:置乾燥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生理特性,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材性狀,飲片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乾燥棘刺。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消腫托毒,排膿,殺蟲。

主治

用於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相關配伍

1、乳癰:皂角刺(半燒帶生)半兩、真蚌粉三錢。上藥研細。每服一錢,酒調下。(《仁齋直指方》)
2、產後乳汁不泄,結毒:皂角刺、蔓荊子各燒存性,等份為末,溫酒服二錢。(《袖珍方》)
3、瘡腫無頭:皂角刺、燒灰陰乾為末。每服三錢,酒調,嚼葵花子三五個,煎藥送下。(《儒門事親》)
4、胎衣不下:皂角刺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本草綱目》引《熊氏婦人良方補遺》)
5、小兒重舌:皂角刺燒灰,入冰片少許,漱口,摻入舌下,涎出自效。(《普濟方》)

用法用量

3~10g。外用適量,醋蒸取汁塗患處。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乾燥,或趁鮮切片,乾燥。

生理特性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長達16厘米。葉為一回羽狀複葉,長10-18(26)厘米;小葉(2)3-9對,紙質,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8.5 (12.5)厘米,寬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頂端圓鈍,具小尖頭,基部圓形或楔形,有時稍歪斜,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長1-2(5)毫米,被短柔毛。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長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徑9-10毫米;花梗長2-8(10)毫米;花托長2.5-3毫米,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狀披針形,長3毫米,兩面被柔毛;花瓣4,長圓形,長4-5毫米,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長2.5毫米;兩性花:直徑10-12毫米;花梗長2-5毫米;萼、花瓣與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長4-5毫米,花瓣長5-6毫米;雄蕊8;子房縫線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數湖北標本子房全體被毛),柱頭淺2裂;胚珠多數。莢果帶狀,長12-37厘米,寬2-4厘米,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或有的莢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長5-13厘米,寬1-1.5厘米,彎曲作新月形,通常稱豬牙皂,內無種子;果頸長1-3.5厘米;果瓣革質,褐棕色或紅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種子多顆,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1-13毫米,寬8-9毫米,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產於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生於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栽培於庭院或宅旁。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

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長圓錐形,長3-15cm或更長,直徑0.3-1cm;分枝刺長1-6cm,刺端銳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體輕,質堅硬,不易折斷。切片厚0.1-0.3cm,常帶有尖細的刺端;木部黃白色,髓部疏鬆,淡紅棕色;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

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的厚片。表面木部黃白色,髓呈海綿狀淡紅棕色,周邊棕紫色或棕褐色,質脆,易折斷。無臭,味淡。

相關論述

1.《醫學入門》:“皂刺,凡癰疽未破者,能開竅;已破者能引藥達瘡所,乃諸惡瘡癬及癘風要藥也。”
2.《本草綱目》:“皂莢刺治風殺蟲,功與莢同,但其銳利直達病所為異耳。”
3.《本草匯言》:“皂莢刺,拔毒祛風。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於瘍毒藥中為第一要劑。又泄血中風熱風毒,故厲風藥中亦推此藥為開導前鋒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