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納彝族鄉

百納彝族鄉

百納彝族鄉位於貴州省大方縣東面的326國道線上,東與沙廠、雨沖接壤,西和鳳山相連,南接普底,北與三元、星宿兩鄉毗鄰,鄉政府所在地離縣城39公里,平均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1.8℃。總面積9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795畝。轄5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共74個村民組,總戶數4375戶,總人口17830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數的36%。有基層黨支部17個,中共黨員528名。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貴州“三寶”之一--“生漆”的主產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百納彝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857
  • 地理位置:貴州省大方縣東面的326國道線上
  • 面積:98.0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自然資源,基礎建設,所獲榮譽,發展歷程,

基本介紹

百納彝族鄉為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下轄一個民族鄉,位於大方縣東面的326國道線上,鄉政府所在地離縣城39公里。平均海拔1750米,年平均氣溫11.8℃。總面積4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06畝,轄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共36個村民組。總人口10292人,3027戶,農業人口9480人,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2%;非農業人口總數1812人,其中少數民族非農業人口總數1200人,少數民族人口總數3990人。百納鄉境內居住的民族有漢、彝、苗、白、蒙古、仡佬、布衣等20多個民族,其中彝族人口較多。

自然資源

百納彝族鄉植被覆蓋率達45.6%,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林麝、穿山甲、岩羊等經常出沒林區。天麻、十齒花、馬腳參等遍布林間,其中野生天麻聞名全國,天麻素含量居世界第一。所轄龍峰、百納、龍竹、新華4個村地處“百里杜鵑”天然林帶,風光旖旎,氣候宜人。。
百納鄉大棚種植基地百納鄉大棚種植基地

基礎建設

百納鄉黨委、政府認真實踐“三個代表”,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總是擺在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並在全鄉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建設;規劃完成了長2.2千米、寬8.5米的小城鎮道路硬化建設;投資100多萬元的老街改造工程即將竣工,屆時將結束百納街道髒、亂、差的歷史局面;人畜飲水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並取得新的突破;小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全面完成的“村村建”工程和“三級聯創”活動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得到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取得優異成果;扶貧攻堅向縱深邁進;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全鄉100%的村實現了“三通”(通水、通電、通路)。

所獲榮譽

2003年,百納鄉總體工作在全縣拔了頭籌,獲得“特等獎”榮譽;黨風廉政建設連續獲全縣總評第一名;“九創一評工程”和民族團結工作分別被地委、行署評為“先進單位”和“先進集體”;組織、宣傳、計生、武裝、政法、安全生產、民政等其它工作均被縣委、政府和有關單位表彰、獎勵。
發展面臨問題
百納鄉少數民族和民族大方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尚未根本改變;基礎設施建設不適應新的形勢要求;農業結構不合理;征地拆遷、地質災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引發的矛盾比較多。

發展歷程

2002年以來,百納鄉黨政班子帶領著全鄉幹部職工和民眾艱苦努力,齊心奮戰,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2003年,財政稅收逾過千萬元大關,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突破;農民人均收入達1624元,人均糧食占有量為431公斤,國民生產總值達2613萬元;招商引資成果豐碩,總計吸納外資8000多萬元;建有年產煤三萬噸以上礦井13對。經濟建設取得跨越式發展。
2003年,百納鄉總體工作在全縣拔了頭籌,獲得“特等獎”榮譽;黨風廉政建設連續獲全縣總評第一名;“九創一評工程”和民族團結工作分別被地委、行署評為“先進單位”和“先進集體”;組織、宣傳、計生、武裝、政法、安全生產、民政等其它工作均被縣委、政府和有關單位表彰、獎勵。全鄉正以昂揚的鬥志,搶抓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促進發展為主體,以改革和科技為動力。繼續鞏固和擴大以煤炭為支柱的產業;繼續做大做強以畜牧業為特色的產業;繼續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步伐,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繼續搞好勞務輸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繼續鞏固扶貧攻堅成果,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確保農民減負增收,為“十五”計畫順利完成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