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蒲“三香齋”茶乾(白蒲茶乾)

白蒲“三香齋”茶乾

白蒲茶乾一般指本詞條

白蒲“三香齋”茶乾(簡稱白蒲茶乾),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江蘇如皋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名吃。“白蒲茶乾”選用優質大豆,多種香料精製而成。內含易於人體消化的優質蛋白質及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B1和B2和鈣、磷、鐵等,還含有動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彌補動物菜餚的缺陷,對增補人體和營養極為有利。茶乾又味美香芳,富有韌性,色澤美觀,形狀方且薄,別具一格,經濟實惠,馳名四方,極受民眾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蒲“三香齋”茶乾
  • 簡稱:白蒲茶乾
  • 歷史:三百多年
  • 類別:傳統風味土特產
起源,製作,

起源

據《如皋縣誌》記載,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晉安帝司馬德宗家已將白蒲置為“蒲濤縣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白蒲茶乾”始制於清朝康熙年間,一們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開的一豆腐乾店,店號“三香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業較盛,油餅糧行,京貨店,水煙棧,各式菜館,點心店 ,魚行、茶館等店鋪林立,來往商人,小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鄉老,小販等都喜歡坐茶館,閒談生意經,山海經,一邊談心,一邊買來屠氏的豆腐乾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乾。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產的茶乾由於加工工藝精細,用料考究進嘴細軟勁韌,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幹上模壓店號,很有特色,被譽為白蒲一絕。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地方官特別選擇了“三香齋”茶乾作為貢品,請皇上品嘗,乾隆嘗後甚悅,又聽該店獨家經營的介紹 ,便御筆寫下“只此一家”的題字,賜予褒揚。屠氏得此御筆歡喜欲狂,並將“只此一家”製成金字匾額,懸於店堂,自得御筆“只此一家”,“三香齋”茶乾馳名大江南北。嗣後“三香齋”茶乾店,生意更加興隆。

製作

:白蒲茶乾味美,主要是選料考究,加工精細,操作認真,一絲不苟。人們檢看茶乾質量,常將茶乾對角相折,總不斷裂,而芳香撲鼻,民眾誇獎說:“進了三里墩,聞到茶乾香”,可見其味香沁人。白蒲茶乾傳統的操作過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浸豆、糙皮、磨豆、扯 漿、煮漿、點漿、包、榨、剝、煮、扎等,細說有二十一道工序。白蒲茶乾傳統的加工,不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術性都較強,與產品的質量有直接關係。以煮漿來說,燒火要旺,煮得越快越好,如慢火燒,則易潮漿,對質量,產量都有不利影響。煮好的漿出灶入缸時,要堅持“過篩”這一道工序,將扯漿或套漿時從布眼中漏出的反渣去盡,提高豆漿的純度,這樣做: (1)漿中的飛渣越少,生產出的茶乾韌性越強。 (2)韌性強的茶乾在煮製過程中破碎少,成品產量高。 (3)韌性強的茶乾耐煮製吸味足,口味好。再拿煮製茶乾來說,各種配料齊全,用料恰當,這也是保持名特產的重要環節。煮製的配料有白大川,元回、丁香、精鹽、味素及自製的三伏醬油等,特別是自製的三伏醬油,要熬得濃,熬得香。此外,在選擇黃豆豆種,浸豆的時間,氣溫季節的變化,煮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技術要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