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芒鋪鎮

白芒鋪鎮

白芒鋪鎮隸屬湖南省永州市道縣,介於東經111°38′2″~111°44′34″,北緯25°26′24″~25°33′45″。位於道縣東部,東與寧遠縣水市鎮交界,南與四馬橋鎮蚣壩鎮相鄰,西與蚣壩鎮上關街道接壤,北與白馬渡鎮柑子園鎮毗連。距縣城12千米。

2011年,全鎮總面積102.43平方公里,轄30個村,總人口33452人。2011年,白芒鋪鎮工農業總產值4.01億元。

白芒鋪鎮境內屬平崗區,與寧遠交界處有把截大嶺,全鎮沒有大河,只有一條黎家興小河流入龍江、注入瀟水。省道323線穿越東西,蚣壩至白芒鋪公路橫穿南北與省道323線相連,簡易公路四通八達。鄉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水稻、茶油烤菸桐油、白芒皮(白芒皮是道縣一種土特產)等。

2013年,白芒鋪鎮被授予“永州市2013屆文明鎮”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芒鋪鎮
  • 外文名稱:Baimangpu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道縣
  • 下轄地區:30個村
  • 政府駐地:白芒鋪圩
  • 電話區號:0746
  • 郵政區碼:425308
  • 地理位置道縣東部
  • 面積:102.43平方千米
  • 人口:33452人(2011年)
  • 方言西南官話湘南土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湘M
  • 行政代碼:431124111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農業,工業,商貿,社會事業,教育,文體,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旅遊,

建制沿革

因鎮政府駐地位於“白芒鋪村”而得名。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屬道州蔣居鄉一部分。
民國二年(1913年)屬道縣南三區。
1950年9月設白芒鋪鄉。
1958年10月屬八一人民公社一部分。
1961年5月設白芒鋪人民公社,屬第九區。
1984年4月改白芒鋪鄉,屬清溪區。
1995年6月撤區並鄉,與小甲鄉合併為白芒鋪鄉。
2011年12月改白芒鋪鎮。
2012年4月18日,白芒鋪撤鄉建鎮鎮正式掛牌。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白芒鋪鎮轄野竹福、廣文鋪、何家、黑泥山、繞塘、灣田、竹山、下洞、小甲、人和圩、彭家、洞仂口、西園、黎家興、岩口、馬壘、龍嶺頭、陀仂復、牛橋、楊家嶺、木柵、柱興、精華、白泥山、潘家、吳家、楊家、三里井、鄧家等30個村,下設310個村民小組。政府駐白芒鋪圩。
白芒鋪鎮白芒鋪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芒鋪鎮介於東經111°38′2″~111°44′34″,北緯25°26′24″~25°33′45″。地處縣東部,東臨寧遠縣水市鎮,南抵四馬橋、蚣壩鎮,西靠蚣壩鎮上關街道,北與白馬渡鎮柑子園鎮交界。距縣城12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5千米,總面積102.43平方千米。其中陸地97.57平方千米,占95.4%;水域4.86平方千米,占4.6%。

地形地貌

白芒鋪鎮境內屬丘陵區,東與寧遠交界有把截大嶺,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平均在海拔177米,最高點雙巴坳子海拔597.9米,最低點龍江橋處海拔172米。

氣候

東門街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降雨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

水文

全鎮只有一條黎家興小河流入龍江、注入瀟水

自然災害

白芒鋪鎮主要為洪災、旱災、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洪災發生在1968年6月25日,西源水庫垮堤,造成7000畝水稻受災。旱災主要發生在夏、秋、冬三季,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89年8月,造成5000畝水稻,4700畝旱地作物受災。雹災平均每年1遇,最嚴重一次在2005年5月1日,降雹時間約30分鐘,涉及境內柱興、白泥山、潘家、繞塘、人和圩、小甲等行政村,造成350畝烤菸絕收。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1年,白芒鋪鎮耕地面積34631畝,人均1.04畝;其中水田27322畝,旱地7309畝。

水利資源

白芒鋪鎮灌溉用水主要靠水庫、山塘,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12座,骨幹山塘154口。

人口民族

2011年,白芒鋪鎮總人口3345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762人,城鎮化率14.23%。另有流動人口9244人。總人口中,男性18301人,占54.7%;女性15151人,占45.3%;14歲以下6490人,占19.4%;15~64歲25323人,占75.7%;65歲以上1639人,占4.9%。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3330人,占99.63%;另有瑤族122人,占0.37%。2011年人口出生率11‰,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6.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7人。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白芒鋪鎮工農業總產值4.01億元,財政總收入860.2萬元,比2010年增長1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0萬元,比2010年增長41%。

農業

白芒鋪鎮以種植水稻、玉米、烤菸、花生、大豆、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2.14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為烤菸、花生、大豆、蔬菜。2011年烤菸種植2500畝,產量36.54萬千克。
白芒鋪鎮畜牧業以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48萬頭,年末存欄0.86萬頭;家禽飼養量42.4萬羽。
2013年8月8日止,全鎮已完成改制改種6050畝,其中禾跟豆1710畝,紅薯2950畝 ,良種玉米460畝,蔬菜1930畝。
2013年,全鎮共種植2388畝,預計可以收煙6000擔以上,菸農總收入超過800萬元,實現稅收150萬元以上。

工業

白芒鋪鎮以建築材料、來料加工等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87億元。

商貿

2011年,白芒鋪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0.94億元,比2010年增長14.5%。共有商業網點63個,職工518人;城鄉集貿市場4個,年成交額1.2億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39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

社會事業

教育

2011年末,白芒鋪鎮有幼稚園16所,在園幼兒762人,專任教師27人;國小15所,在校學生2656人,專任教師12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國中在校學生555人,專任教師52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740.2萬元,比2010年增長15%。

文體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1處,各類文化專業戶45戶,藏書30萬餘冊。1998年建成廣播電視站,2011年有線電視用戶420戶,入戶率26%。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4個,看台設座椅100張,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白芒鋪鎮有鎮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村衛生室28個,床位13張,每萬人擁有病床3.79張;固定資產總值61.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1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700人次。30個村96%以上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6.11%。

社會保障

2011年,白芒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戶,人數115人,比2010年增長12%,月人均230元,比2010年增長28%;醫療救助6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59人次,共支出4.72萬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22戶,人數1820人,支出144.4萬元,比2010年增長18%,月人均66元,比2010年增長1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1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敬老院(幸福之家)3家,床位64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4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1199人,參保率98%,累計享受待遇人數4820人,發放養老金318萬元。

基礎設施

截至2011年,白芒鋪鎮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1.3萬份。電信服務網點32個,程控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戶890戶,電話普及率13%;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網際網路用戶3000戶。集鎮自來水已立項,計畫2012年興建。由柑子園變電站供電。2011年末鎮駐地有花壇10個,綠化面積0.3萬平方米。

交通

白芒鋪鎮境內有廈蓉高速、省道S323線。廈蓉高速2012年建成通車,在小甲村留有互通出口。鏡內有小甲村至道縣、精華至道縣兩條客運線。

旅遊

雞公井水庫位於白芒鋪鎮下洞村,總容量8.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00畝(其中白馬渡鎮白馬渡村占350畝),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殖功能等的小型水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