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山塔

白玉山塔

白玉山塔是日軍於旅順口留下的侵華建築之一,是見證日本侵略者殖民中國東北罪證的重要物證。該塔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白玉山頂,塔高66.8米,塔內有螺旋形階梯273級,塔尖為彈頭形狀,建造目的為紀念日俄戰爭中日軍的“亡靈”,以炫耀“戰功”,美化日本軍國主義和對華殖民活動。始建於1907年6月,1909年11月竣工。1945年旅順口解放後稱為“白玉塔”, 1952年,“納骨祠”拆除,1985年,白玉塔作為“日俄戰爭遺址和帝國主義侵華物證”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依山更名“白玉山塔”。

白玉山塔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白玉山之顛,坐落於城區中心,海拔130米,系大連市著名旅遊風景之一。日俄戰爭結束後,在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和陸軍第三軍軍長乃木希典的倡議下,殖民當局決定在白 玉山頂修建“表忠塔”,以表彰在日俄戰爭中為天皇效忠的官兵,然而卻成了無恥侵略歷史罪證。“表忠塔”於1907年開工,到1909年建成,歷時兩年零五個月,耗資25萬日元,建塔工人多達20000名。該塔高66.8米,塔內有螺旋形階梯273級,塔尖為彈頭形狀(也有說是蠟燭形狀,表示長明不熄之意),做工精細、雄偉壯觀。1945年,“表忠塔”三個字被蘇軍剷除,後改為白玉塔。1986年4月16日,該塔正式定名為白玉山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玉山塔
  • 地理位置:大連市旅順口區白玉山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5A級景區
  • 門票價格:登塔10元
  • 建成時間:1909年
  • 歷時:兩年零五個月
  • 別名:表忠塔、白玉塔
  • 歷史意義:日本殖民東北重要物證
基本概況,建造背景,相關故事,修復保護,歷史意義,參觀指南,

基本概況

白玉山塔始建於1907年6月,1909年11月竣工。塔高66.8米,共有273級台階、18個視窗,塔頂北側的銅刻銘文是侵華日軍東鄉平八郎乃木希典聯合撰寫,銘文記載了日俄戰爭中旅順要塞爭奪戰的簡要過程。1945年旅順解放後將“表忠塔”這個浸透了日本軍國主義毒液的名字改為“白玉塔”,1985年又改為“白玉山塔”,這座塔已成為日俄侵占旅順口的鐵證。
白玉神社納骨祠白玉神社納骨祠

建造背景

1904年2月,日本、俄國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發動了日俄戰爭。 1905年9月5日《朴茨茅斯和約》簽署後,日本占領旅大地區,開始長達40年的殖民統治。日俄戰爭硝煙未散,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和乃木希典便開始在日本國內倡議募捐,籌集了26萬日元作為經費,在白玉山修建“納骨祠”和“表忠塔”,假借祭祀侵略軍亡靈之名愚弄日本國民,美化侵略戰爭。並在白玉山南麓上山路第一轉彎處修建了“第三回閉塞隊紀念碑”和衣冠冢,把參加閉塞沉船行動的“朝顏丸”螺旋推進器置於碑前,四周架起炮彈殼與鐵索圍成的鏈牆,為日俄戰爭中堵塞旅順港而喪命的日軍招魂揚幡。從此以後,香麗的白玉山就被日本帝國主義強行變成春秋兩季為炮慶舉行招魂儀式的祭壇。通常都是日本皇室和內閣重臣親自從日本國內跨海乘船到旅順白玉山參加主祭。
正在建的白玉山塔正在建的白玉山塔
1905年11月到1907年3月,日本殖民當局在白玉山北巔修建了一座日式祠院風格的神社——“納骨祠”。將在日俄戰爭中死亡的22723具日軍屍體的骨灰存放在祠院內地下3個拱形墓穴中,以此來炫耀“戰功”,大肆鼓吹軍國主義。1907年6月,日本殖民當局開始在白玉山南巔修建一座從底座到塔頂高66.8米的所謂“表忠塔”。塔的結構為圓形,由底座、基柱、塔身、塔頂四部分組成,外觀設計如蠟燭和燭台的組合,塔頂燭尖仿製 280毫米榴彈炮炮彈的形狀,高8.8米,周長3.3米,寓意祭奠日本殖民者所謂“納骨祠”亡靈的蠟燭長明不熄。在築塔過程中,日本殖民當局從國內運來大量花崗岩、水泥、木材和鋼材。塔身是由鋼筋混凝土灌注而成,塔內中空,築有 273級由美國製造的鐵制螺旋階梯。從塔底到塔頂,共有18個窗戶。塔頂設有觀光台,可以俯瞰旅順全景,四周築有鐵制圍欄,鐵藝圖案為太陽旗的放射形狀。1949年3月到9月之間,觀景台圍欄的圖案改成了五角星。
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戰敗投降。 8月22日,蘇聯紅軍進駐旅順後準備把“表忠塔”作為戰利品拆遷到莫斯科重建。但中方人員認為白玉山位於市區中心,拆塔工程可能危害到當地百姓的人身安全,施工難度大。鑒於此,這座日本的侵華罪證被保留了下來。1949年3月到9月,白玉山塔塔名和塔頂銅匾上美化日本殖民者的頌詞的先後被鏟掉。1951年,旅順決定將塔改名“白玉塔”。

相關故事

白玉山塔竣工後的11月28日,日本人舉行了盛大落成典禮,參加人有伏見宮貞愛親王、北白川輝親王、東鄉、乃木等1300餘人,慶典活動連續28天。此後每年春秋都要舉行招魂祭奠活動,強迫中國學生參加。
白玉塔有三次差點被拆掉:第一次是在1953年,前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尼基塔·謝多洛維奇·赫魯雪夫訪問旅順時,曾經蠻橫無理地要求將白玉山塔拆除,並用其“原湯原料”,在對面的黃金山上建一座比白玉山塔更高的塔,以紀念在日俄戰爭中陣亡的俄軍將領馬卡洛夫、康特拉琴科等,被周總理斷然嚴辭拒絕。周總理說:“中國的領土,決不能再給任何外國侵略者豎牌立傳”,赫魯雪夫的大國沙文主義陰謀未能得逞。文化大革命中,又有造反派計畫將該塔炸掉,後被中央領導得知而制止。
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一些造反派要破“四舊”,找來找去,就把目光盯在了白玉山塔上,好像不拆了它就不能將“革命進行到底。”但他們只有兩個洋鎬三把鐵杴,這樣的工具要拆了它無疑是痴人說夢,最終他們累了一身臭汗,在白玉山塔尖上留下了幾個白斑,算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第三次是一個委員,也是一個老幹部,來到白玉山塔前,聯想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戰鬥月歲,不禁老淚縱橫,痛哭流涕,他帶著一種強烈的情感問:這么一個罪惡之塔、一個帶給中國恥辱的塔為什麼不拆了它!最終他的進言和提議沒有得到更多人的贊同和支持,所以白玉山塔依然還屹立在那裡。

修復保護

白玉山塔由於長期風雨侵蝕、年久失修,塔的各部位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直接影響建築自身安全和遊客人身安全。塔身砌塊外表面有不規則裂縫,局部砂漿出現掉落後修補的現象;塔頂部子彈狀塔尖的外罩面砂漿有大面積脫落修補的痕跡,砂漿罩面多處空鼓,有多道豎向裂縫,以北側距豎向裂縫最大;塔底層迴廊外挑部分的混凝土板底面有裂縫和大面積水漬及霉斑,鋼樑外露部分有明顯的鏽蝕現象;塔的內外壁砂漿罩面有水平及豎向裂縫,春夏季伴有大面積水跡。而最關鍵的漏水問題會加劇砂漿罩面的空鼓和剝落,對塔身砌築材料產生凍傷損壞,加劇鋼構件的鏽蝕過程,影響到結構安全。
市政協委員趙天喜建議,對白玉山塔進行全面專業的檢測和安全論證,提出一個可行的保護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維修工作,使其能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歷史遺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個長期性的保護問題,趙天喜建議,通過立法加強歷史遺產的保護,按照歷史文物的保護級別、歷史價值、實用價值、環境價值等,組織文物普查和摸底,擴大我市歷史遺產和文物的保護範圍,制定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加強對歷史遺產的保護,約束和規範對文物保護行為。

歷史意義

“表忠塔”不僅用於愚弄日本國民,鼓勵他們加入到侵略戰爭中來,同時,日本殖民者憑藉這一宗教設施對中國人民,尤其是對青少年學生灌輸奴化思想。在偽滿洲國“關東州”的殖民教育中,宗教教育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每月8日,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到“表忠塔”虔誠參拜,為“戰歿英靈”祈禱。每逢日本節日,也要組織學生到“表忠塔”進行祭祀。日本殖民者通過這樣的方式,把日本武士道精神灌輸給中國學生,還潛移默化地淡化孩子們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讓他們只知道日本,不知道中國,只知道日本軍人為國捐軀,不知道中國人為了國家為了民族進行的浴血反抗。

參觀指南

市內乘4、14、17、29、407、702、706、801路可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