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隴

白沙隴

白沙隴位於普寧市中部,水土豐饒,民風淳樸,人文昌盛,名醫輩出,素有文化鄉之譽,改革開放以來,白沙隴村書記秦炳森帶領全體村民,團結進取,充分發揮地利、人和優勢,工副業蓬勃發展,經濟突飛猛進,文化教育衛生等事業也生機盎然。白沙隴也是有名僑鄉,海外鄉親心繫桑梓,熱愛家園,捐集巨款興辦家鄉福利事業。現在村純農業戶3001人,定居家鄉5236人,僑居國外1萬多人,村民們與海外僑胞正滿懷豪情,內外同心,為村的建設盡心盡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沙隴
  • 所屬地區:隸屬廣東省普寧市
  • 地理位置:位於普寧市中部
  • 郵政編碼:515300
簡介,位置,地理地貌,村名由來,明、清、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後,早期,發展,醫療發展,體制改革,社會影響,提高生產,商業活動,基礎建設,

簡介


電話區號
0663(+86)

位置

白沙隴村位於普寧市區域中部。東側緊連流沙,北面緊接南園村,西北與華市村交界,西與趙厝寮接壤,西南與赤水毗鄰,南與平湖隔河相望,整個村莊面積約1.5平方公里。

地理地貌

白沙隴及毗鄰各個村莊,系大南山北麓斜坡趨勢稍緩之平原處。相傳昔年此乃荒林之地,巨樹參天,後因歷經強度地震,整片林木皆沉陷於地層深處,表層成了漠荒地,後來,在多次山洪暴發中,洪流於今趙厝寮和赤水交界處朝白沙隴整片荒地沖瀉急轉向流沙一帶。洪水在整片荒地上衝出了三條沙河:南河於現白沙隴與平湖交界地方,即現在流沙新河平湖河段;中河於白沙隴陳姓新鄉南側;北河於白沙隴赤草洋與華市村交界處。洪水過後,三條河流沙床與整片荒地皆堆積白沙(今這三條沙河所在地地層仍為白沙),朝廷冊定地名時,把這片河層區標為白沙壠,由福建遷徙到此墾荒之先人,置村後把白沙壠改為白沙隴。

村名由來

白沙隴置寨的地點和分金,相傳是江西省一位七十多歲,精通地理學的老師擇定的,老師經考察、綜觀地勢和地貌,認為老寨內系雙龍集首靈地,一龍脈由銅桿嶂山脈向東邁進,經貴嶼山、赤水和趙厝寮交界處直至本寨;另一龍脈由南陽山自東延伸經池尾,再經趙厝寮與上寮交界處而至本寨。故稱雙龍集首,因此自置寨以來,當天凌晨雄雞報曉,全村雄雞皆是寨內西廳的先啼,然後其它角落雄雞才跟著啼叫起來,另,在南門外即寨內西南叫喊聲或有什麼巨響時,寨龍(即科祖祠向西至頂鄉一帶)即有迴響。
白沙隴

明、清、民國時期

白沙隴村地處平原地區,昔年各氏祖先共辟荒林而改成良田。故歷代以來,各氏鄉親皆以農業為主。
明未時,各氏多於家鄉開辦夏布加工作坊,加工後夏布運往上海、天津、漢口等地出售。清代至民國初期,盧氏有和記、祿合、寶記、忠記等布莊,秦氏有祥記、河記、順記、雙利、勇利、昌振等布莊和利民染織廠,還有流沙中華路(橋西)、秦茂昌、秦茂隆、秦茂興經營的豆餅(俗稱“豆凡”)、田粉等農肥生意,雙利、祥記還設有糖房做糖生意。村中又有六七個榨蔗場(糖寮)。秦氏還於汕頭開辦一家環宇洋行。
白沙隴秦氏歷代祖傳醫學,醫生殊多。清代至民國時期於潮汕各地開辦很多藥店診所,有不少還負有盛名,深受病家稱道。白塔秦片的秦氏,多以務農兼網漁業為主,也有數戶從事金銀首飾加工業。
新鄉陳氏歷代祖傳製造修理碾谷土礱,在縣內各村為各農戶修造,屬半農。
夏布加工作坊使用勞力較多,部分村民被雇用,以獲取經濟收入。至民國初期,隨著日本對中國的經濟掠奪日益擴大,日本“洋布”傾銷中國,國產夏布一落千丈,夏布作坊相繼倒閉,於是一部分白沙隴人轉往南洋謀生(多“過番”,到暹羅)。故全村部分農戶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僑匯收入。但也有部分人因無土地,缺勞力,又無僑匯收入,生活困難。1924年初,村中有些貧苦農民常往惠來、海陸豐挑鹽度日。
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僑匯全部中斷。1943年春旱嚴重,農田無收,縣內發生大饑荒,瘴疫流行,村民餓死者不少,全村有十幾戶逃荒去江西。1945年日本投降後,海路通航,村里很多窮困者告別親人,離鄉別井,漂洋出國,到馬來亞、泰國等地謀生。當時全村人口由原1500多人減少為1200多人。到1948年,全村人口1400多人,400多戶,耕地面積650畝。村里絕大部分的農民靠租地耕種為生,外出者靠打工、肓挑、搬運度生。

新中國成立以後

早期

解放後,社會形勢發生變化, 有些在外的村人回歸故里。
1950年,全村有人口1500多人,耕地650畝(老畝)。村中實行土地改革分田分地,每人分得土地0.4畝(老畝),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家家有餘糧,農民大翻身。當時,白沙隴村民以“天下農民一家親”為信念,全村共捐稻穀100擔支援池尾鎮貧困村上寮村的農民兄弟。
1953年,白沙隴村與趙厝寮村合併為趙隴鄉。鄉政府貫徹執行查田定產清丈耕地政策,清丈後白沙隴村耕地總面積是900多畝(市畝)。政府評定年產量單產842市斤,應上交國家公糧(王糧),白沙隴按國家累徵稅率12.09%上交國庫,餘下的作村民自食口糧。此期間,人民生活豐衣足食。
1953年,縣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1954年縣實行棉布定量憑布票供應政策。1955年縣實行食油統購統銷政策。

發展

1955年,政府號召村民走農業合作化道路。白沙隴村共組織了10幾個互助組,生產體制從單幹戶轉為小集體耕作,收成的糧食歸各戶所有。1956年上半年,白塔秦片又從小集體轉為大集體,成立了農業生產初級合作社。下半年全村合併成立為一個農業生產高級合作社,所有土地一律入社,社員耕牛農具折價入社,打破了舊社會遺留下的小農經濟思想意識,取消土地分紅,實行按勞分配製度。合作社生產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大搞技術革新,引進良種,農業生產形勢大好,糧食產量逐年提高,民眾生活水平比較平衡,家家戶戶衣豐糧足,全村沒有懶漢、乞丐,也無小偷小竊出現,治安穩定。
1957年年底,白沙隴村與南園合作星星社。
1958年秋,白沙隴村與全國一樣,走公社化道路。行政體制也隨著改變,星星社更名為南園管區。生產關係也隨著改變,由私有制轉變為集體所有制,農業生產收成歸集體,經濟收入歸集體,由集體發展工副業。是年白沙隴村辦有養豬場、小水電站、碾米廠、抽紗場、醫療站、信用合作社(小銀行)。全村分片辦起了5個公共食堂,吃大鍋飯8人1桌,食飯不用錢,每個勞力每月還領到6元的零用費,在校學生也每月領到0.2-0.3元的學習用費,產婦也有生活費和肉證補貼。所有勞動力由集體統一調配到各行業參加勞動。全村大搞農業水利建設,集中勞力修築寒媽、三坑等水庫;進行開荒造田土地大平整,在大平整期間把所有的零碎小區耕地規劃成大區田,把大區田中所有的小溝、廢池、墳地都一律去掉平整成水田,把所有的田園的墳墓統一遷至南山農場(即蛇場)安葬(男女分開),對水利灌溉渠道進行整修,鄉道村路重作規劃。當時村中原有一條大溪名叫"糧壇溪",位於現市華僑醫院西南側,面積約10餘畝,也平整成水田。通過這次大平整,全村增加了耕地面積100多畝。
公社化期間,由於大刮浮誇風,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物質發生緊缺,供不應求,如農民買條浴布還要布證。白沙隴村民也和其他各地民眾一樣,生活緊張,經濟困難。1959年夏,公共食堂全部取消,各家各戶自行開灶。
1961年,白沙隴與南園拆鄉,自建村政,稱白沙隴大隊,直屬於紅色公社所轄。白沙隴大隊下設11個生產隊,大隊土地、耕牛、農具、債務都按各生產隊人口數搭配給各生產隊,國家下達的各項任務也分配落實給各生產隊完成,並建成包工包產各生產隊核算的制度(這種核算制度一直堅持到1980年)。由於白沙隴是僑鄉,是年大部分村民得到海外僑胞錢、物的授助,生活有了好轉。
1966年,開始了"文化大革命",社會混亂,生產關係改變,農民積極性提不起,生產停滯不前,加上國家金融不穩定影響了僑匯收入,白沙隴的僑匯收入減少,全村人民生活受到直接影響。
1968年,白沙隴村回響號召,開展"農業學大寨",改評工記分為政治評分和政治評糧(口糧),村民生活還是有困難。

醫療發展

白沙隴合作醫療站系由集體興辦,始建於1969年,址設於村民秦允發的"四點金"新厝。站長先後是秦雪音、秦勇彪。醫務工作人員(當時稱"赤腳醫師")最初是秦漢城、秦彬生、秦漢潮、秦廣泉,後來,秦漢民、秦寶貞、秦漢文進站工作。初辦站時,設備十分簡陋,兼之醫務人員只是幾個略懂醫學常識的知識青年,加上白沙隴村從醫的人很多,要使醫療站在這樣一個特定環境站起來,取得民眾信賴,確實不容易。為辦好合作醫療站,村黨支部在集體經濟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想方設法給醫療站撥款購置設備、藥品,民眾也給合作醫療站以大力支持,從四面八方送來欠缺的東西:秦文松借給一個玻璃櫃,學校贈了一個圖書架,信用社借給鋪板,供銷社把僅有的幾件藥品也搬了出來,秦允發的新厝讓出來作站址,有的民眾還縮緊腰帶節用省食,用小麥賣錢技持醫療站,許多退休的老藥工經常到醫療站指點藥物的炮製方法,名醫名宿也時時到醫療站指點迷津,熱心的村民也毫不吝惜地獻出祖傳秘方,許多在外鄉親回家鄉探親,主動從外地帶來緊缺藥物,以上各方面終於使醫療站渡過難關,站穩了腳根。
至於合作醫療站幾名赤腳醫生,開始時也深知自己的醫學知識貧乏,為了向村民的健康負責,為了能在"醫生之鄉"立得住腳根,他們下定決心刻苦學習,不恥下問,努力求索,以豐富自己的醫學知識。後經衛生部門考核,秦漢文獲得藥工合格證書,秦漢城先後獲得中醫婦科醫生合格證書,中醫醫士職稱,中醫醫師資格。
為了使合作醫療站得到鞏固、發展,1976年,村黨政動員全村民眾投股參加,每人參加1股份,每股份上交4角錢。全村共籌集股金1000多元。這樣,經濟充實了,藥物也較齊全了,在此基礎上,村黨政經常給時間,支持赤腳醫生參加各種培訓,使其提高業務水平(現在,醫療站所有工作人員都具有大中專以上的文化程度)。因此,合作醫療站的威信逐步提高了,毗鄰鄉村的民眾也慕名來站就醫,門診號每天約有四、五十人次,旺季時高達一百多人次,一年門診量可達一萬六千多人次,合作醫療站步入了迅速發展的階段。

體制改革

後來隨著農村體制改革的貫徹實施,各地的醫療站大部分下放了。"要不要隨大流,下放給私人承包?"村黨政通過討論研究,一致認為合作醫療站是為民眾而辦,是符事民眾利益的,集體辦合作醫療不會錯,因此,決定由集體繼續辦下去。同時,村黨政還經常關心醫療站人員的生活,幫助赤腳醫生解決碰到的困難,儘量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對工作較有成績的人員,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使醫療站人員安心工作。由於黨政的撐腰,白沙隴合格醫療站終於在"下放承包"的浪潮中保存下來,並且得到發展。
無論乾什麼工作,都需要有強烈的事定業心、過硬的本領和良好的道德。白沙隴合作醫療站的醫務人員,都有良好的醫風醫德,因為他們知道,一個思想作風敗壞的醫生,他的醫術再高也是不會受民眾歡迎的。在這幾十個春秋的從醫歲月里,他們沒有節假日,遇上旺季,一天一乾就是10多個小時;碰到民眾請醫出診,不管路途遠近,天氣好壞,白天深夜,隨叫隨到;每逢患者詢問,總是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解釋,消除他們的憂慮;對於藥品收費,雖然醫療站是獨立核算,但從沒任意提高價格,一般常見病通常是收它幾角錢和個把元,儘量減輕病家負擔;醫務人員的報酬,每月不外是幾十塊錢或一百多塊錢,但他們沒有怨言,一心撲在醫療事業上。
此外,他們還承擔著村中各項防疫保健工作。每次防疫,都能及時組織和安排人力,按時完成上級指定的預防注射項目。由於預防工作做得紮實,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痹症等傳染病在白沙隴村已基本得到控制。醫療站的人員還協助村委會做好計畫生育工作的宣傳工作,做好人工流產、男女結紮手術、避孕方法等醫學常識的諮詢工作,積極做好結紮對象的護理工作。發現手術後有意外的,及時向上級衛生部門匯報,採取措施送醫院治療,治療藥費全部到醫療站報銷。

社會影響

醫療站的醫生在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的同時,努力為社會培養醫務人才,毫無保留地給他們傳授醫學知識。他們悉心地輔導促進了進修者的學術長進,使占隴鎮交丙壇村的陳文旭獲得中醫兒科醫生合格證書,燎原鎮泥溝村張聲安獲得西醫內科醫生合格證書,池尾鎮合浦村葉建生獲得鄉村醫生合格證書。
白沙隴村堅持集體辦醫療站,自1969年至今已經28年了,現在(1996年)全站共有醫務人員4名。站里所有人員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救死扶傷"當作己任,使村民常見病、簡單病免出村,危重病人也能夠及時轉送。加上預防工作做得好,許多傳染病基本得到控制,村民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合作醫療站既方便民眾又減輕村民負擔,同時自身也得到鞏固發展。由於白沙隴合作醫療站辦得有聲有色,1991年被汕頭地區衛生局、普寧衛生局評為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受到表彰和獎勵。《汕頭日報》、《廣東衛生報》、《支部生活》、《揭陽日報》、泰國《中華日報》、普寧電台、省電台、電視台都先生報導了白沙隴醫療站的先進事跡。

提高生產

1970年,村政領導班子積極帶領廣大村民大搞糧食生產,在肥料缺乏情況下大積土什肥,積綠肥,做到以糧為綱發展農業;大搞技術革新,引進新品種。水稻品種有窄葉青、包胎矮,其米質量佳,深受社員喜愛;番薯品種有普薯二號及潮薯一、二號,其產量極高,有穩產高產特點。是時水稻年單產1700斤以上,白沙隴屬高產村,家家戶戶有餘糧,社員經常拿餘糧到流沙糧食市場出售。由於豐產,口糧有餘,村民大力發展養豬三鳥等副業,全村有上百家養母豬專業戶。其時村中的集體工副業也得到發展,村中有養豬場、乳牛場、柑場、抽紗場、繡花場、瓦廠、糧食加工廠、竹帽廠、小五金修理廠等企業,經濟收入增加。村民僑匯收入也比以前有所增加。由於集體經濟與個人經濟同步發展,村民生活得到大大改革。
1979年,全國體制下放,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白沙隴和其它地方一樣,把耕地按人口分配到戶,糧食產品除完成定額的徵購任務外,全歸農戶自己支配。
80年代,白沙隴村緊跟著形勢的步伐,進行改革開放,工副業及其它各行業得到長足發展。村集體創辦有藥材市場,址於老爺宮前即華僑醫院東西兩側;又辦有溫泉旅社及服裝市場,址於原溝頭園百歲祖邊接近流沙西市場附近。村的僑胞還捐資建造白沙隴鄉道大牌亭2個、公學1所(占地面積10餘畝)。村民也多開始建新房。

商業活動

此期間,流沙市場相當活躍,菸草、藥材、服裝、布料暢銷全國各地。白沙隴村地處縣城腹地,商貿活躍。由於市區建設使耕地面積縮小,村民大部分棄農從商從工,有的辦起服裝廠,有的搞起建築業等。同時,不少外地人到流沙做生意、辦工廠,在白沙隴租房辦廠、務工,由此白沙隴村民經濟有了明顯的變化。此後,市政建設發展迅速,白沙隴村的耕地仍不斷被政府各部門徵用建辦公樓或建住宅樓。村政也在鬧市處建設一批集體企業,如藥材市場鋪面、成衣場、白樺大酒店、松鶴大酒店,並承包給私人經營,年純收入320萬元以上;又集資建了些民樓鋪面分配給部分村民,作為其今後生活的來源。村中有95%以上的農戶也建成了新住房,是時全村耕地由於被國家徵用及村民自建民房而大幅度減少,僅存200餘畝。
90年代,全村經濟更加發達。尤其,自1993年普寧撤縣設市後,白沙隴又似春風送暖,更展丰采。1994年,全村農戶824戶,農業人口2298人,耕地面積實存170畝。管區黨政領導班子高瞻遠矚,抓住機遇,充分發揮地處市區商貿活躍的有利條件,大力興辦集體企業,發展商業。至1995年,管區集體企業擁有白沙隴經濟發展公司、普寧市金盛典當行、白沙隴農村合作基金會、流沙鎮房地產開發公司城關經營部、白沙隴溫泉旅社等等。村黨總支、辦事處特別注重抓好財務管理工作,使村於1995年被流沙鎮政府評為"農村財務管理先進單位。"村民經濟收入大提高,人年均收入超過3000元;生活方式也從農村轉為城市居民式,大部分農戶天天都能吃到"一稀二乾"的飯,不少人每天三餐有魚、肉、菜加湯。此確是史所未有的生活。全村幾乎家家戶戶皆有新建房屋,有的又將新建房屋改建為樓房。解放前白沙隴與各鄉是阡陌相接,如今與毗鄰各鄉是樓宇相連,成為左鄰右舍。市政府還把南門外至頂鄉老寨沿廣汕公路北側(即白沙隴大路亭至趙厝寮交界處長600米寬150米的地方)的所有民房拆除,按城建規劃改建成八層商住樓,定名為"龍苑新村"。樓的一、二層歸村民所有,三至八層由市政府部門開發出售。

基礎建設

1996年,白沙隴於大南山的三坑下水庫外東面建造了青山莊(公墓),為村民解除了後顧之憂。是年秋,白沙隴於西門外動工興建高十層的管理區辦公大樓。此外,村還擬建文化公園、公德堂。
現在,普寧市的市委、市政府、郵電局、車站、電影院、第三中學、城關中學、流沙鎮第五國小等等許多單位和成衣、布料、菸草、醫藥等商場都建成於原白沙隴村域內,使白沙隴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