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欲曉

白欲曉

白欲曉:男,1968年9月生。畢業院校:安徽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欲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8年9月
  • 畢業院校安徽大學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書籍著作,期刊論文,科研成果,

人物經歷

1991年7月畢業於安徽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6年考入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獲哲學碩士(1999)和哲學博士(2002)學位。
2002年任教於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
現為中國哲學專業教授、副系主任。江蘇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儒佛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江蘇省周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傳統儒教、現代新儒學及三教關係研究。

主講課程

本科課程:
1、中國哲學史(上), 2、道家文獻與道家哲學,3、哲學概論(徐小躍教授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4、中國古代人生哲學(徐小躍教授主持,南京大學高水平通識課程)
碩士研究生課程:
1、現代新儒學專題研究,2、東方哲學與宗教概論(洪修平教授主持),3、中國哲學專題研究(賴永海教授主持)3、哲學動態與評論(張異賓教授主持)

主要貢獻

書籍著作

1、《眾妙之門——老子》(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版。
白欲曉白欲曉
2、《牟宗三哲學與文化論集》(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3、《儒佛道思想家與中國思想文化》(參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版。。
4、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lassics :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4.12.副主編。
5、《影響中國文化的十大經典》(參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6、《儒佛道哲學名著選編》(副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7、《國學春秋》(參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8、《佛教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合著),河北省佛學院2000年版。
9、《實踐的智慧學探求——牟宗三道德形上學研究》(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即出)。

期刊論文

儒教與儒學研究
1、徐中舒“殷儒”考釋補說,《孔子研究》2015年第2期
2、“神道設教”與“神道助教”——儒家“神道”觀發微,《中山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3、儒士與儒教士:文化身份與精神類型的探究,《江海學刊》2014年第2期。
4、關於儒教傳統形態與現代轉型問題的思考,《福建論壇》2013年第1期。
5、聖、聖王與聖人——儒家“崇聖”信仰的淵源與流變,《安徽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
6、舊邦新命:周人的“上帝”與“天”之信仰,《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4期
7、周公的宗教信仰與政教實踐發微,《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4期。
8、論漢初儒士的身份與精神轉型,《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9期。
9、儒教:中國現代思想中的觀念譜系,《福建論壇》2011年第3期。
10、地域文化的內涵及劃分標準探析,《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11、回到儒教自身:儒教形態引論,《安徽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12、歷史目的論、現代性與文化選擇——牟宗三“良知坎陷”說的文化省察,《中國儒學》第三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3、“良知坎陷”:牟宗三的思想脈絡與理論開展,《現代哲學》2007年第4期。
14、牟宗三實踐的智慧學探求詮論,《現代哲學》2006年第5期。
15、傳統道德轉型問題的深層透視,《江南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16、論當代儒家思想的新開展,《福建論壇》2004年第8期。
17、從《橫渠易說》到《正蒙》——張載哲學本體理論的建構與發展,《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18、牟宗三儒釋道三教的哲學證立與圓教判釋,《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
19、哲學創造之路:牟宗三學思歷程的再認識,《鵝湖月刊》(台灣)2003年第2期。
20、基督教與儒家思想的新開展,《宗教》2001年第3期。
道學與佛學研究
1、“哲學名理”與“教下名理”——牟宗三道家定位論衡,《中國哲學史》2014年第1期。
2、何晏《無名論》輯佚辨疑——兼論何晏貴無說的理論特質與地位,《中國哲學史》2013年第2期。
3、巫魅性、巫史文化與莊子哲學精神探源,《哲學門》第2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版。
4、論老子的“觀”,《南京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
5、道家形上探求的基本向度與理論衍化,《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6、傳統思想的哲學言說——以老子道論的現代詮釋為例,《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7、生命超越與生活世界——道教的文化精神及現代意義,《道教戒律建設與宮觀管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版。
8、從文化精神到生活世界——道教文化影響的多元透視,《宗教研究》第1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9、道教對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的影響,《中國民族報》2005年3月29日第3版。
10、牟宗三禪宗“教內的‘教外別傳’”說論衡,《禪學研究》第9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版。
11、牟宗三如來禪與祖師禪判釋疏解,《禪學研究》第7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2、格義探微,《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1期。
13、佛道交涉:歷史背後的理論觀照,《福建論壇》2005年第6期。
14、牟宗三禪教判釋與禪教一致論探析,《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1期。
15、推進人間佛教與科學關係研究的省思,《普門學報》(台灣)2003年新年紀念刊。
16、論淨土信仰的中國化,《宗教哲學》(台灣)1999年第4期。
17、開啟新的終極視域——讀《慧能評傳》,《探索與爭鳴》1999年第12期。
學術史與學科研究
1、《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2011版)》“哲學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格義”與中國哲學的“致曲”之路,《福建論壇》2010年第2期。
3、中國哲學熱點與趨勢分析,《重慶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與徐小躍教授合作,第一作者)。
4、中國哲學研究概況分析,《重慶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與徐小躍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5、《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哲學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8月版。
6、中國近現代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年鑑》2003年卷,《哲學研究》雜誌社2003年12月版。
7、在借鑑中深化對中國哲學的認識,《光明日報》2002年5月21日理論版(與洪修平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8、形上之思與現實關懷,《光明日報》2002年6月4日理論版(與洪修平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9、立足傳統和面向現代,《光明日報》2002年6月11日理論版(與洪修平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10、關於中國哲學史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哲學研究》2002年第1期(與洪修平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Bai Yuxiao, 1968-,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and Religious Studies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Academic Degrees:
July of 1991, D.A of Anhui University
July of 1999, Ph.M. of Nanjing University
July of 2002, Ph.D. of Nanjing University
Academic specialty:
Confucianism Research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Works Published(Selected)
The gate of all Secret Essences: Lao Tzu (Nanchang: Educational Press of Jiangxi Province,2008)
Selected Readings in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vice-chief editor, edited Taoism section)
Buddhism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ijiazhuang: Hebei Buddhism Association ,2002) (the author of ChapterⅡThe Philosophical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ChapterⅢ The religious Taoism and Buddhism)
Academic Papers (Selected)
A new Treatise on Xu Zhongshu’s View concerning Confucianism of the Yin Period. Confucius Studies No.2.2015.pp108-116
Exploration on the Confucian Idea of the “Way of Gods”.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No.1.2015.pp120-125
“Old Nation and New Mission:Zhou People’s Faith in ‘Shangdi’and ‘Tian’”.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93. No.4.2011. pp226-232
“Exploration on Zhou Gong’s Religious Belief and Political-teachingPractice” Journal of Studies in World Religious Vol.130. No.4.2011. pp143-151
“Return to Confucianism Itself—Introduction to ‘Pattern of Confucianism’”. Journal of Anhui UniwersityVol.185. No.4.2010. pp34-40
“Teleology, Modernity and the Choice of Cultural Road” .Chinese Confucianism Vol.3 Beijing : Chinese Social Science Press,2008.pp414-428.
“Exploration on Matching Concepts”: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79. No.2.2008. pp64-69
On Laotzu’s InsightJournal of Nanjing UniwersityVol.203. No.5 .2011. pp11-137
“Taoist Transcendental Inquiry:Its Fundamental Dimensions and TheoreticalDerivations”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0.3.2005.pp133-140
“Intercommun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Theoretical Contemplation behind History” Fujian Tribune.No.6,2005.pp51-54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Thoughts ——Lao-tse as the example” Journal of Yuxi Teachers College.N0.11.2003.pp

科研成果

1、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儒教的傳統形態與現代轉型研究”(11BZJ038)
2、2010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百年佛學研究精華集成”(10JZD0004)子項目“佛學與中西哲學”
3、2009年江蘇省社科聯“人文江蘇”規劃項目:“地域文化的內涵及劃分標準研究”(RWJS0002)
4、2006年南京大學創建世界高水平大學教材建設項目,《儒佛道哲學名著選編》“道學編”。
5、教育部、財政部985二期“宗教與文化”項目(2005)子項目“東亞的儒學與儒教”。
6、2003年南京大學人才引進項目,“當代新儒學與中西宗教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