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柯

白柯

白柯(學名:Lithocarpus dealbatus)為殼斗科柯屬的一種植物。別名還有滇石櫟、白皮柯、硯山石櫟、白櫟、白皮石櫟喬木。高很少達20米,胸徑80厘米。芽鱗、當年生枝、葉背、葉柄、花序軸及殼斗的鱗片被棕黃或黃灰色氈狀短柔毛,二年生枝毛較少,皮孔稀明顯且凸起。花期8-10月,果次年同期成熟。

分布於寮國、緬甸、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1200米至32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山地雜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果實長卵形,生於杯狀殼斗中,殼斗外被細小鱗片。喜光。堅果脫澀後可作飼料或可食用。木材供建築、器具等用。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柯
  • 學名:Lithocarpus dealbatus (Hook. f. et Thoms. ex DC.) Rehd.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山毛櫸目 Fagales
  • :殼斗科 Fagaceae
  • :柯屬 Lithocarpus
  • :白柯
  • 分布區域:中國貴州四川雲南印度緬甸寮國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很少達20米,胸徑80厘米。芽鱗、當年生枝、葉背葉柄、花序軸及殼斗的鱗片被棕黃或黃灰色氈狀短柔毛,二年生枝毛較少,皮孔稀明顯且凸起。葉厚紙質或革質,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長7-14厘米,寬2-5厘米,頂部長或短尖,基部楔尖,全緣,很少上部葉緣淺波浪狀,中脈在葉面微凸起,通常被稀疏短毛,側脈每邊9-15 條,在葉面常稍凹陷,支脈纖細,兩面同色或葉背帶灰色,有蠟鱗層;葉柄長1-2厘米。雄穗狀花序多穗聚生於枝的頂部,長很少達15厘米;雌花序稀長20厘米,有時雌雄同序;雌花每3朵、很少5朵一簇,花柱長1-1.5毫米。果序通常長5-8厘米;殼斗碗狀,包著堅果一半至大部分(殼斗發育至中期時仍全包堅果),高8-14毫米,寬10-18毫米,小苞片三角形,貼生或很少有部分稍擴展,覆瓦狀排列,堅果扁圓形或近圓球形,比殼斗略小,頂部圓或近於平坦或很少凸尖,柱座微凹陷,僅柱座四周有粉狀細毛,其餘無毛,或偶有柱座全被細毛,果臍凸起,約占堅果面積的1/3,很少約達一半。花期8-10月,果次年同期成熟。
白柯白柯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約1 200 米以上山地雜木林中,在較高山地上它常與雲南松雲杉針葉樹混生,又與殼斗科的滇青岡和其他櫟類、少數錐類樹種混生,組成以殼斗科植物為主的櫟林,有時成小純林

分布範圍

產自貴州清鎮威寧)、四川西南部(會理德昌等地)、雲南各地。印度緬甸東北部、寮國北部也有分布。
白柯

主要價值

樹皮暗灰黑色,不裂,內皮淡棕色,槽棱明顯,木材淡黃白色,頗堅實,但不耐腐。果實含澱粉為66.77%。
白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