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之玷

白圭之玷

白圭之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ái guī zhī diàn,意思是白玉的斑點,喻完美中的缺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圭之玷
  • 拼音:bái guī zhī diàn
  • 構詞:偏正式
  • 用法:作狀語
  • 釋義:白玉的斑點。喻完美中的缺憾 
  • 出處:《詩經·大雅·抑》
解釋,出處,詞語辨析,用法,成語故事,

解釋

:古代行禮時用的玉器;:白玉上的一個斑點。白玉圭上的一個斑點。比喻人或物大體很好,只是有些小缺點。

出處

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示例
也不過白圭之玷,並非晚節不終。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
唐·劉知幾《史通·書事》(《通釋》八):范曄博採眾書,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至於方術篇……言唯迂誕,事多詭越。可謂美玉之瑕,白圭之玷。借哉!又作[美玉之玷]。

詞語辨析

成語正音:玷,不能讀作“zhān”。
成語辨形:圭,不能寫作“佳”。
感情色彩:褒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反義詞:十全十美

用法

作狀語;形容美好的人或事物存在的小缺點

成語故事

衛武公(約公元前853年——前758年),衛康叔九世孫。衛 侯之子,姓姬,名和,衛都朝歌人。公元前812年,衛 候 死,衛武公繼位。他在執政期間,能修康叔之政,增修城垣,興辦牧業,政通人和,百姓和集。
後來,太戎殺周幽王,衛武公率兵佐周抵戎,在戰鬥中立了大功,被周平王封為公。
衛武公在位55年,能自責,百采眾諫,常與下臣共勉。他95歲時,曾作《抑》詩以自儆。詩云:“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溫溫恭人,維德之基”。正如《國語。楚語》所記:“昔衛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曰:自卿以下至於師長士,苟在朝者,無謂我耄而舍我,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於是作《懿戒》,更和《賓之初筵》,以嗜酒之風。
公元前758年,衛武公去世,被謚為“武”。衛人感其德,賦《淇澳》歌頌其高風大德,詩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 兮! 兮 兮!”、“充耳 瑩,會弁如星。 終不可諼兮!”明弘治間(公元1488年),淇人在山區耿家灣修武公祠,以志不忘。祠北坡建有“斐亭”一座,亭下綠竹蓮藕,游者四至,年年有祭,祠前小石河(古美溝)更名思德河,(意永思武公之美德),河下一村原槐蔭稱思德村,祠四周崖
壁題詩多首,其一曰:“
榮主爵骨驕逸,常把箴儆分付詩。
九十五年猶不老,憶千萬載系深思。
高風直共在,盛德還同天地期。
漠漠荒祠成古蹟,至今淇水尚依依。
明未崇禎年間,御史孫徵蘭摩崖題記之:“聖從川湄千秋睿,德就山磨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