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共和國故事

登堂入室/共和國故事

《共和國故事》雖為故事,但卻與戲說無關,不過是想藉助通俗、富於感染力的文字記錄這段歷史。這套500冊的叢書匯集了在共和國歷史上具有深刻影響的500個重大歷史事件。在叢書的謀篇布局上,儘量選取各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義的若干事件加以敘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國發展的全景和脈絡。為了使題目的設定不至於因大而空,編者著眼於每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緣起、過程、結局、時間、地點、人物等,抓住點滴和些許小事,力求通透。 這套《共和國故事》叢書可謂是一部書寫紅色記憶的讀物,它對於了解共和國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時,這套叢書又是一套普及性讀物,既針對重點閱讀人群,也適宜在全民中推廣。相信它必將在我國開展的全民閱讀活動中發揮大的作用,成為裝備中國小圖書館、農家書屋、社區書屋、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職工圖書室、連隊圖書室等的重點選擇對象。 本書是叢書的分冊《登堂入室(中國非公有制經濟飛速發展)》,本書主要講述中國非公有制經濟飛速發展的故事。 《登堂入室(中國非公有制經濟飛速發展)》由鄭明武編寫。

基本介紹

  • 書名:登堂入室/共和國故事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119頁
  • 開本:16
  • 作者:鄭明武
  • 出版日期:2011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共和國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國60年偉大建設實踐的大型歷史故事叢書,它從多個視角,多個側面來解讀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全套叢書內容涵蓋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軍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本書為“共和國故事”之《登堂入室(中國非公有制經濟飛速發展)》(鄭明武編寫)。

圖書目錄

一、獲得認同
“萬言書”責難非公有制經濟
“十五大”衝破所有制崇拜
呼籲提高私營經濟的地位
非公有制經濟人員積極入黨
保護私有財產寫進憲法
二、個體經濟
中央允許個體經濟發展
各地不斷完善私營經濟政策
大批個體戶走上富裕路
義烏小商品市場創輝煌
三、私營經濟
黨中央認同私營經濟發展
私營經濟叱吒科技領域
私企稱雄房地產行業
私企在網際網路上創奇蹟
私企推動製造業大發展
中國私企稱雄海外市場
四、外資經濟
鄧小平提出吸收國外資金
第一個合資企業取得成功
世界汽車巨頭投資中國汽車業

文摘

“萬言書”責難非公有制經濟
1993年,也就是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第二年,神州大地呈現一片生機勃勃。
此時,受到鄧小平講話精神的鼓舞,中同非公有制經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然而,就在當年,各地由於基礎建設上得過猛,攤子鋪得太大,通貨膨脹壓力劇增,全國零售物價上漲13%,大城市生活物價上漲22%。
同年6月,為了迅速糾正混亂的金融秩序,控制小斷升溫的經濟,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巨觀調控的意見》,又稱為“十六條”,啟動了巨觀調控。
由於巨觀調控採取適當的強硬手段壓縮了信貸投資和經濟規模,導致企業日子難過,使公有制經濟內部千瘡百孔的局面暴露出來了。
在此期間,大批同有企業不適應市場經濟,成為“休克魚”。這些企業不賺錢甚至虧損,成為政府最頭疼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1993年11月召丌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
一般小型國有企業,有的可以實行承包經營、租賃經營,有的可以改組為股份合作制,也可以出售給集體或個人。出售企業和股權的收入,由國家轉投於急需發展的產業。
這個“決定”,打破了長期以來的所有制崇拜,改革的鋒芒觸及所有制。這是新形勢下思想解放的成果,也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大突破。
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又一場關於私營經濟的爭論開始了。
1994年下半年,儘管當時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打破了姓“社”姓“資”的禁錮,然而,有些人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責難還是不肯罷休。這一次,又變換新面孔出現了,爭論的焦點從姓“社”姓“資”變成了姓“公”姓“私”。
年初,在首都北京,一種新的“手抄本”開始流傳。這些列印成小薄冊的文章,一般沒有作者署名,人們稱之為“萬言書”。
“萬言書”先是在京城通過一些渠道廣泛散發,然後再向全國各地流傳。奇妙的是,雖然是非正式出版的列印本,但流傳極廣,不脛而走。
很快,各地政界、企業界、知識界訊息靈通的人士,能看到的都看了。一時間,私營經濟的從業人員又開始緊張起來。
“萬言書”的文章很多,其中,影響比較大的“萬言書”,一共有4篇。
第一篇“萬言書”大約寫於1994年下半年,題目叫《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的若干因素》。此文的主旨是說,改革開放以來私營經濟的發展,對國家安全產生了嚴重的威脅。這實際上是前幾年姓“社”姓“資”爭論的延續。
1995年夏秋之間,第二份比較有影響的“萬言書”開始出現,文章的題目是《未來一二十年我國國家安全的內外形勢及主要威脅的初步探討》,仍然沒有作者署名。
第二份“萬言書”的主旨同第一份“萬言書”一樣,仍然在論證我國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這一次,作者關注的焦點是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之後的國際形勢。
文章認為,和平演變是主要威脅。當然,作者絲毫也沒有忘記鞭撻私營經濟和“一個正在形成的新的資產階級”。在作者看來,這正是中國和平演變的基礎。
第三份“萬言書”的題目是《關於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若干理論和政策問題》。
第三份“萬言書”提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所有制問題是社會主義運動的基本問題。當今中國,兩種改革開放觀的對立,焦點就在於堅持還是否定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文章要點如下:近年來,在不少報刊上頻繁出現私有制優於公有制這樣的宣傳。對這些宣傳絕不可輕視,因為它從思想深處動搖著人們對公有制和社會主義的信念。
一些私營企業是靠非法手段獲得發展的,而絕非其本身比公有經濟優越。
第三份“萬言書”爭論的焦點還是在“公”與“私”,爭論的實質是改革的鋒芒能不能指向所有制。
這個爭論,經過3個“萬言書”的挑戰,從幕後到台前,從隱蔽到公開,愈演愈烈。
第四份“萬言書”的題目是《1992年以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動態和特點》。文章列舉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六類言論,列舉了“自由化分子”的名單以及發表過自由化言論的媒體名單,並且點了一大批有自由化言論的書籍。
隨著4份“萬言書”的相繼出現,1997年初發生的另一件與私營經濟密切相關的重要事件,那就是某些人發動的對時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的批判。
與此同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較好的溫州,也成為了爭議的焦點。
溫州地處東南一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裡交通不便,國家投資甚少,耕地資源嚴重不足。
這一切,逼得溫州人把自家古來的法寶“重視商業、自謀生路”的傳統重新拾起來。“溫州生意郎,挑擔走四方”有了新的時代意義。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溫州的家庭企業就取代了“社隊企業”迅速崛起。到1985年,溫州全市個體戶達13萬戶,家庭企業產值占到全市農村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
20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私營性質的股份合作制企業又成了溫州企業的典型組織形式。
此時,“溫州模式”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一些人認為,溫州的企業姓“資”不姓“社”、姓“私”不姓“公”。
在這種形勢下,剛剛嘗到非公有制經濟甜頭的溫州商人乃至全國的私營企業主,都開始擔心起來,他們擔心中央的政策會再次變化。
於是,全國私營經濟的從業人員們,開始一邊經營,一邊敏銳地觀察著中央經濟政策的動向。
此時,他們渴盼著中央再次為私營經濟的發展,說句讓他們放心的話。
P2-6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歷程。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多視角、多側面對其進行解讀。然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會、民生等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暫的,但這60年帶給中國的卻是極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經歷了滄桑巨變。從開國大典到60年國慶盛典,從經濟戰線上的三大戰役到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三位,從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確立,從宜將剩勇追窮寇到建立了強大的國防軍,從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到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雙百”方針到體制改革後的文化事業欣欣向榮,從掃除文盲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新型國家,從翻身解放到實現小康社會,凡此種種,中國人民在每個領域無不留下發展的足跡,寫就不朽的詩篇。
60年的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可謂滄海一粟。其間究竟發生了些什麼,怎樣發生的,過程怎樣,結果如何,卻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對此,親身經歷者或可鮮活如昨,但對後來者來說卻可能只是一個概念,對某段歷史的記憶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於此,為了讓年輕人,特別是青少年永遠銘記共和國這段不朽的歷史,我們推出了這套《共和國故事》。
《共和國故事》雖為故事,但卻與戲說無關,我們不過是想藉助通俗、富於感染力的文字記錄這段歷史。這套500冊的叢書匯集了在共和國歷史上具有深刻影響的500個重大歷史事件。在叢書的謀篇布局上,我們儘量選取各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義的若干事件加以敘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國發展的全景和脈絡。為了使題目的設定不至於因大而空,我們著眼於每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緣起、過程、結局、時間、地點、人物等,抓住點滴和些許小事,力求通透。
歷史是複雜的,事態的發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於敘述者的視角、文化構成不同,對事件的認知或有不足,但這不會影響我們對整個歷史事件的判斷和思考,至於它能否清晰地表達出我們編輯這套書的本意,那只能交給讀者去評判了。
這套叢書可謂是一部書寫紅色記憶的讀物,它對於了解共和國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時,這套叢書又是一套普及性讀物,既針對重點閱讀人群,也適宜在全民中推廣。相信它必將在我國開展的全民閱讀活動中發揮大的作用,成為裝備中國小圖書館、農家書屋、社區書屋、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職工圖書室、連隊圖書室等的重點選擇對象。
編者
2010年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