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贈醫僧悅可庭

《病中贈醫僧悅可庭》五言律詩,為作者與醫僧討論自己病況的詩,九韻十八行,連標題在內,句句不離病字,可見慍公實已年邁病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病中贈醫僧悅可庭
  • 作者:無慍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我懷佛祖病,不獨病厥躬①。
三界病有盡,我病無終窮②。
可庭解醫病,聊與言病功③。
虛空病之體,病體離虛空④。
呻吟儂笑病,歡樂病笑儂⑤。
推病病不去,覓病病無蹤⑥。
年來識病處,不將病掛胸⑦。
千病及萬病,只與一病同⑧。
有身則有病,無身病何從⑨。

作品注釋

①佛祖病:憂心病,憂心末法時代,佛法遭難。厥躬:此身。即謂身體。
②三界:佛教用語。佛教把生死流轉的人世間分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③病功:病的道理。
④虛空聯:謂病是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⑤呻吟聯:謂病與悲傷歡樂均無關係。
⑥推病聯:謂有病無病全由不得自己。
⑦年來句:謂近年懂得這些道理,就不再將病放在心上。
⑧千病聯:謂不管有多少病全都一樣,人最後都會死亡。
⑨有身聯:謂疾病與身體同在,死了才能無病。

作品簡析

慍公生平並不以詩文著稱,其詩不過十餘首。但他的詩大都通俗明了,不事雕琢,言情指事,樸素自然。他從佛家性空角度來認識和理解人的病理現象,值得商榷,而他“不將病掛胸”的襟懷,卻實在是豁達痛快。

作者簡介

無慍(1309-1386),元明之際浙江天台僧。字恕中,號空室,俗姓陳,臨海(今屬浙江省)人。出家以後,遍投名師,屢居名剎,主持大道場。日本天皇慕其名,請為住持。明太祖召之入京,因其年已七十,不能成行。明太祖留之居天界寺,後歸本邑天童寺病逝。著有《山庵雜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