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死時

當我死時

《當我死時》是著名作家余光中對“當我死時”的描寫——“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表現了詩人極深的鄉愁情節和愛國情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我死時
  • 作者:余光中
  • 體裁:新詩
  • 創作年代:1966年
作者,內容,評析,

作者

內容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黃河之間
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
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
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
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
從前,一個中國的青年曾經
在冰凍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國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
饕餮地圖,從西湖太湖
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

評析

1966年的一個寒夜,受聘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灣詩人余光中抑鬱寡歡,臨窗西望,思念著遙遠的祖國。自從1948年7月離開大陸遷居香港以後(第二年又到台灣求學去),秋風落葉已經有十七年了。二十歲去國,三十七歲懷鄉,還不知何日是歸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後葬身“在長江黃河之間”的“最美最母親的國度”,臥聽兩旁一江一河的滔滔東流水,在江河的安魂曲中“坦然睡去”,於是他寫成這首《當我死時》。他想起了四川重慶江北悅來場,抗日戰爭時期他在那裡讀過中學,那裡多山多樹多鷓鴣,鷓鴣在春霧迷濛的林中啼喚著:“行不得也,哥哥!”這使他聯想起南宋辛棄疾的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自稱江南人,在這首詩里他卻不想南京而想重慶——多鷓鴣的山城。該是啼鳥喚人歸吧?
《當我死時》鑑賞(卞新國)
這首詩是1966年作者在美國密西根州寫的。羈旅漂泊的生涯使得余光中懷鄉病日益深重,該詩表現的便是詩人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思念。詩人把祖國比作一張“最縱容最寬闊的床”,希望自己死時能“坦然睡去”,這實際上是把祖國當作是人生最終的也是最圓滿的歸宿。
該詩在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是超現實的想像。詩人想像自己的身軀異常龐大,死時能夠“睡整張大陸”。所寄寓的意思便是全身心地融入祖國,徹底地擁有祖國。詩人還故意地顛倒現實情境和想像情境的關係,“一個中國的青年”在“密西根向西瞭望”本是現實的情形,而詩中卻把它處理成“睡整張大陸”而“滿足地想”的內容。這種情境的顛倒使得整個詩的形象非常奇特。
詩人非常注重語言的變化。如,“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母親”一詞是名詞活用為形容詞,凝練、貼切而又新穎。再如,“最縱容最寬闊的床”,“縱容”一詞是動詞活用為形容詞,寫出了極度自由舒坦的理想境界。“饕餮地圖”中,“饕餮”一詞本是貶義,是貪婪之徒的意思,用在此卻恰如其分地寫出了詩人對祖國的至愛。
(選自《台港文學名家名作鑑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當我死時》品鑑(凌永康)
詩有14行。前8行以“安眠”為主要意向,把死亡視為一種憧憬、一種滿足,節奏舒緩,速度均勻。但是,在這安魂曲般溫婉祥和、悠然恬靜的情調下,掩藏著怎樣一種泣血的哀慟啊!一個年僅38歲的人,對生還已絕望,要用死後歸葬的幻想來安慰自己,還不足以說明他心中的愁苦是多么深重嗎?這種退而求次的表達,強化了詩的張力,豐富了詩的內涵。詩的後半以快節奏傳達心情的急切,把那熱愛祖國山河、渴望落葉歸根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選自《與海為鄰》,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