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武術

畲族武術

畲族武術據傳自春秋戰國時,畲人就習練武術技,世代相傳,畲族武術有拳術棍術刀術、氣功等,重在強身健體,防身護身,攻防別具一格,虎虎生威。畲族武術基本上可分作棍術和拳術兩大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畲族武術
  • 年代:春秋戰國
  • 領域:武術
  • 民族:畲族
畲拳,畲族棍術,盤柴槌,畲族棒,

畲拳

畲族武術以畲族拳最為著名 ,棍術次之。畲拳乃畲族獨創,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創編者名叫雷烏龍,人們尊稱為“烏龍公”。畲拳的主要動作有沖、扭、頂、擱、削、托、撥、踢、掃、跳等。進攻時多用拳肘,防守時常用前臂和掌。講究以肘護肋,步伐穩健,動作緊湊,進退靈活,具有“下如鐵釘,上如車輪,手如輾盤,眼如銅鈴”的特點。畲拳中有點穴絕招,一旦被點中穴位,便動彈不得。
拳術中最有名的是八井拳,在拳鄉福建羅源縣八井村,有一半以上的人會拳術。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學齡兒童,不論男女都有練拳習武的愛好。畲家拳的流派和套路有數十種之多,動作短促有力快捷兇猛,練功的方法很特別,如練鐵砂掌之前,先砍一節粗壯的竹筒,內裝一條毒蛇,蛇腐爛後,練武者將手插進竹筒,蛇毒使其手奇癢難忍,急需插入米糠、穀子或沙子及鐵砂中摩擦,久之則皮肉堅硬。並且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拳師還有一個絕招--點穴。

畲族棍術

棍術籠統地來說,連“柱杖”、鋤頭、扁擔等生產工具都是習武器械。由於棍術器械的長短及其功用有別,又有不同的名稱:一種叫丈八棍,長1丈2尺,由單人耍弄;另一種叫齊眉棍(盤柴縋),長6尺或4尺8寸,供兩人對打,棍術動作複雜多樣。

盤柴槌

盤柴槌”(即打柴棍)是棍術的一種,有長短之分。長的3.6米左右,短的也有2.3米。其招式有7步、9步、猴子翻身、雙頭槌、3步跳、4步半、天觀地測等。

畲族棒

“畲族棒不但能強身健體,還是我們畲族的傳統武術,要發揚光大!”省傳統武術特級教練鐘菊花把弘揚民族體育看作自己最大的責任。
鐘菊花的棒法是家傳的,過去,畲族人大多住在山上,常常五六十里地找不到一戶人家,為了防山賊和野獸,畲族人幾乎人人會幾手防身功夫,最常用的就要數用門栓做兵器的畲族棒了。“畲族棒不講究什麼花架子,簡簡單單地前後左右一捅就能叫對手無法近身。”年過半百的鐘菊花舞起近兩米長的木棒,虎虎生風。
鐘菊花的爺爺常年住在山上,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畲族棒高手,鐘菊花的功夫就得自爺爺真傳。“這個功夫比較實在,練起來也苦,要舞得得心應手沒有幾年苦功夫是絕對不成的。功夫學會後,一年不練習就會荒廢,我到現在都堅持天天練。”鐘菊花的畲族棒法在景寧市首屆傳統武術大賽上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現在雖然不用練棒法防身了,但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武術不能丟,而且練畲族棒還能強身健體,我爺爺就活到了90多歲。”為了能把畲族棒法傳承下來,不斷發揚,鐘菊花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教授弟子棒法上,“學武就要從學武德開始,我們東坑鎮有個傳統,每逢年初一到年十五,各村都要練武,到了這個時候,我都會先給年輕人們講武德,學武一為防身、二為強身、三為助人,絕對不能仗著有功夫底子就恃強凌弱。心術正,我才會教功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