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山風(四幕歌舞風情劇)

畲山風(四幕歌舞風情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畲山風》,是一部四幕歌舞風情劇,在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受到關注。畲族歌舞產生於畲族人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中,千百年來一直在畲鄉中流傳。《畲山風》就猶如一座熊熊燃燒的藝術篝火,無論怎么看,都是一種輝煌。醞釀於1996年,1998年麗水地區地委行署發文成立《畲山風》劇組,並撥款進行編排,九月在景寧試排成功,十月作為’98浙江景寧畲鄉風情節重要項目公開演出,獲得成功,而後晉京演出,京城文藝界好評如潮,並作為浙江省第十次黨代會獻禮劇目在杭演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畲山風
  • 性質:四幕歌舞風情劇
  • 民族畲族
  • 流傳:畲鄉
藝術成效,創作歷程,背景內容,

藝術成效

《畲山風》雖是業餘創作由民間藝員表演,收穫卻頗為豐盈:1999年獲浙江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01年經對劇本、舞蹈、服裝、道具、背景的再修改和完善,參加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獲演出金獎和創作金獎。之後,作為畲族風情的舞台藝術精典,在景寧歷次重大活動和招待重要賓朋活動中,均作為賞識畲族風情的表演保留節目。

創作歷程

《畲山風》是在浙江省民眾文藝工作者多年努力的基礎上,於1998年創作、排演的,用歌舞詩的形式,再現畲族的圖騰崇拜、祭祖場景、婚喪習俗及服飾、民歌、勞動舞蹈等。如“冬祭”中的祭祖成人儀式,杵糧釀酒之舞;“春歌”中的聽樵、伐竹和放排之舞;“夏戀”中的扇舞和轉凳投環之舞;“秋嫁”中的三戲赤郎和改妝行嫁之舞。《畲山風》第一次完整地用畲族人民獨特的音樂語言和肢體語言,將山野的清風與江南的詩韻融為一體,充分表現了畲族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未來,奮發向上的民族個性和精神。

背景內容

《畲山風》原創於我國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方縣——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該劇用畲族人民獨特的音樂語言和肢體語言,將山野的清風與江南的詩韻融為一體,充分表現了生活在祖國大家庭中的畲族人民熱愛生活,追求美好未來,奮發向上的民族個性和精神。在今年9月15日至25日的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畲山風》在所有參演的專業劇組和民眾業餘劇組的42台劇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創作和表演金獎。本文就畲族村落文化的圖騰崇拜、生活習俗、聚居環境等方面,探討畲族村落文化與《畲山風》藝術現象的有關內在聯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