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鬼致盜

畏鬼致盜

畏鬼致盜是一個文言文故事,講述的是楚國人怕鬼,誤把小偷當成鬼最後導致家中失竊的事情,告訴我們不要疑神疑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畏鬼致盜
  • 作品出處:走進文言文(六,七年級)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原文,譯文,中心,注釋,詞解,句子,

原文

荊人有畏鬼者,聞槁葉之落與蛇鼠之行,莫不以為鬼也。盜知之,於是宵窺其垣作鬼音,惴弗敢睨也。若是者四五,然後入其室,空其藏焉。或侜之曰:“鬼實取之也。”中心惑而陰然之。無何,其宅果有鬼,繇是物出於盜所,終以為鬼竊而與之,弗信其人盜也。郁離子曰:“昔者趙高之譖蒙將軍也,因二世之畏而微動之。二世之心疑矣,乃遏其請以怒恬,又煽其憤以激帝。知李斯之有諫也,則揣其志而先宣之,反覆無不中。於是君臣之猜不可解,雖謂之曰:‘高實為之。’弗信也。故曰:‘讒不自來,因疑而來;間不自人,乘隙而入。’繇其明之先蔽也。”

譯文

有一個怕鬼的楚國人,他聽到枯葉落地與蛇鼠爬行的聲音。沒有不認為是鬼來了。小偷了解到這一點,便乘著夜晚潛伏在牆邊裝作鬼叫。(楚人)心中恐慌,不敢瞟一眼。像這樣四五次,然後進入他的房間,偷光了他家收藏的寶物。小偷騙他說:“這的確是鬼拿去了。”他雖然有些疑惑,但暗地裡卻認為講得對。因此,即使財物從小偷的住處找到了也總認為是鬼偷了給他的,不相信是人偷的。《郁離子》說:“以前 趙高誣陷蒙恬將軍,應為秦二世的畏懼所以輕微地觸動他。秦二世心中已經懷疑了,所以壓抑他的請求來激怒蒙恬,又煽動他的憤怒來刺激秦二世。(趙高)知道李斯有諫言,就揣摩他的的想法先告訴秦二世,多次沒有不成功的。所以君臣之間的猜忌不可緩解了,雖然告訴他(秦二世):“趙高確實做了這事。“(秦二世)不相信。所以說,讒言不會自己來,因為猜疑而來。離間不會自己來,憑藉空隙進入。由於聰明先被蒙蔽了。

中心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說讒言不會自己找上門來,總是先有疑心才會相信它;離間、挑撥也不會自己找上門來,總是因為有空子可鑽才會發生作用。這都是由於聰明早已被蒙蔽住了。
用句比較相似的俗語評價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注釋

詞解

1.荊(jīng):楚國。
2.垣(yuán):牆壁下。
3.《郁離子》:明朝劉基撰。
4.讒(chán):讒言。
5.間:挑撥離間。
6.誑(kuáng):欺騙。
7.蔽(bì):蒙蔽。
8.宵:夜裡。
9.明:智慧。
10.陰:暗暗的。
11.然:這樣。
12.縱:即使。

句子

1.莫不以為鬼也。
翻譯:沒有一個人不認為是鬼來了。
2.惴,弗敢睨也。
翻譯:楚人心中恐慌不安,都不敢瞟一眼。
3.空其藏焉。
翻譯:偷光了他收藏的財物。
4.縱物出於盜而以為鬼竊之。
翻譯:即使財物從小偷的住處找了出來他也還認為是鬼偷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