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根:私處的秘密

男根:私處的秘密

《男根:私處的秘密》是在西方頗有影響的男性性學科普讀物。作者融會泌尿外科臨床經驗、生理結構、病理分析、性心理、文化歷史、神話等方面,嚴謹而生動地對男性性器官作出詳盡的介紹,並闡發兩性對陰莖的悖論,內容涵蓋所有你想知道但不敢問津的有關陰莖的一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男根:私處的秘密
  • 作者:梅爾斯•范•德里爾(Mels van Driel) 揭莉琳
  • 出版社:南方出版傳媒,廣東花城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5月1日
  • 頁數:310 頁
  • 定價:35 元
  • 開本:20 開
  • ISBN:9787536063457
  • 外文名:Geheime Delen
  • 類型:醫學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序言,

內容簡介

《男根:私處的秘密》是一部嚴謹而生動的關於男性生殖器醫學及文化上的研究。既介紹分析了男性生殖器的結構、特點,又分析了介紹分析了相應的各種疾病,及臨床上使用的各種治療方法,還有與生殖器相關的閹割、生育問題、情慾等等。作者在這些醫學方面的介紹中,《男根:私處的秘密》引用了為數眾多與之相關的文學、詩歌、神話故事、宗教故事、歷史故事。最後還討論女性對男根的觀點,闡發兩性對它的悖論。可說《男根:私處的秘密》在男性生殖器的內容上包羅萬象,各種素材井然有序,正如西方評論所言,這是一個“奇妙的閱讀體驗”,涵蓋了“所有你想知道但不敢問津的有關陰莖的一切”。

圖書目錄

導言
1 睪丸和陰囊
2 陰莖
3 前列腺和精液腺
4 睪酮和精液
5 閹割
6 陰囊疾病
7 陰莖疾病
8 自願性不育和非自願性不育
9 遺精
10 女人
11 情慾
結語:到此為止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作者:(荷蘭)梅爾斯·范·德里爾(Mels van Driel) 譯者:林珈琳
梅爾斯·范·德里爾(Mels van Driel),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的泌尿科醫生和性學專家。1991年完成了有關勃起功能障礙的博士後論文,發表過許多科學專著及科普作品,並經常為報紙和雜誌撰稿。

媒體推薦

輕鬆愉快地了解陰莖及其不該被忽視的附屬器官的作用與濫用……奇妙的閱讀體驗……《男根》帶來古怪的喜悅。
——《觀察家》
梅爾斯·范·德里爾匯集的信息點滴真的相當精彩。
——《星期日電訊報》
一項硬任務……梅爾斯·范·德里爾堅決而沉著地統帥素材。在導言中,他說他努力保持語調輕鬆,總的來講他成功了……從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文學評論》
筆者運用泌尿外科經驗,開始對廣泛的題材進行文字描述,展示了作者對於有關陰莖方方面面的學識。從心理和生理因素、性功能障礙、歷史意義,到目前存在的問題,本書涵蓋了你想知道但不敢問津的有關陰莖的一切……這部精心編寫的紀事闡發了男女兩性對陰莖的悖論。那些出於個人、教育或治療目的希望全面了解陰莖的讀者不會感到任何缺憾。極力推薦。
——《選擇》
梅爾斯·范·德里爾想做兩件事情。一是給讀者提供有關陰莖、陰囊和其它附屬器官的解剖和工作原理,文風輕鬆幽默,一如醉酒的大叔給你講解機關槍是如何工作的;二是娛樂讀者。……梅爾斯·范·德里爾做到了深入淺出。
——《多倫多環球郵報》

序言

性和文化是分不開的
江曉原
進入20世紀下半葉之後,性在中國重新遭遇了一段禁錮的歲月。改革開放之後,這段禁錮歲月仍然給中國性學界留下了很深的印痕,最重要的具體表現之一,就是性被視為醫學的附屬物。
比如,在中國性學會正式成立的1994年之前,籌備委員會早就進行了多年的學術活動,在那些活動中,絕大部分參加者都是託身於醫院或醫學院的——皮膚科、泌尿科、婦科等等,還有一些人士屬於計畫生育部門。這種現象在中國是如此的普遍,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中國性學會自身也是掛靠於北京醫科大學——現在的北京大學醫學部;而我目前擔任副會長的上海市性教育協會,則掛靠於上海市計畫生育委員會。
這種在體制上被視為醫學附屬物的安排,並非僅僅具有象徵意義。事實上,它影響了許多中國人看待性的視角和眼光。
在國內,關於性的書籍通常都可以被分成兩類:一類是講“臨床”的,包括生理構造、生育、避孕、藥物、性病和性功能障礙的治療等等,總之就是可以作為醫學附屬物的那些性問題。另一類是講“文化”的,包括性史、性社會學、性倫理學、性心理學、性與法律、性與文學藝術等等。據我大致的觀察,上述兩類書籍通常總是分開的。也就是說,講“臨床”的通常不講“文化”,講“文化”的通常不講“臨床”。大家仿佛有著一個默認的分工原則。在中國人先前幾十年的觀念中,這樣涇渭分明實屬天經地義。而且後一類在很長時間裡曾經是不大敢談論的。
再換一個角度看,其實“臨床”的那部分可以對應為“科學知識”,而“文化”的那部分可以對應為“人文精神”。有些思想保守的人士認為,對於性,只要講那些“科學知識”就夠了,別的講多了非但無益,而且可能有害。他們也更喜歡使用“性科學”這樣的措辭(而不是“性學”),因為將性窄化為某一類“科學知識”,確實可以在許多時候給我們帶來較多的安全感。
梅爾斯·范·德里爾(Mels van Driel)是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的泌尿科醫生和性學專家,做過有關勃起功能障礙的博士後論文,發表過許多科學論述,也經常為報紙和雜誌撰稿。這本《男根:私處的秘密》是比較輕鬆有趣的普及著作,倒是將生理知識和有關文化背景(儘管主要表現為逸聞趣話性質的內容)兩者放在一起講的。這對於習慣於兩者分離的中國讀者來說,就有一些新意了。
性學不是天文學或物理學——這類所謂的精密科學,確實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脫離人文精神而講論(絕對脫離也是不可能的),但性學是一個脫離了文化或人文精神就絕對講不好、講不深、講不透的學問。
因為性學中的許多問題,並不僅僅是所謂“科學問題”,實際上它們同時又是倫理問題或文化問題。例如,關於男性的陽痿和女性的性冷淡問題,就是現代社會中非常普遍而又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通常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將話語約束在一個“政治正確”的框架中,這樣雖然可以保證在倫理道德方面無懈可擊,但是許多情況下卻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本書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敢前進太遠,儘管作者提到了那個被稱為“柯立芝現象”的著名段子——該段子因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得名:
有一天,總統和第一夫人訪問一家國營農場。不久,他們的行程分開了。在養雞場,柯立芝夫人問農夫,公雞多久交配一次。“一天幾十次,夫人,”農民回答說。“一定要把這個告訴總統,”柯立芝夫人說。當總統過來並被告知公雞的事後,他的問題是:“每天和同一隻母雞嗎?”“喔,不,總統先生,每次都和不同的。”柯立芝點點頭,說:“一定要告訴我妻子!”
這個段子實際上以隱喻的方式指出了許多男性陽痿或女性性冷談的真正原因。
類似的例子在性學中可以找到許許多多——性學根本就是一個橫跨科學與人文兩大領域的特殊學科。
性學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就是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密切到每個人、每一天都離不開它的影響。我們可以讓天文學或物理學離開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我們中間的每一個人——包括獨身者、兒童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都不可能脫離性或性的影響。
性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相關,以及性作為橫跨科學與人文兩大領域的特殊性,注定了我們永遠都會談論性這件事情。
性學中可以歸入“科學知識”的那部分,雖然在改革開放之初曾經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話語,但是隨著公眾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加上多年來對於性知識的普及工作,已經沒有多少內容可以繼續談論了。
但是性學中“文化”的那部分,卻有著無窮無盡的空間。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和觀念的開放,人們對於性的認識,人們的性觀念和性心理,都在不斷地變化著。舊的問題獲得了解決或還未解決,新的問題卻又層出不窮地冒出來。更何況,許多根本性的、終極性的問題(比如愛情的變遷、婚姻的價值之類),是永遠無法解決的。這些都使得我們關於性的討論和思考將一直持續下去。
2011年11月3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