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觀民(田野(革命烈士))

趙觀民(革命烈士)

田野(革命烈士)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觀民(1915-1942)化名田野,河北保定市人,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天津市工人救國會主任、中共冀東地委西部地分委書記。1942年9月19日於興隆縣沙峪溝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觀民
  • 別名:田野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河北保定
  • 出生日期:1915年
  • 逝世日期:1942年9月19日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保全第二職業學校
  • 信仰:馬克思主義
  • 主要成就:天津市工人救國會主任
人生經歷,人物事跡,社會評價,

人生經歷

趙觀民,河北保定人。1915年出生於城市貧民家庭。
1934年,畢業於保全第二職業學校化學科。因成績突出留校在化學分析室任管理員。畢業前,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夏,任天津河北工學院中共支部書記,1937年“七七”事變後,任天津工人救國會主任兼黨團書記,是天津各界救國聯合會負責人之一。
1938年9月,任中共平、津、唐點線工作委員會委員,負責天津,唐山和鐵路沿線工作,併兼管內部的財務。
1939年3月,任冀東西部黨分委代表。下半年在平西晉察區黨委黨校畢業後,任冀中十分區政治部敵工科科長。
1940年,任中共文安、霸縣、新鎮、武清四聯縣縣委書記。同年5月,任中共冀東西部地委書記兼薊(縣)寶(坻)三(河)聯合縣縣委書記。在保定讀書期間,就開始參加學生運動,到天津後,積極聯絡各院校進步師生,參加抗日救國宣傳、組織工作,團結培養了一批進步知識分子和工人民眾,使之成為抗日工作骨幹。
1938年春,直接參與計畫、部署轟動全國的冀東大暴動。胸懷全局,多謀善斷,為發展壯大黨的組織,擴大軍事力量,鞏固加強革命政權,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2年9月19日凌晨,由於叛徒告密,正在興隆縣石門台小沙峪溝治病時,被日偽討伐大隊包圍,因寡不敵眾,和另3名同志一起壯烈犧牲。

人物事跡

1935年夏,趙觀民奉命到天津河北工學院任中共地下黨支部書記,並以該校實驗室助理員的身份為掩護,從事地下工作。
七七事變後,中共領導的統一戰線組織——華北各界救國聯合會由北京移到天津。趙觀民是天津工人救國會的負責人,也是天津各界救國聯合會的負責人。他雖然也做一些上層工作,但大都是聯絡工作,主要是團結當時一批願意參加抗日救國的教授,為開展冀東遊擊戰爭服務。他平時沉靜好深思,工作時深入細緻,深為民眾所愛戴。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據中共中央在冀東地區發動游擊戰爭,建立敵後游擊根據地的戰略決策,決定在冀東發動抗日大暴動,並以華北各界救國聯合會的名義進行組織發動。趙觀民、李楚離、楊十三、洪麟閣等都參與了大暴動的準備工作。冀東大暴動前夕,李楚離、洪麟閣、楊十三等先後離開天津,領導冀東暴動。趙觀民留在天津,擔任後方供應工作。
為加強對城市秘密工作的領導,9月,遵照上級指示平、津、唐點線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葛琛任書記,趙觀民任委員,顧磊任幹事,下轄3個城市工作委員會和鐵路線黨組織。趙觀民分管天津,以及點線工作委員會內部的財務工作。
1938年7月,冀東抗日大暴動。這是一次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全民抗日行動,組織起10萬武裝隊伍,掀開了冀東抗日鬥爭的新篇章。但由於挺進冀東的八路軍第四縱隊和抗聯隊伍向平西轉移,沒有堅持和發展大暴動已取得的勝利成果。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回師華北,抗日戰爭進入異常艱難時期。為了堅持冀東的游擊戰爭,黨組織和抗聯隊伍面臨嚴峻的整頓和重新組建的任務。1939年春,趙觀民奉命到冀東從事恢復和重建地方黨組織工作,主要活動於薊縣盤山和遵化、豐潤縣暴動中心地帶。7月,中共冀東地委改為中共冀熱察區黨委冀東分委,李楚離任書記,趙觀民為委員之一。9月,按照上級黨委的決定,李楚離率領一批冀東武裝隊伍和地方幹部,開赴平西根據地整訓。趙觀民又奉命調往冀中地區工作,任第十分區政治部敵工科長。1940年初,任文(安)、霸(縣)、新(鎮)、武(清)聯合縣縣委書記。
同年春,趙觀民到北嶽晉察冀分局參加會議,5月,隨同冀東去後方受訓的幹部一起返回冀東工作,化名張健翼、田野。這期間,他同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以及黨政負責人李子光、王少奇等密切配合,以盤山為中心,開闢了薊縣北部、平谷南部、密雲東部廣大地區為游擊區。到10月,建立冀東西部地分委,趙觀民任書記。薊平密聯合縣一分為二,北部為平密興聯合縣,李子光兼任書記,南部為薊(縣)寶(坻)三(河)聯合縣,趙觀民兼任書記。他胸懷全局,始終圍繞武裝鬥爭這箇中心開展工作,每逢主要戰鬥他都參加研究部署。他同包森副司令員接觸較多,配合密切,是包森指揮作戰的重要助手。在冀東區黨分委的領導下,他與李子光、王少奇等領導同志親密無間、精誠合作,帶領抗日軍民,團結戰鬥,使冀東西部地區的形勢迅速發展,黨的組織不斷壯大,政權建設得到鞏固和完善。到1940年底,薊寶三聯合縣發展到12個區,轄1200個自然村,有518萬人口。到1941年5月,盤山一帶村莊都有了黨組織,全縣廣泛建立了婦救會、兒童團、青年報國會等各類民眾組織,民眾抗日情緒異常活躍,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趙觀民在冀東西部工作期間,對同志、對民眾誠懇熱情,平易近人,特別是他豪邁爽朗的性格和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給幹部和民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1940年,趙觀民任西部地分委書記時,鬥爭環境十分殘酷,地委機關幾乎一天換一個地方。他身邊只帶幾個工作人員四處活動。由於他自幼生長在城市,以後又一直在城市工作,對農村生活,特別是對山地游擊環境開始很不習慣。但為了做好黨的工作,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盡力使自己適應新的環境。他說:“共產黨員就是要知難而上,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也不能猶豫,更不能後退,後退就不配做共產黨員。”他身行言教,到冀東後不久,就在幹部和民眾中樹起了威望和影響。
趙觀民深入民眾,熱愛民眾,了解民眾的疾苦,民眾都願意接近他,親切地稱他為“地委張”。他平時嚴格要求自己,帶頭執行民眾紀律,從不搞特殊化,與民眾同甘共苦。一次,他帶病到山區檢查工作,房東大娘給他做了點細糧,他誠懇地對大娘說:“咱們是一家人,為什麼要吃兩樣飯?你們吃啥,我也吃啥。”邊說邊把細糧和大娘吃的粗糧混到一起。
趙觀民始終堅持學習馬列主義和革命理論。他常說:“做革命工作,必須學習革命理論,不提高理論政策水平,就很難適應複雜的工作需要。”一次,他向薊寶三聯合縣民政科長王克興提問說:“克興同志,你知道馬克思主義三個來源、三個組成部份嗎?懂得什麼是政治經濟學嗎?”王克興靦腆地回答:“不知道。”他說:“應該知道。我們現在打仗,打完仗還要搞建設,沒有革命理論哪裡行?共產黨員應該懂點馬克思主義。”1941年春季,薊寶三聯合縣婦救會籌委會主任陳大光在六區工作時遇到了趙觀民,在匯報工作後,他還對陳大光說:“我們今天是處在抗日的最前線,在敵人的後方。一定要努力工作,好好學習,依靠人民民眾,才能取得抗日的最後勝利。”陳大光很受教育和鼓舞。她提出到後方學習的要求,趙觀民耐心地說:“要學習,哪裡都能學習,在實際工作中學習革命理論,能更好地聯繫革命實際。我每天至少要抽出一個小時學習《反杜林論》……”陳大光沒等他說完,就急著說:“我怎能和你比呢?你是領導,理論水平高。我是一個鄉下姑娘,需要從頭學起呀!”他哈哈大笑地說:“啊,一個鄉下姑娘,要去晉察冀學習革命理論,不去晉察冀就不能學習嗎?好吧,我給你布置學習任務,要在工作的空隙中抓緊學習。”趙觀民給了她一本毛頭紙油印的《中國近代史簡編》,過了一段時間,又給了她一本《社會科學概論》和一本《政治經濟學》。陳大光在他的幫助下,學習革命理論,進步很快。
為了提高幹部的政治素質,在趙觀民的倡導下,從1940年到1941年,在薊寶三聯合縣的盤山、孟家樓、韓莊等地先後舉辦了幾期國小教員和區幹部參加的訓練班。趙觀民親自講授《政治經濟學》、《社會發展史》等課程,深入淺出,聯繫實際,深受學員們的歡迎。經過培訓,普遍提高了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為了根據地培訓了一大批土生土長的工作骨幹。
趙觀民對黨的政策理解的深,不僅表現在理論上說得透徹,而且在實踐中堅定地貫徹執行。1940年10月,他兼任薊寶三聯合縣縣委書記後,冀東抗日游擊戰爭形勢正處在順利發展階段,他發現一些幹部產生了盲目樂觀的情緒,對地區各項政策的實行顯得不那么主動積極了,特別是在對地方上層人物、國民黨分子、偽軍、偽組織等的處理上顯得有些輕率。為了提高幹部的理論政策水平,他指示油印了《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和《論政策》等小冊子,為幹部提供了學習教材,對提高幹部的認識,糾正錯誤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他帶頭執行黨的政策,在重要問題上,敢於拍板定案。薊寶三聯合縣成立不久,縣長王少奇推薦了一名國民黨員擔任縣政府的秘書。縣委委員中有的人認為根據地初創,啟用一個國民黨員擔任這樣一個重要職務不妥當。趙觀民認真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後說:“這個人雖是國民黨員,但對抗日有認識,有工作能力,是薊縣有影響的人物。他當過薊縣第一高等國小校長,他的學生有不少人參加了抗日工作。我們安排他的工作職務,更重要的是貫徹黨的統戰政策,團結影響大多數。”他運用黨的政策,統一了大家的認識,為當時團結各階層人士一致抗日起了積極的作用。
1940年秋,組織決定民政科長王克興隨同王少奇去平原工作。臨行前,趙觀民語重心長對王克興說:“這次下去要依靠基本民眾,注意搞好統一戰線工作。要對上層人物、偽軍、偽組織甚至特務分子進行攻心戰,瓦解敵人,壯大自己。對反動的上層人物,要發動民眾揭露他們的罪行,在掌握罪證的基礎上,公布於眾,按黨的政策嚴懲。這樣做,不僅使上層的大多數心服口服,而且使更多的人理解我們的政策。”王克興認真貫徹團結多數、打擊少數的政策,使這個地區的抗日工作很快開展起來了。此後,王克興又到薊縣東部,任二區區長。剛上任不久,漢奸李午階燒毀王克興家的房子。王克興一怒之下,準備拿李午階的老師仇錫廷開刀,給漢奸點厲害看。正巧,趙觀民來二區檢查工作,聽了王克興的匯報後,耐心地說:“不要動感情,我們要盡力把他們爭取過來,仇錫廷是當地有影響的人物,不殺他,是為了團結大多數。”王克興按照趙觀民的指示,經過一番努力,果然40多名上層上物都爭取過來了。1942年5月在馬家崖召開上層人物座談會上,多數人都贊成共產黨的政策,並提出了合理化建議,表示支持政府的工作。
趙觀民在平時工作中,注意調查研究,注意積累材料,總結經驗教訓。1940年底,冀東區黨分委在薊縣盤山召開第二次分委擴大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全面總結兩年來堅持抗日游擊戰爭,創建根據地工作,制訂今後的任務。會上,趙觀民就冀東西部經濟、階級狀況和統戰工作,進行長篇發言。他用階級分析的觀點,分析形勢,並提出如何開展工作的具體建議。大家都感到非常有針對性,極有說服力。
1942年初,冀東軍民經過53天的奮戰,取得了打擊偽“治安軍”作戰的巨大勝利,使華北日軍頭目岡村寧次驚呼:“對冀東應有再認識!”4月,日本華北方面軍開始對冀東實行春季大“掃蕩”。日軍獨立第十五混成旅團在冀東西部地區對以盤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的“圍攻”,平原地區幾乎全被“蠶食”,日偽活動十分猖獗,山地由於敵人實行集家並村,大都成為“無人區”。為了保存抗日力量,避免更大傷亡,趙觀民按照冀東地委反“掃蕩”方針部署,帶領幹部和游擊隊,由平原轉移到興隆縣深山區堅持鬥爭。這時他正患嚴重的痔瘡病,面黃飢瘦,不能走路,便騎著毛驢堅持工作。組織上對他的病情十分關心,決定各派一名醫生護士和4名警衛人員陪同他到石門台村的大沙峪溝養病。臨行時,他對大家說:“縣委決定叫我養病,派來周華庭醫生和一個護士。這次我要徹底治好病,再和同志們一起恢復薊寶三的平原工作。希望你們堅持好山區,堅持就是勝利!”
趙觀民在養病期間,抗日鬥爭形勢又極度惡化,冀東人民的抗日鬥爭處於緊張艱難的殘酷時期。在極其惡劣的環境裡,他經常給堅持在“無人區”鬥爭的戰友們寫信。他在給陳大光、王克興等人的信中,對抗日戰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表達了他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他在信中提到病情時說:“病痛得難以忍受時,一想起抗日勝利的曙光,想到未來的新中國,想到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就忘了疼痛。”他鼓勵戰鬥在“無人區”的戰友們說,艱苦困難是暫時的,要經得起戰爭的考驗,蘇聯打敗德國的勝利形勢在望,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必將遭到最後的失敗。他的信使同志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增強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堅定了必勝的信心。王克興回憶說:“趙觀民同志能在險惡的環境中看到勝利的曙光,並且能夠看到世界反法西戰爭勝利的曙光,這說明他目光的遠大,氣度的非凡。”
趙觀民在養病期間,還經常召集當地區、村幹部開會,宣傳黨的抗日政策和國際國內的形勢。他強忍病痛為黨工作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感動。當大家勸他注意休息時,他說:“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現在大敵當前,幹革命就不能只顧個人安危,得拼死拼活,爭分奪秒。”
1942年9月19日,趙觀民等人由興隆縣大沙峪溝轉移到小沙峪溝,住在老貧農喬忠彩的草屋裡,不料被特務跟蹤。駐興隆縣大茅山的敵人,連夜包圍了小沙峪溝。
19日拂曉,醫生周華庭正在為趙觀民換藥,忽聽山下響起槍聲。趙觀民立即命令警衛員周殿子去偵察,不一會兒,周殿子跑進屋內報告說:“敵人圍上來了!”他意識情況的嚴重性,馬上叫警衛員掩護房東隱蔽,並命令大家迅速燒毀檔案,準備戰鬥。敵人用重機槍朝草屋猛烈掃射,房屋被打著了火,敵人逼近草屋。醫生、護士要背著他往外沖,他說:“不要管我,你們快走!”醫生、護士硬背起他向房後山坡突圍,不幸身上連中數彈,趙觀民壯烈犧牲。

社會評價

趙觀民犧牲時年僅28歲。他在冀東浴血奮戰兩年有餘,對於冀東西部地區建黨、建軍和建設游擊根據地,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優良的工作作風和崇高的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給廣大幹部民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在冀熱察區黨委和冀東區黨分委擔任領導工作的姚依林、李運昌、李楚離以及和趙觀民一起戰鬥過的老同志都回憶說,他是一個深受幹部、民眾愛戴的黨的好乾部、好黨員,冀東人民永遠緬懷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