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金融發展藍皮書(2019):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報告

產業金融發展藍皮書(2019):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報告

《產業金融發展藍皮書(2019):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報告》是2020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金融發展藍皮書(2019):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報告
  • 作者: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ISBN:978751365948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當前,我國步入新的發展時代,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等全面推進。從分散風險、配置資源、擴大消費等視角看,金融服務對實體經濟“壓艙石”和“頂樑柱”的重大效用和戰略意義更加凸顯。在此背景下,本書提出了直接服務實體經濟的產業金融概念,藉助於編制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動態監測我國實體經濟金融活動效率和效益,期冀能為中央和地方金融改革與創新發展提供一個全新視角,為探索更合理、更高效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新路徑提供有益支撐。 本書從資金支持度、結構最佳化度、服務有效度、創新發展度、環境適應度等五個維度構建起指數評價體系,共選取了19組總計64項指標來綜合反映中國產業金融發展的*新狀況。

圖書目錄

上篇 發展指數篇
第1章 中國產業金融綜合評價/ 3
1.1綜合發展指數保持平穩,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水平提升不顯著 / 3
1.2得分構成“一升三降”,經濟結構最佳化的金融支持顯著提升 / 5
1.3得分增長貢獻相對集中,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現 / 7
第2章 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力度/ 11
2.1基礎貨幣發行保持穩定,廣義貨幣創造相對緊縮 / 11
2.2金融總資產規模增速顯著放緩,債券市場逆勢迅猛增長 / 13
2.3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首現下滑,存量增速回落 / 15
第3章 經濟結構最佳化金融支持/ 18
3.1小微企業銀行信貸支持持續提升,其他小微金融服務相對滯後 / 18
3.2貿易信貸規模創歷史新高,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呈現回升勢頭 / 20
3.3消費金融市場快速增長,供給結構亟待完善 / 22
3.4綠色信貸規模平穩增長,綠色債券市場快速擴張 / 23
3.5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規模增長趨緩,對初創企業保持強勁投資力度 / 25
第4章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27
4.1銀行業服務保持平穩態勢,房地產信貸占比回升 / 27
4.2股票融資持續下降,債券融資大幅回升 / 30
4.3保險業保費收入增長放緩,保險深度有待加快提升 / 32
4.4政府引導基金持續快速增長,企業集團資本服務保持平穩態勢 / 35
第5章 產業金融風險控制水平/ 39
5.1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略有上升,金融機構風險抵禦能力較強 / 39
5.2非金融部門槓桿率趨降,政府廣義負債率處於國際較低水平 / 42
第6章 產業金融發展政策建議/ 46
6.1加強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大力提升金融監管水平 / 46
6.2加強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大力提升權益融資水平 / 48
6.3加強金融與科技的結合,大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 52
6.4加強金融服務全球布局,大力提升金融開放水平 / 55
6.5加強市場運作機制建設,大力提升政府增信水平 / 57
中篇 區域比較篇
第7章 區域產業金融發展綜合評價/ 61
7.1綜合發展水平方面,京粵滬浙蘇排名前五,東部沿海省(市)表現突出 / 61
7.2華北地區發展兩極分化,天津與經濟發展水平不匹配 / 64
7.3華東地區滬浙蘇三足鼎立,華南地區廣東一枝獨秀 / 65
7.4川渝領跑西南地區,湖北排名華中地區第1位 / 68
7.5東北與西北地區發展相對落後,大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70
第8章 區域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力度/ 73
8.1地方資金支持京浙粵蘇滬排名前五,山東資金供給相對不足 / 73
8.2五省(市)存款餘額破10萬億元,安徽存款增速居全國首位 / 75
8.3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廣東排第1位,華中地區三省進入前十 / 76
8.4所有地區直接融資占比低於50%,多數地區缺乏股票融資 / 78
第9章 區域經濟結構最佳化金融支持/ 82
9.1經濟結構最佳化金融支持,京滬粵浙新排名前五,貴州躋身前十 / 82
9.2綠色金融發展方面,福建表現優異,五大試驗區試點成效顯著 / 84
9.3小額貸款公司貸款餘額方面,重慶發展突出,蘇粵浙川位居全國前列 / 86
9.4私募基金髮展方面,京滬粵優勢顯著,江蘇的發展與其經濟體量不匹配 / 87
第10章 區域金融服務實體效率水平/ 90
10.1金融服務效率,京粵滬蘇浙排名前五 ,陝西躋身前十 / 90
10.2公司發展方面,廣東表現突出,江蘇本年度新增IPO數量領先 / 92
10.3保費收入方面,粵蘇魯豫川排名前五,黑龍江保險深度表現突出 / 94
10.4政府引導基金規模方面,京粵新排名靠前,欠發達地區投入力度較大 / 97
第11章區域產業金融風險控制水平/ 100
11.1金融安全度方面,藏京粵滬蘇排名前五,內蒙古、遼寧風險相對較大 / 100
11.2經濟發達地區不良貸款率相對較低,七省(區)超過30% / 102
11.3五省(區)企業債券違約率超10%,寧夏居首 / 103
11.4地方債務規模方面,江蘇居首,青海貴州債務負擔相對較重 / 105
下篇 濟南實踐篇
第12章 濟南產業金融中心概述/ 111
12.1確立專業產業金融中心地位,全國影響力穩步提升 / 111
12.2政策支持力度全國前三,金融總部機構獎勵全國最高 / 114
12.3金融人才集聚能力全國十強,人才高地效應顯現 / 116
12.4低成本生活優勢凸顯,金融營商環境大幅改善 / 122
12.5集聚區建設換擋提速,國際金融城打造“中國北方曼哈頓” / 123
第13章 濟南產業金融發展評價/ 126
13.1產業金融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能力全面最佳化 / 126
13.2本地資金供給力度加大,社會融資規模持續增長 / 128
13.3經濟結構最佳化度顯著增強,直接融資比重大幅提升 / 130
13.4金融服務效率提升偏緩,股票市場利用存在不足 / 133
13.5金融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規模快速擴張 / 136
第14章 濟南產業金融創新實踐/ 141
14.1建設山東省最大的補償資金池,小微企業融資減負獲得感明顯增強 / 141
14.2打好基金擔保組合拳,助力科技創新跨越“死亡之谷” / 142
14.3以科技賦能供應鏈金融,探索普惠金融新路徑 / 143
14.4搶抓科創板改革機遇,加強境內外資本市場利用 / 144
14.5鼓勵法人金融機構創新,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 145
14.6擴大應急轉貸引導基金,完善金融風險防範化解機制 / 146
第15章 濟南產業金融中心展望/ 148
15.1大力發展金融科技,謀求數字金融發展的新突破 / 148
15.2發揮產業金融發展先發優勢,開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先行示範 / 149
15.3把握金融開放機遇,提升產業金融國際化水平 / 151
15.4加強監管科技套用,提升金融風險防範能力 / 152
附錄A 指數研究架構/ 153
一、指數編制背景 / 153
二、指標設計原則 / 154
三、評價體系框架 / 155
四、核心指標定義 / 159
五、數據處理方法 / 172
附錄B CIFDI指數原始數據/ 178
後記/ 18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