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泌尿道感染

產後泌尿道感染

有2%~9%的產後婦女發生泌尿系統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常見的類型有膀胱炎(cystitis)和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泌尿系統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腸道革蘭陰性桿菌,其中以大腸埃希菌占70%以上。通常泌尿系統感染是上行感染引起的,即細菌沿尿道上行至膀胱、輸尿管及腎而引起感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後泌尿道感染
  • 外文名:Post-partum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一、病因及相關疾病,二、鑑別診斷,三、治療及護理,

一、病因及相關疾病

由於妊娠期:①輸尿管、腎盂及腎盞擴張;②膀胱輸尿管反流發生率增高,反流可使膀胱內細菌隨尿得以上行;③妊娠期尿液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成為細菌的良好培養基,有助於細菌的生長;④妊娠晚期胎頭壓迫膀胱及輸尿管下端,導致排尿不暢,所以妊娠婦女有泌尿系感染的易感性再加上經歷分娩後尿道有可能損傷分娩過程中多次插導尿管、盆腔尿道較充血,產褥期婦女抵抗力減低易導致細菌入侵,故更容易發生感染。病原菌主要為大腸埃希桿菌,其次為鏈球菌和葡萄球菌,臨床上常為混合感染。

二、鑑別診斷

腎盂腎炎:典型的急性腎盂腎炎,根據病史、體徵及尿液化驗檢查,很容易作出診斷。對慢性腎盂腎炎患者,如產後出現發熱或有上呼吸道感染,要警惕誘發腎盂腎炎的急性發作。對於單側腎盂腎炎,特別是右側,常表現為右下腹痛伴嘔吐,故要與闌尾炎相鑑別。
膀胱炎:由於產褥期的膀胱炎的臨床表現與非妊娠期的膀胱炎基本相同,且常常繼發於產後尿瀦留,故不難診斷。

三、治療及護理

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營養,及時排空膀胱,給予敏感的抗生素治療。
1、一般護理
急性感染期應臥床休息。鼓勵病人多飲水,每天需飲水4000mL,以達到沖洗膀胱的目的。
產前檢查應評估是否有尿道感染的症狀。
待產、分娩時儘量避免導尿。
產後至少每2~4小時排空膀胱1次。
大小便後及時清潔會陰部,更換消毒會陰墊。
2、飲食護理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質、營養豐富、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3、症狀護理
如病人出現發熱給予降溫對症處理。病人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時,適當給予抗痙攣藥和止痛藥,以緩解不適。並多飲水,以達到沖洗膀胱的目的。
4、用藥護理
遵醫囑給予敏感、有效的抗生素。宜選用毒性較小的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頭孢菌素類藥等。並告訴病人必須按時服用抗生素,並堅持足夠的治療時間。一般治療2周,停藥1周后須複查尿液常規,必要時進行尿培養直至確定無菌為止。
5、心理護理
安慰病人,解答病人及家屬的疑問,讓其了解泌尿系感染的起因、症狀、診斷和治療的一般知識,減輕其焦慮。為嬰兒提供良好的照護,提供母嬰同室的機會,減輕其顧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