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保護區

生物圈保護區

生物圈保護區(Biosphere Reserves),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人與生物圈計畫”(MAB)中提出的一項概念,指受到保護的陸地、海岸帶或海洋生態系統的代表性區域。截至2007年,該組織已經認定了109個國家的527個地區為生物圈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圈保護區
  • 外文名:Biosphere Reserves
  • 定義生物多樣性
  • 申報:信息和知識共享的目的
  • 提出:“人與生物圈計畫”中提出的概念
  • 釋義:受保護的陸地、海洋、海岸帶等
簡介,中國14個生物圈保護區,三種功能區,發展,

簡介

生物圈保護區(Biosphere Reserves),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人與生物圈計畫”(MAB)中提出的一項概念,指受到保護的陸地、海岸帶或海洋生態系統的代表性區域。截至2007年,該組織已經認定了109個國家的527個地區為生物圈保護區。

中國14個生物圈保護區

中國是世界上開展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活動最積極的國家之一,而且中國是一個擁有從熱帶到寒帶多種氣候類型的大國,因此其生物圈保護區類型也就豐富多彩。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中巴包含中國的14個生物圈保護區。他們是中國最深的高山湖泊——天池的長白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鼎湖山,舉世聞名的大熊貓之鄉——臥龍,有世界獨生。之稱的黔金絲猴產地和佛教聖地——梵淨山,昆蟲世界——武夷山,歐亞大陸典型草原——錫林郭勒,濃縮了從高山冰雪帶至森林、草原、荒漠、綠洲、農田等垂直系列的博格達峰,有野人傳說和白化動物之謎的神農架,被譽為鶴鄉的鹽城,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共存的熱帶之鄉——西雙版納,喀斯特森林明。——茂蘭,被譽為大樹王國的天目山,完整保存了原始紅松林的豐林,美妙奇幻的著名風景區——九寨溝。

三種功能區

典型的生物圈保護區通常包括3種功能區:
一、核心區:據明確的保護目的,受到嚴格保護的區城。每個生物制保護區可以包含一或多個技心區。它必須有清楚的界線和立法的保障,根據保護目的的需要面設計的足夠大的面積,以實現對景觀、生態系統和物種的保護。
緩衝帶為使核心區受到嚴格保護,其外圍被緩衝帶包圍,在緩衝帶中只能進行與保護目的相符的一系列活動,如開展環境教育與培訓活動,與當地的、地區的和全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研究和監製等。
過渡區包隔在緩衝帶外圍,與周邊居民社區或村莊緊密相連,發揮著持續發展的功能。在這裡可進行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活動。
二、生物圈保護區的建設鼓勵科學家、管理人員、決策者和當地展艮之間進行最大限度的合作、真正實現生物圈保護區的多種功能。
三、鼓勵當地居民積極參與生物圈保護區的實踐活動,使他們能從中受益;並保護那些與環境和協調的傳統文化。
四、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是當今世界上惟一得到參與的政府承認的全球性保護區網路、為生物多樣性保護髮揮著重要作用。

發展

生物圈保護區的概念自1971年在第一屆人與生物圈國際協調理事會提出初步構想後。立即就得到許多國家的回響。1976年確定了首批生物圈保護區。1983年9月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召開了第一次國際生物圈保護區大會。會議的主要成果是制定了國際生物圈保護區行動計畫,當時生物網保護區已發展到243個,分布在65個國家。
1995年3月在西班牙的塞維亞召開丁第二次國際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對1984年開始實施的行動計畫進行了全面評估,並制定了新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行動綱要和生物圈保護區章程,兩個重要的綱領性檔案。
截止到1995年6月底,全球已有328個生物圈保護區,分布在82個國家。其中包括中國的舊中生物圈保護區,它們是長白山。臥龍、鼎湖山、武夷山、梵淨山、錫林郭勒草原、博格達峰、鹽城和兩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