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偏愛

生物偏愛

環境心理學中,生物偏愛是環境評估中的心理變數。對環境物理特性的知覺被認為與心理認知相關,對景觀特性的感知則有潛在的生物學解釋。生物偏愛從人類進化觀點出發,說明對某種物體或景觀的偏好具有生物學上的生存進化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偏愛
  • 外文名:biophilia
一、環境評估中的心理變數,二、生物偏愛,

一、環境評估中的心理變數

對環境物理特點的知覺與支撐美學判斷的心理認知息息相關。對環境複雜性和連續性的預測最初來源於人的認知而不是客觀的景色。在景觀中,對其複雜性或類似的心理預測因素進行物理測量是困難的,因此對這些因素的測量通常靠主觀判斷。典型的方法是,找一組人判定某景觀的複雜性、獨特性、模糊性、寬敞性等,再讓這些人或另一組人評定這景觀的品質和美麗度。這些心理特徵對人類的影響存在潛在的生物學解釋。

二、生物偏愛

1984年,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Wilson)使用生物偏愛(biophilia)一詞,他認為這是人所共有的接觸自然的需要。根據他的說法,這種需要是人類會被其他生命體所吸引的遺傳傾向的一種現代的表現。從進化論角度說,人類的歷史並不是開始於短短1萬年前的農耕定居時代。如果說我們物種的發展歷史很短,那么文明的歷史就更短,也許只有最近1個世紀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明(Altman & Chemer,1980;Wilson,1993)。因此,愛德華斷言,人這個物種的軀體,特別是腦,是為了能在自然中生存而涉入環境的。
如果說早期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在人進入城市後這短短的時間內就消失了,那就太讓人吃驚了。一些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行為符合功能進化原理(Kaplan & Kaplan,1989)。人的許多行為的功能是為了增加我們的生存機會,是由我們在進化中獲得的遺傳的行為傾向所引導的。是什麼使我們以有功能的方式去行動?和動物一樣,人類的這些行為不是以某些對環境的理性評估為基礎的,我們喜歡的是那些使我們的功能能更好發揮的環境。
關於人類對自然和景觀美的適應,吉布森(Gibson,J·J,1979)的可供性概念是許多解釋模型的中心(Summit & Sommer,1999)。簡單地說,環境的某些特定的特性能給我們“供給”遮蔽、食物採集和縱覽風景的機會。例如,人類對某種樹的形狀(Summit & Sommer,1999)或景觀特點(Heerwagen & Orian,1993)有偏愛,那是因為在我們的物種進化過程中,這些物體或景觀給了我們更多的生存機會。
現有研究中,對生物偏愛的積極效果的證明相對較少,而且研究的對象主要是自然環境。生物偏愛的最強論據反而是來自於其對立面:生物恐懼(biophobia),對生物偏愛的常見證據和生物恐懼類似:因為我們這個物種生活在自然環境中,我們會有一種生物學的準備性,去學習和保持對自然的某些方面的積極反映。沃爾里奇提出了對生物偏愛的自然環境的三種潛在反應:注意、接近、喜歡。生理和心理的恢復,以及提高了的認知表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