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壺

瓠壺

瓠壺是漢語辭彙,

拼音:hù hú

釋義:1、是一種盛液體的大腹容器,2、.喻虛有其表。

出自《雲麓漫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瓠壺
  • 拼音:hù hú
  • 釋義:一種盛液體的大腹容器
  • 出處:《雲麓漫鈔》
引證解釋,相關連結,

引證解釋

1、一種盛液體的大腹容器。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二:“ 周 又有瓠壺,形長一尺二寸六分,濶五寸,口徑一寸,兩鼻有提梁,取便於用。”
宋 蘇軾《又一首答二猶子與王郎見和》:脯青苔,炙青蒲,爛蒸鵝鴨乃瓠壺。煮豆作乳脂為酥,高燒油燭斟蜜酒,貧家百物初何有。古來百巧出窮人,搜羅假合亂天真。
黎廷瑞《滿江紅·賦竹樽》:千畝君封,新移就、美泉天祿。形制古,椰樽嫌窄,瓠壺嫌俗。愛酒步兵緣業重,平生所願何時足。
2、喻虛有其表。
《三國志·蜀志·張裔傳》:“ 張府君 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麤。”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然率皆皮膚狡澤,而懷空抱虛,有似 蜀 人瓠壺之喻,胸中無一紙之誦,所識不過酒炙之事。”

相關連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