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穗飄拂草(原變種)

球穗飄拂草(原變種)

球穗飄拂草(原變種),界:植物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球穗飄拂草(原變種)
  • 植物界
  • 分布區域:越南、尼泊爾、緬甸、印度、錫蘭、馬來亞
  • 產地:廣東海南、雲南、四川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叢生,高30-75厘米,扁鈍三稜形,具槽,基部不具葉,僅有2-3個無葉片的鞘;鞘管狀,前面邊上膜質,褐色,鞘口斜裂,長2-19厘米;不育根出苗具葉。葉短於稈,寬2.5-3毫米,平張,邊緣稍內卷,上部有細齒,鞘前面膜質,銹色,鞘口斜裂,葉舌退化為一圈毛。苞片3枚,葉狀,披針形,較花序短很多,長8-11毫米,上端具齒,有褐色膜質的邊緣。長側枝聚繖花序簡單或近復出,長1.5-4厘米,寬1.3-4厘米;輻射枝3-8個,扁,長7-25毫米;小穗單生於輻射枝頂端,卵形、球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頂端鈍或圓,長3.5-6.5毫米,具多數花;鱗片緊密地螺旋狀排列,膜質,卵形或近於橢圓形,呈凹形,最下面的2-3片鱗片內無花,無花鱗片背面具龍骨狀突起,頂端具短尖;有花鱗片頂端圓形,無短尖,長約2毫米,棕色,邊緣白色,半透明,背面具3條脈,沿中脈兩側呈紅褐色;雄蕊3,花葯短,線形;花柱長,扁三稜形,基部膨大,無緣毛,柱頭3,罕2個,扁平,具乳頭狀小突起。小堅果倒卵形,或圓倒卵形,三稜形或有時稍扁,長約1毫米,黃色,無柄,具橫矩形的網紋和較稀疏的疣狀突起。花果期8-10月間。

地理分布

產於廣東海南、雲南、四川;生長於沼地或淺水處,海拔800米左右。分布於越南、尼泊爾、緬甸、印度、錫蘭、馬來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